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驰名中外茂腔历史长

2013年08月15日17:09  半岛都市报
胶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驰名中外茂腔历史长

  《鞭打芦花》剧照。(资料图片)

胶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驰名中外茂腔历史长

  胶州秧歌。(资料图片)

胶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驰名中外茂腔历史长

  第一届中国秧歌节。(资料图片)

  胶州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唐宋时期曾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胶州”之美称。胶州人杰地灵,创造了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社会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汉祓国旧址 ,明代养马城“牧马城”遗址 ,清代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的左笔高手高凤翰故居旧址 ,以及大量的古葬墓、古庙宇和金石碑刻、书画诗文。勤劳智慧的胶州人民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胶州大秧歌”驰名中外,全国保留剧种胶州茂腔及民间戏曲、剪纸绘画等也都在国内外有一定的艺术影响力。

  胶州秧歌的历史渊源

  胶州秧歌又称为“地秧歌”,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但它既不同于山东“鼓子秧歌”的粗犷豪迈,也不同于山东“海阳秧歌”的欢快奔放,而是以独树一帜的“三弯九动十八态”的风格特征点缀着我国民族文化的百花园,对北方民间舞蹈以及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远在宋、明年间,地处黄海胶州湾西北岸的胶州市,曾是北方五大外贸港口之一,是当时著名的重要商埠,四通八达的交通,繁荣的经济发展,必然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相传当时有外地而来的马姓、赵姓两户人家在胶州市东小屯村定居,他们用唱民间民俗小调加舞蹈表演的这种艺术形式,走乡串户进行表演,以此来维持生计,久之便逐渐形成了胶州秧歌雏形,后经几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完善,至清乾隆年间已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和音乐曲牌,并出现了秧歌队的组织者“秧歌爷”,“秧歌爷”每年定期以“安锅”的形式培训学员,排演秧歌,由此而产生了以口传身授为半职业的秧歌教师,使胶州秧歌得以传承与规范发展,是地地道道的师承秧歌。每代传人都不断丰富了舞蹈语汇和风格,逐渐完善了胶州秧歌的表演程式。到清咸丰年间,已形成了一种独立完善,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征

  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以它婀娜多姿、舒展大方的舞姿、“三弯九动十八态”动律,形成了具有韧性与曲线美的“三道弯”外在形态,动作细腻迷人,柔美流畅,注重形体传情,着重刻画人物内在心态,在我国民间舞蹈中,体态的“三道弯”也不少见,但它既不同于动作平稳,柔弱无骨的傣族民舞的三道弯,也区别于轻巧玲珑,潇洒利落的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胶州秧歌所呈现的“三道弯”,是在人体舞蹈的过程中,由胸、胯、膝三个部位而形成,而这三个部位每个部位在动作运行时,上部(胸)以舔、抖、推,中部(胯)以提、沉、移,下部(膝)以蹍、曲九种不同的运行方式,通过头(颈)、胸、腰、胯、膝、臂、肩、手、脚九个部位,在同一拍节奏中,呈现出不同的体态,表现出胶州秧歌“三道弯”体态形成时而产生的上下左右不同的十八个优美姿态,使舞姿有着一种浓烈的柔美流畅感,舞蹈体态倍感婀娜多姿,使其风韵独特,具有妩媚别致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一席之地。

  秧歌艺术进校园

  胶州秧歌的形成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已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文化干部的努力下,不断挖掘整理,使胶州秧歌呈现出应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20世纪50年代至今,胶州秧歌被我国艺术院校列为教材,向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三军文艺工作者及国外留学生做了传授,使胶州秧歌的精华融进了大江南北的艺术创作中,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开场舞蹈“葵花向阳”,到现代舞剧《沂蒙颂》的主体动作,乃至全国各地舞蹈创作中被广为引用的大量舞蹈语汇可见,胶州秧歌已经不是独传山东“自产自销”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胶州秧歌有待进一步研究、挖掘、发展、创新,但如何继承发展创新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由于社会经济体制和文化娱乐形式的多层面性,过去的传授方式已不复存在,对继承、发展胶州秧歌起到了滞后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 ,继承民间文化遗产,相关部门组织了有关专家对胶州秧歌进行了规范和统一,撰写成教材,拟在全市范围内向在校学生进行传授和普及,使在校学生不但能受到艺术素质教育,而且能使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发展,并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源远流长的茂腔艺术

