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变景区 乡村别样美-安徽美好乡村建设见闻

2012年10月22日11:59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合肥10月22日电(记者宋斌、杨玉华)一湾河水缓缓流淌,碧荷烟柳映照下,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林立,勾勒出沈福村如画的田园美景。“过去我们这是土坯房,泥巴路,现在都要变成4A级旅游风景区了,城里人来了都不想走。”70岁的黄陈珍老人说到这,脸上笑开了一朵菊花。

      沈福村地处合肥市郊的包河区大圩镇。自2003年起,合肥市包河区积极打造大圩镇乡村旅游带,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保持完好的田园风光,每年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约50万人次。今年该镇已经正式上报申请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沈福村党支部书记沈训鲁告诉记者,村里近年来抓住发展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按照美好乡村的要求,以改变村庄面貌为突破口,以富裕农民为目的,加强村庄整治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农业休闲旅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一万元。

      走在沈福村,令人流连忘返的不止是水乡田园的景色、整洁优美的村容村貌,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文明和谐的乡风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村里早几年就在各级支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通上水电路,这几年又建起了与城市社区一样的标准化村卫生室,每年免费为村民体检建档,做到小病不出村看病能报销;为了照顾留守儿年,村头还专门设立了留守儿童活动室,由村里的志愿者担当“爱心妈妈”,承担课余照看留守儿童的工作,活动室里还为孩子们配备了电脑、图书资料、乒乓球桌等课外活动设施。

      村民李春芝是沈福村女子锣鼓队的指挥,能鼓善舞,常常带着村里的女子锣鼓队到城里表演。虽然丈夫远在安哥拉打工,带着两个孩子生活的她却仍然坚持承担起照料婆婆和没有子女的叔叔的生活。白天出门打零工,晚上回家照料孩子学习,闲了跳跳舞打打鼓,李春芝觉得现在的农村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而在沈福村生活了50多年的黄陈珍看来,“从土坯房到小康村”,沈福村是她越来越离不开的福地。她告诉记者,儿子们总要接她进城享福,可她却不“稀罕”。“我现在住的是两层小楼,洗澡有热水器,冷了热了有空调,最重要的是农村空气好,有个头疼脑热村口就有卫生室,不比城里差。”

      据了解,为支持像沈福这样的乡村建设,合肥市包河区从今年开始,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连续两年重点支持区内中心村规划建设、整治环境和发展生态旅游,依托该区濒临巢湖的独特区位优势,打造大城美村、都市田园。

      像沈福村这样的“美好乡村”,未来在安徽将越来越多。安徽已经掀起了一场旨在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行动。从明年开始,安徽省将连续5年每年拿出10亿元省级专项资金用于“美好乡村”建设,每年重点培育建设1500个左右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每年治理改造10000个左右自然村,重点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力争到2016年全省40%以上中心村达到要求,到2020年覆盖全省80%以上中心村。

      “农村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农村人也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环境,像城里一样有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沈训鲁告诉记者,政府关注农村,他们这些基层干部的干劲也更足了。  

  (原标题:农家变景区 乡村别样美-安徽美好乡村建设见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日副首相承认中日在钓鱼岛存在领土争议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陷死亡之组火拼阿扎小威
  • 娱乐董洁发声明:潘粤明蓄意抹黑 嗜赌致分手
  • 财经光明鲜奶5个月曝出6次质量问题
  • 科技谷歌揭开数据中心神秘面纱 高清组图
  • 博客钱钟书鲜为人知的幽默 真正的高官气场
  • 读书荒诞律法:春秋男子“戴绿帽”必须忍耐
  • 教育“中国式接送”引热议 17岁孩子仍被接送
  •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