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先锋】“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

2012年10月22日06:19  工人日报

  今年60岁的柴家科,历经几十年的行医之路,从一个农家子弟成为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后勤部的“科技金星”,还是外科学(烧伤)国家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带头人。

  这位人民军医从医30多年来,特别是担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以来,奋发有为,带领团队参与完成国家和军队所赋予的急难险重任务,合力攻克医学科研难题,无数次为伤病员解除伤情痛苦,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近年来,柴家科50多次参与国家、军队重大突发事件救治,担任专家组组长,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历次载人航天飞行、金砖五国会议、博鳌论坛等重大活动惟一烧(创)伤领域应急专家,足迹遍及21个省市区,被誉为“生命线上的守护神”。

  面对很多应急突发任务,柴家科都以自己对党、对人民的无上忠诚,还有对自己所奋斗的救死扶伤事业的执著追求,勇挑重担,勇于进取,永不懈怠,在烧伤医学领域取得骄人的业绩,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1次。

  用一流的医术唤回生命的春天

  40年前,柴家科参军入伍,在部队当了一名卫生员,从此,他也和军队的卫生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那是1976年,柴家科进入当时的第一军医大学深造。柴家科很为珍惜这一次学习机会。每天早上的起床号吹响时,他已经看了一个小时的书了。晚上熄灯的哨音一过,他还在用被子蒙着头,用手电筒照着,背英文单词呢;当时,他即有一个志向,要在中国的烧伤医学干出一番名堂,最终要让烧伤医术领先于世界。

  有资料显示,每年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人数中,烧伤仅仅次于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每年,在我们的周围,约有上千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的烧伤、烫伤的困扰;其中,约有5%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需要治疗和康复的患者不是一个小数目。

  曾经有人问过柴家科:“您为什么要选择许多人都不愿意干的烧伤专业呢?”他的回答是:“在国家的需要、军队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面前,我无条件可讲。”

  1985年,柴家科考取了我国烧伤医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烧伤专家盛志勇院士的研究生;10年后,柴家科又远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7年,他返回祖国,担起烧伤整形科的重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烧伤整形科也是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救治单位之一;每一次与烧伤有关的突发事件,人们首先想到的也大多是该院烧伤整形科。柴家科担当科室主任以后,把平时应付突发事件,抢救烧伤患者,作为提高战时救治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即以平时的医疗实践,锻造战时救治的过硬本领。科室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在力争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其应急反应、临场处置和科学救治能力也大大提升,着眼于未来战场的烧伤救治,他们储备了精良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柴家科说过:“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我平生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把更多的烧伤患者治好,使他们重获新生;第二个目标是让烧伤患者的外貌得以恢复,功能得以重建,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为此,柴家科提出以整形美容的观点救治烧伤患者的原则;从患者住院第一天起,就要想到其出院后的功能康复。可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自体皮源不足,也是临床救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能不能研制一种同人体皮肤相似的替代皮肤呢?

  柴家科带领课题组开始了攻关,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率先开展对异种皮肤替代物的时间与探索;最终,他们成功了。此法推广使用后,已经治疗烧伤患者、整形患者有3万多例,效果突显,不仅挽救患者的生命,也让患者有了生命的第二个春天。这项研究,让柴家科获得200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

  (小标题)一曲挽救英雄生命的赞歌

  柴家科说过:“烧伤学科的特点,包括所承担的医疗使命,都要求我们不仅在平时、在自然灾害发生、乃至在重大事故中,一定要履行使命,发挥积极的、重要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在国家、军队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救得好。”

  多年来,柴家科的高超医术无数次发挥效力,他也被频频点将,多次参加一些重大医疗抢救活动。那是2006年5月,黑龙江黑河的嘎拉山林发生大火,参战的武警部队中,有35名官兵严重烧伤,中央领导同志倍加关注,要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

  当时,柴家科正在山东烟台主持一个全军性烧伤专业学术会议;接到命令,他立即登程,辗转北京、哈尔滨等地,马不停蹄,历经18个小时赶到黑河,迅即组织医护人员展开抢救,经过一夜的艰辛努力,使伤情得到初步控制。

  烧伤的官兵中,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36岁;“不能让父母失去孩子,不能让英雄的生命就这样逝去!”柴家科的心里如同燃起一团火。