  作为中国的传统戏曲形式之一,茂腔在青岛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清朝末年,青岛村民胡存约,在记述天后宫新春佳节的热闹场面时,就提到了茂腔。胡存约所著的这本书,名叫《海云堂随记》,是一本日记体的随笔。他写道:“自元旦(这里指的是春节)至元宵,日日人群络绎,杂耍、小场、大书、兆姑、梆柳、秧歌、江湖把式,无所不有。”这里说的“兆姑”,指的就是茂腔。这是青岛市区内,有关茂腔演出的最早记载。

  清康熙年间,茂腔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出现于胶县一带。在200多年的发展史中,曾叫过“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等。

  最初,在城乡活动只有一个人挨门演唱,艺人们称这种形式为“唱门子”,后发展到“撂地”演出,艺人们在集市广场或街旁道边设点演出,吸引众人前来围观。到20世纪初,在演唱形式上有了突破性发展,出现了戏班,从单纯的演唱向代言体的戏剧过渡,演出场地上有剧中人物出现,从一个演员扮演几个角色发展到一个演员扮演一个角色,并且有了简单的化妆,这是茂腔发展为地方戏的雏形。

  后来,政府对茂肘鼓进行抢救,将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学习,并将茂肘鼓正式命名为“茂腔”。

  1950年2月、8月分别成立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和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金光茂腔剧团是以茂肘鼓艺人宿艳琴、曾金凤、王凤松、曾子明等人为主组成。建团后改编排演出了《 兰桥会》,连演9场,座无虚席。继而又排演了《东京》、《西京》、《南京》、《北京》、《锦香亭》、《罗衫记》等传统剧目20多出,久演不衰。

  1954年,由宿艳琴和曾金凤主演的《锦香亭》到上海参加了华东戏曲会演,受到艺术家的好评。宿艳琴和曾金凤分别获演出二、三等奖。

  参加华东会演后,金光茂腔剧团与光明茂腔剧团合排了《罗衫记》,对茂腔的唱腔进行研究整理,在规范化方面做出了贡献。1956年《罗衫记》在济南山东剧院参加了省文艺会演,获得音乐唱腔改革奖,主要唱段灌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受到了广大茂腔爱好者的好评。

  1958年4月,青岛金光茂腔剧团调到胶县,改名为胶县茂腔剧团。后来命名为“青岛市茂腔剧团”。建团后,在排演传统剧目的同时,积极创作排演现代剧目。

  从1951年~1956年先后排演出了《小妇女婿》、《 洪湖赤卫队》、《徐呈龙》、《八女投江》等30多个新戏,受到观众欢迎。1959年8月,剧团携带《花灯记》和《罗衫记》等剧目进京演出,在中南海小礼堂、国务院礼堂演出《花灯记》,周扬、林默涵、梅兰芳等观看演出后,进行了座谈,对演员的表演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人民日报》1959年8月10日发表了题为《胶东之花》的评论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了《花灯记》的全部录音,并向全国播放了《锦香亭》。

  1961年,青岛市茂腔剧团带着《花灯记》、《罗衫记》、《白蛇传》、《荀灌娘》、《锦香亭》等剧目,在上海、杭州等南方的许多城市巡回演出,受到欢迎。1963年,青岛市茂腔剧团由国营改为集体。多年来,青岛市茂腔剧团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并为人们所喜爱。胶州曾有民谣:“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 ,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生动地描述了茂腔的艺术魅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茂腔和其他剧种一样面临着“人气”不旺的问题。为此,胶州茂腔剧团组织人员,对茂腔的唱腔进行了改进,并适当加快了音乐旋律、节奏,使茂腔重新“茂盛”起来。近年来,茂腔优秀剧目《东京》、《西京》、《状元与乞丐》等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唱片社等拍成戏曲艺术片或录制成专辑、唱片、磁带发行,深受茂腔听众喜爱。

  文/ 记者 匡雅慧 整理

  图/ 青岛市茂腔剧团、胶州秧歌艺术团提供(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孙瑶瑶]?

  (原标题:胶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驰名中外茂腔历史长)

看新浪新闻赢iPad mini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190名日本国会议员今日参拜靖国神社
  • 体育曝中超2014亚冠名额3+1 阿根廷2-1意大利
  • 娱乐日本知名男优将引退 号称曾床战8000女优
  • 财经北京南五环外楼面价破3万元/平方米
  • 科技黄色版iPhone高清谍照曝光(组图)
  • 博客方舟子:对违建别墅主人张必清的质疑
  • 读书上海书展:唐骏正面回应学历门事件
  • 教育博士论文:女性每高1厘米工资最高涨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