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青少年选材走入“追高”误区

2012年10月22日04:00  中国青年报

  第九届亚洲少年女排赛昨天在四川省双流县落幕,中国队在决赛中以1∶3负于日本队屈居亚军,日本队连续第四次在女排亚少赛上夺冠。

  从运动员的报名信息看,中国队队员的平均身高超过日本、韩国、泰国等国球员十几厘米。亚少赛参赛队员年龄在18岁以下,中国队身高1.9米以上的少年选手已不在少数。近些年来,中国女排选材的“高大化”倾向已经日益明显地从成人队伍向后备队伍蔓延,身材高大的运动员给中国女排增加了网上高度,却没有提升中国女排的综合能力。著名排球教练陈刚今天以“大炮没有炮弹等于一堆废铁”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中国女排后备力量片面追求“高大化”的担忧。

  国家队用人倾向无疑影响着地方队的选材标准,自“陈忠和时代”以来,中国女排的“高大”风越刮越烈。据陈刚透露,中国少年女排的平均身高已经超过了中国青年女排,这种情况在国外也很罕见。

  近几年一直执教青少年排球队的著名排球教练林榆廷对国内排坛的“追高”风气也有明显感受,他曾向记者表示,目前在各省市后备队中,小球员的身材远高于过去。林榆廷为此感到欣喜,但同时他的忧虑也在加重:“如果仅把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着眼点放在运动员的身高上,那肯定是走进误区了,一支排球队光有高个儿运动员显然是不行的。”

  各年龄段的中国女排队伍,球员身材越来越高,但近些年不仅没有获得预期中的世界大赛好成绩,反而连亚洲霸主地位都丢掉了。相比之下,运动员身高明显不及中国女排的亚洲对手日本、韩国、泰国等球队却一次次让中国女排吃到苦头。高个儿运动员在敏捷性、速度以及防守等方面肯定不如小个子队员。陈刚表示,一支好的排球队应当是高矮运动员搭配使用。

  除了片面“追高”,中国女排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也有缺陷。中国女排的后备队伍主要是各省市的二三线队,这些球队常年处在封闭训练状态下,队员即使是苦练基本功,比赛经验也非常欠缺。而日本、韩国、泰国的青少年女排队伍散布在学校里,学校之间的比赛密度很高。队伍之间、运动员之间通过比赛相互促进和提高,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比赛的意识或是对排球的理解,中国运动员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

  (原标题:女排青少年选材走入“追高”误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我国舰艇编队首航钓鱼岛 距岛最近30海里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陷死亡之组火拼阿扎小威
  • 娱乐董洁发声明:潘粤明蓄意抹黑 嗜赌致分手
  • 财经10月上海车牌拍卖均价超6.6万元创新高
  • 科技谷歌数据中心探秘(高清组图)
  • 博客钱钟书鲜为人知的幽默 真正的高官气场
  • 读书荒诞律法:春秋男子“戴绿帽”必须忍耐
  • 教育大学楼管大叔语录“霸气侧漏”蹿红
  •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