对投资拉动经济不能一棍子打死

2012年10月19日06:29  东方早报

  早报特约评论员 陈宁远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累计的宏观经济数据,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但其中结构性数据,是喜忧间杂的。

  比如让人担心出现通货膨胀的CPI,就下降为1.9%;但PPI就不那么让人高兴了,创下连续35个月新低,下降为3.5%,这令人联想到闻名世界的中国制造业运行乏力。这两个指数的偏低,也许将会促使放宽货币政策和刺激性的财政政策在预期之中到来。

  目前中国经济举凡生产、收入(财政和国内居民)、消费、投资和外贸的总额,在世界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国庆长假,国人不仅在祖国各地突破了市场服务的极限,还给世界带来了一个消费的世界黄金周。因此,多家海外著名媒体叹息外界对中国经济放缓、消费没有成为中国经济主要引擎的判断可能是个错觉。

  但惟因为中国市场潜力和能力的庞大,中国宏观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到底如何,容易让人迷惘。

  比如以外贸来讨论,一个共识是外贸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国沿海和东部发达地区,基本达成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科技创新促使升级换代的解决方案。甚至解决方案会遇到的困难,也被总结为需要注意资源和环保的瓶颈,以及被爆炒的“刘易斯人口拐点”。但几乎无人公开说过,这些必须面对和必须落实中国外贸调结构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怎么投资的问题。因为上述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没有投资都是不能完成的。当然有人会想到仅有投资也是不够的。

  比如科技创新,不仅要大量投资,还要有大量人才的储备和知识的积累,以及制度要素的建立。但即使是这些看不清摸不着的软实力也是需要足够的投资。

  而中国目前,没有什么比投资拉动经济更容易让人反对了。因为一提投资拉动,有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中国投资效率低下,不仅容易浪费,还容易造成产能过剩;二、投资拉动需要得到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容易产生通货膨胀;三、尤为难以让人平息的是投资拉动,往往集中在地产行业,造成中国国民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和国家财政收入过于依赖土地收入。

  上述三个问题是严重的,是中国投资拉动经济的长期存在的副作用。但不投资就无法搞科技创新。又如在中国,尤其在欠发达地区,没有完整有效的投资拉动经济,甚至说严重一些,这些地区不能经营土地的话,不仅经济发展是一句空话,就连基本的民生都难以得以保证。因此,充分认识中国投资拉动经济的功过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有近3000个县级行政区域,不少地方的财政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转移支付远远不足)。但即使卖地,也不是所有地区从一开始就获得巨大收益的,有很多地方是因为2009年四万亿投资才有了经营本地土地的能力,形成一定规模的财政收入。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空间无论在哪里,必要而有效的投资是不可缺乏的,但怎么投资?怎么减少投资拉动的副作用?是以国家为主的方式继续投资,还是放开市场(包括土地市场)让民间资本唱主角?这个问题在目前喜忧纠结的宏观数据之中显得格外突出。不能正确认识投资的功过,就不能正确认识经济的形势,也就不能持续发展中国的经济。

  因为归根结底,不论什么经济体,投资是否活跃,都是其经济是否景气的主要风向标。

  (作者系上海独立财经观察人士)

  (原标题:对投资拉动经济不能一棍子打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我国海军与海监渔政今日在东海演习维权
  • 体育7:30播活塞-热火 科比退役后湖人或追LBJ
  • 娱乐对话谢霆锋:离婚无关艳照 张柏芝善良
  • 财经3季度GDP同比增7.4% 增幅创14季度新低
  • 科技诺基亚第三财季净亏损12.7亿美元
  • 博客李娜童年的委屈 详解日本式过马路(图)
  • 读书抗日老兵回忆:如何处理日军女战俘
  • 教育清华学霸姐妹花走红 不愿成公众人物(图)
  • 育儿1名婴儿有3位父母 96岁老汉再生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