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能吃苦 家长当多放手

2012年10月19日11: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微博

  今日对话

  三个儿子个个出色 广州妈妈讲述其成功“育儿经”

  她不是虎妈,也不是大名鼎鼎的育儿专家,她是一名大学教师。

  她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曾留学日本,现在暨南大学当教授;二儿子早早入伍,复员后自学成才,赴英留学修读了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三儿子技术移民,在澳大利亚当电脑工程师。知道这家人的都无不艳羡这一家有着这么优秀的三个儿子。

  这位成功的妈妈名叫梁道坚,今年83岁,退休前是南京邮电大学的教师,她是广州人氏,老两口退休后和大儿子一家居住在广州。

  昨日,记者和这位成功教育出三个优秀儿子的妈妈对话了她自己的“育儿经”。

  文/记者 方晴、林静

  以身作则营造学习氛围

  记者:你的家庭是怎样的?

  梁道坚:早年,我随丈夫陈达平从广州去了南京邮电学校,我丈夫是光纤通讯领域的教授。他不仅是位大学教授,还是参与解放战争的老革命,是周恩来与马歇尔会晤时的中英文翻译。

  1946年,美国特使马歇尔到重庆调停,当时缺一个共产党员身份的中英翻译,周总理就特别从重庆中央大学电机系挑了精通英文的陈达平。广州解放后,他南下接管广州电信局,我当时在电信局做话务员,我们结婚后,大儿子、二儿子相继出生。不久,他被调至南京邮电学校,我们一家人离开广州去往南京。

  记者: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

  梁道坚:几个孩子从小在大学宿舍的大院里生活,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孩子吃完晚餐,都会回房念书,学习氛围很好。我丈夫天天在家都捧着书看,可能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让孩子们渐渐爱上学习。我记得有一天我把家里订阅的《无线电》杂志放在门外准备当废纸卖,可是没过一会儿我发现,大儿子又把它们捡回来了。如今,子随父业,大儿子也成了光电技术领域的教授。

  记者:你认为一个孩子要成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梁道坚:我们在大学里的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对孩子特别教育。回想起来,就是家庭气氛的影响吧。而且我觉得培育孩子吃苦耐劳、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品质是很重要的。

  记者:你是如何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的?

  梁道坚:从小学开始,我就给三个儿子分配家务活。洗菜、做饭、洗碗甚至钉扣子都让他们学着做、轮流做。男孩子嘛,刚开始也不习惯,但慢慢就做得很好了。我当年和孩子们进城买菜,一路上饼店、糖店不少,儿子硬是没有开口要,非常乖。现在想想,其实,偶尔买一下也无妨。

  后来老大下乡、老二当兵,两个人吃的苦头都不少,但都熬过来了,而且做得很不错。我想这个跟他们小时候的习惯有关系。年轻人要能吃苦,现在的孩子日子过得幸福多了,有一些不会做饭,自理能力也不强,家长还是要多放手。

  因势利导支持孩子爱好

  梁道坚笑着告诉记者:“孩子有的兴趣爱好不一定是终身事业,但能给孩子一个机遇,或者快乐,也很好。”

  记者:你的三个儿子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怎么区分教育呢?

  梁道坚:关键是要支持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发挥所长。大儿子喜欢看《无线电》,也喜欢动手装半导体收音机。我们就给他配置了电子元器件和各种工具。那时候我们家不富裕,足足用了一个月工资才把这些电子元件和工具配齐。由于大儿子的动手能力强,他还被同学们选举为高中自办工厂的厂长。下乡后,义务给乡民们修收音机等小电器。

  二儿子喜欢音乐,让我给他买手风琴。我为难,当时手风琴实在太贵了买不起,就到学校工会里给他借了一个漏气的手风琴,找人修补好了,还找朋友给他当老师。二儿子学会手风琴后,随着学校宣传队到处表演,最终被部队的文工团团长看中,让他入伍。

  记者:三个儿子中,你认为哪个孩子的成功最不容易?

  梁道坚:老大从小就很会念书,知青下乡五年比较苦,高考刚恢复就考上大学继而读研,还被送到日本访问了一年。老三出生较晚,读书比较顺利,毕业后在研究院工作不久就技术移民,现在在澳大利亚做电脑工程师。老二是最苦的,他先是入伍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复员后自学成才,经过层层选拔到英国留学修读MBA,驻外7、8年后回国担任一家国企老总,在我的心里我觉得他是最成功的。

  记者:二儿子的经历是怎样的?

  梁道坚:本来二儿子高中毕业要下乡的,因为他会拉手风琴,高二时部队文工团看中他,他就入伍了。新兵训练一个月他天天跑1万米,作为一个城市兵,他总是跑在最前面,就给炮团团长点名要了。炮团驻扎在河南山沟里,战士们都要自己包两亩地种菜吃。他以前从来没种过地,每天走十几里到城里挑粪、挑几十担水,最后竟然把菜地种得比谁都好。除了种地,他还钻研打炮技术。16岁入伍,17岁做班长,18岁入党,19岁就提干了。

  1979年,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我非常担心,但没法跟他通信,只能天天读报听收音机了解最新情况。1984年,二儿子复员回家后很快就找到自己的目标,他跟着父亲学英文,并通过成人自学考试在大专学习英文专业。别人三年的课程他一年读完,通过了12门考试,又考上了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工厂当办事员,因为工作出色,他被老厂长带去了江苏省委的经济部门当科长。

  1997年香港回归,英国女王计划用文化基金赞助100个中国人赴英留学,以示友好。二儿子也在省的推荐名单里,经过三轮笔试,160人里挑中了2个人,他是其中之一。

  二儿子到英国后,发现攻读学位并非易事,除了英文,没上过大学的他很多东西都不懂。为了完成一篇论文,他几乎天天通宵待在图书馆,我连着几天打电话过去都没找到人。拿到MBA学位后,二儿子回国调任到央企,被派驻到巴布亚新几内亚。驻外7、8年,二儿子如今已回国任企业领导。家里每个人都是苦过来、奋斗过来的。

  记者手记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榜样

  她是地道广州人,多年的外地生活,让她能在标准普通话与地道粤语间自如转换。

  她出身并不富裕,处处可见大家风范。

  她今年83岁了,天天读书看报看电视,说起往事来娓娓而谈,也聊时事,也聊莫言。

  梁道坚谈起教育经验来很是谦虚,认为是孩子的努力、时代的环境造就他们的人生。我没见过她的三个儿子,但从她的待客之道、处事方式、字里行间我猜测,有怎么样的母亲就有怎么样的孩子。

  “苦”是梁道坚叙述的关键词,但她说的更多是,苦过后的坚持、奋斗、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家三杰,是父亲榜样的影响,也是母亲教育的作用,更是个人奋斗的成绩。

  现在,市面上的早教、教辅材料浩如烟海,每个孩子都被倾注了家长的大量金钱、时间、心血。但通过梁道坚的讲述我想到,尽管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但家教对孩子的重要意义是不变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榜样。

  (原标题:孩子要能吃苦 家长当多放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我国海军与海监渔政今日在东海演习维权
  • 体育7:30播活塞-热火 科比退役后湖人或追LBJ
  • 娱乐台湾电视台播出淫魔富少不雅照遭处罚
  • 财经三一集团状告奥巴马追讨2000万美元
  • 科技谷歌提前泄露三季度财报股价暴跌9%
  • 博客李娜童年的委屈 详解日本式过马路(图)
  • 读书高瞻远瞩:邓小平给中国领导人十忠告
  • 教育清华学霸姐妹花走红 不愿成公众人物(图)
  •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