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拍到 川金丝猴

2012年10月20日03:1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微博
首次拍到川金丝猴

  红外相机拍到的川金丝猴。

首次拍到川金丝猴

首次拍到川金丝猴

  红外相机拍到的成群羚牛。

首次拍到川金丝猴

  中科院动物所博士肖治术正在安装红外相机。

首次拍到川金丝猴

  图为证

  藏酋猴、黄喉貂、斑羚、野猪、花面狸、羚牛……黑熊妈妈带着幼崽悠闲觅食,羚牛结队通行,还有川金丝猴从相机前“路过”

  村民说

  在近两年内见到过新鲜的大熊猫粪便。科考队成员分析,大熊猫在保护区内有分布和活动,但可能局限于部分适宜栖息的区域

  科考行

  他们与羚牛群失之交臂,或许就只错过了几分钟时间,“最令我们捶胸顿足的是,一些羚牛的粪便不仅亮泽 ,竟 然 还 在 冒气。”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航拍资料显示,位于都江堰的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破坏严重。

  地震究竟对这里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今年5月,都江堰市政府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成都植物、动物和山地研究所专家、政府工作人员和媒体代表共计63人穿越保护区内的光光山,进行了为期12天的科学考察,行程总海拔落差3700米。

  近日,科考队员沿途安装的20台红外摄像仪被取回,它们用3万余张照片告诉世人:川金丝猴、羚牛等野生动物在山上活动,而动物的活动也在帮助震时受损的植被恢复生机……

  有惊喜拍到川金丝猴“正面照”

  科考途中,中科院动物所博士肖治术沿河谷地带布置了20台红外相机。9月20日,在野外工作了4个月的相机们被科考队员取回。3台相机被泥石流掩埋,2台相机工作异常未拍摄到任何照片,其余15台相机共拍摄到37080张照片。

  这三万多张照片,展现着林中不为人知的动物世界:藏酋猴、黄喉貂、斑羚、川金丝猴、黑熊、野猪、花面狸、羚牛……

  最令肖治术兴奋的是,红外相机除了拍到黑熊妈妈带着幼崽悠闲觅食,还首次拍到了龙溪-虹口保护区内的川金丝猴影像——其中一张照片上清晰地显示,两只川金丝猴“路过”,一只猴子还睁着大大的眼睛打量红外相机,留下了“正面照”。

  肖治术说,他之前只听当地群众讲起有川金丝猴,以往的资料里从没有过它们的照片。“完全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的川金丝猴!”

  有遗憾没拍到野生大熊猫影像

  据肖治术介绍,在龙溪-虹口保护区,除了大熊猫这一物种有过多年调查外,其余种类或类群均尚未得到有效监测,区内的野生动物物种数量及各种群数量均处于未知状态。

  虽然3万多张照片拍摄到动物种类约20种,但也留下了遗憾:没能拍到野生大熊猫。不过,在问卷调查时,有两位当地村民称,在近两年内见到过新鲜的大熊猫粪便,分布在大水沟梁子上。

  由此,科考成员分析: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方面,大熊猫在保护区内有分布和活动,但可能局限于部分适宜栖息的区域;金丝猴、羚牛等,在保护区内仍有较多数量;但水獭、豺、豹、水鹿等兽类多年未见,可能在保护区内已绝迹。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藏酋猴、黑熊、黄喉貂、斑羚等属常见,有一定数量;花面狸、豹猫、野猪、毛冠鹿、岩松鼠和豪猪也属常见,分布较广。

  有问题保护区内仍存盗猎砍伐

  通过考察,科考队成员还发现,保护区盗猎和砍伐等问题依然存在。加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如何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政府、社会和普通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对此,专家们建议,对灾后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进行长期监测与研究,以大熊猫等国保动植物为重点,制定监测和灾后生态恢复方案,建立长期监测点或保护站,组建稳定的监测队伍,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管理的宣传,增强民众的保护和责任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专家们也希望,保护区加强管理现有的动物资源,杜绝偷猎现象。相关单位在考虑进行开发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环境和当地野生动物的保护。

  龙溪-虹口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志龙说,接下来,保护区将根据专家们提供的意见和建议,调整管理措施,把环境及野生动物保护得更好。

  讲述

  分分钟错过羚牛群留下蹄印粪便满山坡

  出发前,科考队成员党青听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志龙讲,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川金丝猴和羚牛等。以往资料和航拍也显示,在一个叫“牛吃水”的地方,很可能看见并拍到羚牛群。

  翻过“百果桩”,在海拨1864米处,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平缓山坡出现在科考成员眼前。山坡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脚印,密密麻麻的粪便,整个山坡几乎无从落脚。经肖治术辨认,脚印和粪便正是羚牛们留下的“杰作”,估计这个羚牛群至少有七八十头。

  动物的足迹和粪便让科考队员们兴奋了一阵子,大家都恨不得立即拍摄到羚牛的真容。不过,搜索遍四周,科考成员都没看到一只羚牛的影子。“最令我们捶胸顿足的是,一些羚牛的粪便不仅亮泽,竟然还在冒气。”党青说,就这样,他们与羚牛群失之交臂,或许就只错过了几分钟时间。

  发现

  植被恢复过程漫长动物粪便助播种扩散

  “5·12”汶川特大地震引起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造成了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面积的裸地、裸岩、陡壁和堰塞湖等地形地貌改变和景观格局,植被受损面积达717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3.1%。

  从初步科考的情况来看,“5·12”汶川特大地震对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影响明显。

  “震后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生态恢复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肖治术说。但他们也发现了一些可喜现象:保护区食果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如黑熊、金丝猴、藏酋猴、毛冠鹿、岩松鼠以及多种食果鸟类等。这些食果动物拉的粪便,将植物的种子扩散到地震受损的区域,增加了种子的萌芽率,从而促进了植被的生态恢复。华西都市报记者席秦岭党青供图

  (原标题:首次拍到 川金丝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我国海军与海监渔政今日在东海演习维权
  • 体育NBA季前赛-三巨头三节51分热火大胜活塞
  • 娱乐台湾电视台播出淫魔富少不雅照遭处罚
  • 财经消息称日化巨头将对洗发水洗衣粉提价10%
  • 科技摩托罗拉移动每况愈下:吞噬谷歌利润
  • 博客官员名片特殊作用 朝鲜的幸福家庭
  • 读书高瞻远瞩:邓小平给中国领导人十忠告
  • 教育揭秘富二代教育问题:贵族式留守儿童
  •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