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成为代言人并不可怕

2012年10月22日06:30  东方早报

  寇宗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学随之成为“显学”。人们对经济学家也寄予厚望,期望他们能够为改善资源配置、推进制度改革、提高国计民生建言献策。但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学家作为一个整体,社会名声却日渐下降。在许多人眼中,经济学家是“屁股决定脑袋”,打着学术讨论的幌子,实际上沦为“权贵阶层”的代言人,已经丧失了为民众说话的动力和勇气。

  将经济学家打包起来一棍子打死,肯定是有失偏颇的。但社会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总体认识,却是我们值得深思的。经济学家为谁代言,又应该为谁代言?要准确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不能将经济学家看成一个整体,因为同样被称为经济学家,不同人,由于其职位、偏好和素养的不同,他们的行为和责任将大相径庭。

  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每个人都以出卖某种东西而获得其他东西。不妨将经济学家看作生产经济观点的特殊劳动者,不同的经济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经济观点,但无论如何,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他们在表达自己的经济观点时,又应服从于自己雇主。

  从雇佣关系来看,经济学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群体。第一种是为某些特定机构服务的人,如金融机构的经济分析师等。第二种是就公共话题发言的知识分子,如在高校供职的经济学教师。

  前一类人与其他公司雇员并没有什么不同,既然从公司领取薪水,自然就要为公司的利益负责。所以,当某种政策出台时,他们从所在机构本位出发,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为这些机构的利益代言,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后一种人,既然他们领取的薪水在本质上是国家财政的钱,他们就应为税收提供者负责;进一步,由于无法具体区分他的薪水是由哪些人提供的,他就应为纳税人的整体利益负责。

  在市场经济下,为“衣食父母”代言是经济学家的现实选择。这个原则看起来很简单,但实践中却会遇到很多的难题。

  首先是,同一个人可能有多个“衣食父母”。比如说,某个经济学家,既是高校教师,又是某个上市公司的经济顾问。作为高校教师,他应为整体纳税人的利益代言,而作为经济顾问,他又应该为公司的利益代言。如果两个利益一致,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在很多情况下,单个公司的利益与整体纳税人的利益并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

  举个简单例子:如何看待最近郑州黄河大桥停止收费的举措?大桥已经建好,而且多年来的收费早已超额补偿了建桥者的初始投资,从社会整体福利的角度看,停止收费就是合理的。路桥费用降低,运输成本就会下降,而运输成本下降,许多商品,如蔬菜、水果的价格也就下降了,这无疑对民众是有利的。进一步,由于路桥建设方已经超额回收了投资,取消收费也不会对以后路桥建设的积极性造成太大伤害。

  但从路桥公司的利益出发,人们又完全可以提出另外一种看起来也符合逻辑的说法:对契约精神的尊重,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尽管取消大桥收费本身会提高社会福利,但它却践踏了契约精神,打乱了投资者的预期,从长期来看,整个社会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孰对孰错,真可谓一时难辨。

  其次是“衣食父母”可能有代理人。如前所述,高校教师应该为他们的“衣食父母”即整体纳税人代言。但问题的微妙之处是,在实际生活中高校教师面对的并不是“整体纳税人”本身,而是其各种代理人,如政府的各职能部门。如果某个职能部门与整体纳税人的利益并不一致,为谁代言,高校教师就要做出选择。

  比方说,假设税务部门要发包某个研究课题,论证中国的税赋痛苦指数并不高,进而为提高税率提供政策依据。即便某个研究者认为,中国的税赋痛苦指数已经很高,继续提高税收会严重损害效率,但如果他想拿到这个课题,就只能“论证”税务部门的观点。实际上,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选择性地收集和处理数据就可。

  第三是纯粹的认知问题。尽管可以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有些高校教师,尽管从内心是为“整体纳税人”利益而代言,但他们得到的却不是赞许,而是谩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免费医疗。如果政府声称要为全民提供免费医疗,许多人将会欢呼雀跃,以为看病就会免费了。但如果出台这样的政策,好的经济学家应是忧心忡忡的,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谓的医疗“免费”,必然以提高税收为代价。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推断,经济学家为谁代言,不光是一个利益问题,而且必然是一个逆选择过程。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经济学家站在整体纳税人的角度,就会支持路桥停止收费;如果他站在路桥公司的角度,则会反对路桥停止收费。如果经济学家坚持自己的看法,他就拿不到税务部门发包的课题;而如果他想拿到该课题,就需要放弃自己的观点,转而去“论证”税务部门的观点。如果经济学家为民众负责,那么,即便落得一时骂名,也要挺身代言;他如果想图个清闲,就可以三缄其口,不闻不问。最终如何选择,必然取决于经济学家在利益和责任之间的权衡。但可惜的是,在利益与责任面前,很多经济学家都更有积极性选择前者。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给定人性本私,难道经济学家代言就只顾利益,而没有任何的是非标准吗?是非标准当然有。但很多情况下,孰是孰非,并没有前定的结论。关键是要构建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让不同观点的人,都可以就某个特定的问题发声进言。在这种思想的相互竞争中,那些言之无理、失之偏颇的代言自然就会逐渐地失去市场。失去了市场,代言也就失去了价值。

  这样,为了维护自己代言价值,经济学家就必须慎重选择他们的代言对象,精细地构建他们的代言理论。所以,如果存在充分的竞争,经济学家的代言,正如任何产品的生产一样,也必将服从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尽管他们都是为各自的私利代言的,但经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只有那些真正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代言才能存活下来。

  任何经济学家都有为其雇主代言的自由。即便这个雇主就是权贵也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所有的人都必须为某种特定的理念或利益群体来“代言”。没有了“代言”竞争,思想和精神本身也会腐化堕落的。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原标题:经济学家成为代言人并不可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我国舰艇编队首航钓鱼岛 距岛最近30海里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陷死亡之组火拼阿扎小威
  • 娱乐董洁发声明:潘粤明蓄意抹黑 嗜赌致分手
  • 财经10月上海车牌拍卖均价超6.6万元创新高
  • 科技谷歌数据中心探秘(高清组图)
  • 博客钱钟书鲜为人知的幽默 真正的高官气场
  • 读书荒诞律法:春秋男子“戴绿帽”必须忍耐
  • 教育大学楼管大叔语录“霸气侧漏”蹿红
  •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