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的病人家属给刘高阳送来了锦旗
3月5日下午,依然是牛仔帽、红色马甲这身打扮,刘高阳挎着印有雷锋头像的帆布包和军用水壶等候在焦作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里,唯一不同的是他的腰间多了一条红色的助力带。“待会儿搀起病号或者推起担架车来能用上劲儿。”刘高阳说,今天是学习雷锋日,他到这儿做半天义工,帮助120救护车出诊医生义务抬担架。
□东方今报记者 杨继盈/文图
○●体验120
成为救护车上的志愿者
“去六号院,一位老太太突发脑溢血。”下午3点多,急诊科的电话响了,刘高阳和急诊医生的工作也来了。拎起急救箱、拿起氧气袋,刘高阳跟随两名急诊医生和一名护士紧急出动,一分多钟后,120救护车便开动了。
“嘀嘟嘀嘟……”救护车一路鸣着警笛,15分钟便到了事故现场。
救护车刚刚停稳,刘高阳就一手掂急救箱一手掂氧气包跳下车,向伤者跑去。待医护人员简单处理后,他协助医护人员将这名老太太抬上急救车。到二院后,刘高阳又协助医护人员将车上的不锈钢担架抬到担架车上,然后推着担架车快步向急诊科走去。上车下车,刘高阳一路小跑,动作麻利程度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当天下午直至晚上9点,过了下班出事故高峰期后,刘高阳才离开二院,当天,他一共跟随救护车出诊四次,其中到武陟县接诊两次。
○●连续工作
骑车时累得睡着了
而前来急诊室做义工,帮助120救护车医生义务抬担架,刘高阳已经坚持了三年。今年1月20日至28日,刘高阳连续干了8天,最后一天他坚持工作了18个小时。
“连续在医院呆了8天,28日上午8点,我原本打算收拾东西回家,但因最后抢救的一位病人不治身亡,我心里特别难受,虽然我们都尽力了,但我不想我近一周的救助体验碰到这样的情况时结束,就坚持留了下来。”刘高阳说,他想再救几个病人,坚持再救几个再回家。
就这样,刘高阳又从早上8点坚持到晚上9点,当天,他协助医护人员抢救了一名孕妇、一个因车祸受外伤的年轻人和一个老年人……
“最后帮助医护人员把一个老头送到急诊室后,我随手一摸,发现自己流鼻血了,我赶紧去医务室要了点纱布。擦掉鼻血后,我还把带血的纱布装进口袋里带走了。”刘高阳略带庆幸地说,我怕大家发现,他们知道了,会不放心我。
晚上骑车回家的路上,在急救中心连续工作了18个小时的刘高阳竟累得在路上睡着。跌下自行车后,他坐在原地歇了十分钟,回回神,才起身回家。
“这个事儿我谁都没说过,我不敢吭,怕大家知道了,以后不让我来了咋办?”刘高阳说。
○●寻找做好事的机会 发挥余热
“受外伤的人不能喝水、心脏骤停的病人需要就地抢救、溺水病人应该仰卧并做心肺复苏、骨折的病人应该确定受伤的位置再进行搬运……”在乘救护车去武陟进行救护的路上,刘高阳不断向记者介绍他在医院急救室做义工所学习到的急救知识。
“没有急救知识,这活儿你干不来,当然也得有好体力。”刘高阳说,在做急救时,有些病人住的房子没有电梯,那就需要急救人员把病人抬下楼。再加上抢救生命时间紧急,分秒必争,大家都一路小跑,没有好的体力是万万不行的。
“去年3月份,我在医院做义工,看到来就诊的一个大爷晕倒在地。当时我来不及喊人,直接把那个大爷背进急诊室,还为晕倒的病人垫付了800块钱的医疗费。”刘高阳说,他小时候跟家人练过武,好身体是他在这里做义工的本钱。
“我计划再干2年,到70岁就回家休息。”刘高阳告诉记者,虽然他现在身体状况很好,但毕竟年龄大了,如果70岁后再干下去,不但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病人不负责任。
王秀霞在二院经营一家小卖部,对于这个活雷锋,她有话说,“这位老先生来二院做义工已经两三年了,我经常见他来我们小卖部买吃的,他真是当代‘活雷锋’,传递正能量,值得大家学习。”
“刘大爷真是个热心肠,他天天出入急诊帮忙,有时还为病号垫钱,我们都很佩服,像他这样的人多些就好了。”二院急诊科的清洁工赵阿姨说。
“抬患者是份很辛苦的差事,刘师傅这么大年龄了,还经常来我们医院体验生活帮助抬病号。我很感激他这种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行为!也希望社会上多提倡这种雷锋精神!” 焦作市二院急诊科120急救中心医生姚国勇对刘高阳评价也很高。
在要告别的时候,刘高阳说出自己的心愿:现在很多医院出诊的时候是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司机,尤其在多层,患者体重重,如果患者家中没有人员陪护的情况下,抬患者确实不易,十分困难。有时候我们得求助110来帮助才能把患者从高层抬下来。通过这么多年的120救护体验,他希望自己的雷锋行为能唤起社会上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这个行列,传递正能量。
“‘雷锋’在中国已不只是一个名字,他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刘高阳说,“虽然我已经67岁了,但我每天都在寻找做好事儿的机会。我想为社会发挥自己的余热,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 记者手记
年近70岁的刘高阳从身边的一件小事开始,从一件好事做起,不遗余力、坚持一辈子学习雷锋的做法令每个人钦佩,更值得弘扬!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正确的道德观念,只有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当“雷锋”这个普通的名字成为一个国家的精神符号,当“学雷锋”这个群众性活动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亿万民众焕发的道德热情,定能绘就我们时代恢弘的精神画卷。一键分享到【网络编辑:郑国锋】【打印】【顶部】【关闭】
(原标题:为急救车义务抬担架 呼唤更多志愿者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