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真亚:划出18万公里“水上邮路”

2012年10月20日02:39  中国青年报

  据新华社南京10月19日电(记者凌军辉)在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广阔水面上,唐真亚13年来一桨一桨划出了18万多公里长的“水上邮路”,给渔民送去60多万份报刊信件,被大家亲切称为“大湖鸿雁”。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老子山镇邮政支局副局长、党的十八大代表唐真亚说:“每次按时送达邮件,渔民的一声‘谢谢’,让我感觉胸前的党徽更鲜红、更闪亮。”

  17日下午,记者跟随48岁的老投递员唐真亚踏上了这条“水上邮路”。出发前,老唐熟练地把邮件包裹分类,并用塑料纸层层包好,“湖上无风二尺浪,时来天晴时来雨,不把邮件包好,水打湿了咋办!”

  老子山镇三面环水,全镇1.6万居民中有7000多人散居在湖荡滩涂,过着养殖、捕鱼的水上生活。唐真亚是镇里唯一的投递员。当地邮政部门的统计显示,13年来,唐真亚投递的报刊、信件分别达62万份和2.2万份,差错率为零。

  “夏天晒得脱层皮,冬天冻得流鼻涕”。水上投递要比路上艰苦很多,常年的日晒雨淋让唐真亚的皮肤变成古铜色,这是渔民的标志。一路上,老唐一边开船,一边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1999年,干了16年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的唐真亚被解聘了。听说镇里邮递员一年一换,已换过11茬,“没人干得了”,他打算试一试。“我觉得老师和邮递员有相通的地方,都是向社会传递文化知识。”

  驾着借来的一条双桨小木船,唐真亚第一天就没有完成任务,100多份报刊信件只送出去一半。“最近的十几二十里,最远的六七十里,就是不吃不喝也送不完啊。”不服输的老唐咬牙坚持,一边起早摸黑送邮件,一边熟悉渔民分布和水道情况,最终能够按时完成投递任务。

  几年前,考虑到唐真亚年龄偏大,上级部门配了一条机动船,让他的水上投递轻松很多。但洪泽湖是悬湖,水体落差大,有时送一封信他要用三种船“接力”:水面开阔处开机动船,到了河道换划桨木船,水再浅点就撑篙,最浅处就要穿胶鞋下来推船。“最远的刘咀村有70多里,送一封信来回三四个小时,经常折腾得人要散架。”

  “水上漂”的渔民经常挪窝,按规定,地址不详、变动的邮件可做退件处理,但认死理的唐真亚不愿意放弃每一封邮件。2003年,唐真亚收到一封寄给陆贵娥老人的信,找了10多天、问了上百人,才在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找到她。老人说,寄信人是她远在江西的弟弟,“以前他也给我写过不少信,但我都没收到,是老唐让我们失散40多年的姐弟重新联系上了!”

  给渔民的每封信,事关一个投递员的“信”字,老唐看得很重。2003年8月,一封落款为“长山村杜中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让他犯了愁:问了全村的渔民,都说查无此人。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考生住在一个叫“剪草沟”的芦苇丛里。当时正处于汛期,风大浪急,唐真亚的小船顷刻间被掀翻。他弃船游水爬上滩岸,把塑料纸包裹的录取通知书完好无损地送到考生手里。看到几乎虚脱的老唐,考生家长又感激又后怕,“是你命重要还是通知书重要啊?”老唐嘿嘿一笑,返身又去找他的小木船。

  在老唐的船上,除了包裹、报刊和信件,还有洗衣粉、牙膏等各类生活用品。“都是渔民托我代买的。”老唐说,有些渔民常年不上岸,邮递员就是他们对外联系的桥梁。一路上,记者听到渔民不停拜托:“老唐,帮我充个话费。”“老唐,帮我到镇上灌瓶液化气。”买东西、交电费、存钱取钱……老唐不仅是邮递员,更是采购员、送货员。

  (原标题:唐真亚:划出18万公里“水上邮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我国海军与海监渔政今日在东海演习维权
  • 体育NBA季前赛-三巨头三节51分热火大胜活塞
  • 娱乐台湾电视台播出淫魔富少不雅照遭处罚
  • 财经消息称日化巨头将对洗发水洗衣粉提价10%
  • 科技摩托罗拉移动每况愈下:吞噬谷歌利润
  • 博客官员名片特殊作用 朝鲜的幸福家庭
  • 读书高瞻远瞩:邓小平给中国领导人十忠告
  • 教育揭秘富二代教育问题:贵族式留守儿童
  •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