  由于当地条件所限,柴家科决定,将危重伤员转运北京进行救治;长途跋涉数千公里,空中、陆地联合转运一批危重烧伤且伴有吸入性损伤的武警伤员,这在世界烧伤医学史上都极为罕见,转运中途稍微出现一点意外,都可能导致救治工作的功亏一篑。

  柴家科精心制定转运方案,对所有患者实施针对性处理,对空中、陆地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周密的部署,乃至依据伤情科学安排伤员上下飞机的次序,可谓细致之极,就是要确保伤员运输过程的绝对安全。

  时间就是生命,抢救伤员恰恰还是盛夏时分。伤员到达北京之后,为了减少脓毒血症的发生,降低伤残程度,柴家科带领救治小组人员,连续奋战3个昼夜,完成27台大手术。此后,又是80多个日日夜夜,他吃住都在办公室里,带领医护人员上演了多场惊心动魄的攻坚战;最终,硬是将所有伤员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实现中央领导同志所期望的“零死亡、低伤残、早康复”的救治目标,谱写一曲挽救英雄生命的赞歌。

  多年来,柴家科在参与国内重大卫勤保障中,也多次身临险境。2003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发生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毒剂芥子气泄漏事件,几十人沾染中毒,情况紧急;柴家科临危受命,担任救治小组总指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根据现场情况,迅速拿出救治方案。

  芥子气是一种剧毒的糜烂性毒剂,面对“毒剂之王”,柴家科不顾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危险,冲到前线,一边指挥抢救伤员,一边向群众宣传防护知识,在最短时间内明确了病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也避免毒气进一步扩散。由于救治及时,44名芥子气中毒患者中,除了1名95%面积的深度烧伤患者死亡外,其余全部救治成功。

  (小标题)“中国经验”带动学科团队医术跃升

  要打造一流的团队,建设一流的学科,先要有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柴家科就是这样一个带头人。

  那是1997年年初,已经在美国从事两年多研究工作的柴家科,接到医院领导和自己的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来信,希望他回国担当学科带头人的重任。此时的柴家科,已在相关专业领域颇有名气,夫妻已经在异国他乡团聚。可是,医院的召唤胜过一切,柴家科没有过多考虑自己的利益,很快回到祖国,担负起带领学科发展的重任。

  当时的烧伤整形科,不到40张病床,年收治病人不到500人次,科研基金稀缺,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学科发展陷入瓶颈期。

  多少个不眠夜,柴家科带领团队在病房、办公室、试验台前度过。他着眼于军事斗争准备,凝练科研方向,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所的合作,构建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了学科规模和人才梯队建设的双丰收。

  至今,15年光阴过去了;现在的烧伤整形科已经迁入新建的烧创伤外科大楼,病区扩展为6个,床位扩展至207张,展开床位多达287张,年门诊、急诊量达6万多人次,年住院患者有5000多名。据介绍,自从柴家科担任科室主任以来,收治患者人数已经超过建科53年总数的70%,其中,外埠患者达到50%以上,还有国外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烧伤学科能够立足于世界前沿,要有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有一支过得硬、打得赢的学术团队,对此,柴家科真是功不可没。”院长黄少平如是说。

  实际上,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烧伤整形专科之一,历经几代人的耕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已在国内外奠定自己的优势学术地位,从这里先后走出盛志勇、付小兵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继承发扬几代烧伤医务工作者的经验财富,这也是萦绕在柴家科心中的头等大事。在柴家科的带领下,如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也成为我国危重烧伤救治的重点支持单位和指导单位之一。由他主持制订的成批烧伤的现场、转运和后续治疗序列实施预案,提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成批烧创伤急救体系,为自然灾害、战争来临等特殊环境下的军事卫勤保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用技术。

  再有,这个领域的学术成就也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肯定,柴家科曾15次以特邀、主讲人或客座教授身份,出席世界军事医学大会、国际应急与急救医学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专题介绍特殊环境条件下成批危重烧伤救治的“中国经验”。

  (原标题:【时代先锋】“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我国舰艇编队首航钓鱼岛 距岛最近30海里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陷死亡之组火拼阿扎小威
  • 娱乐董洁发声明:潘粤明蓄意抹黑 嗜赌致分手
  • 财经10月上海车牌拍卖均价超6.6万元创新高
  • 科技谷歌数据中心探秘(高清组图)
  • 博客钱钟书鲜为人知的幽默 真正的高官气场
  • 读书荒诞律法:春秋男子“戴绿帽”必须忍耐
  • 教育大学楼管大叔语录“霸气侧漏”蹿红
  •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