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摘登)

2013年10月17日08:52  每日甘肃网

   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摘登)

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摘登)

  规划范围示意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地震及地质灾害安全评价、重建选址用地安全评价等工作基础上,经国家规划指导组指导,专家咨询论证,广泛听取灾区各级政府、干部群众等各方面意见,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重建基础

   第一节 灾区概况

  地震震中位于岷县、漳县交界处,震级里氏6.6级,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烈度Ⅷ度,受灾人口256.9万,因灾死亡95人、受伤2414人,紧急转移安置381730人。地震造成灾区农村大量土坯房倒塌,部分住房结构受到破坏,学校、卫生院(室)、村级公共服务场所等遭到严重损坏,道路、桥梁、水利、电力、通信设施严重受损,滑坡、崩塌、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

  第二节 规划范围

  根据灾害损失评估报告,本规划重建范围确定为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涉及5市州13个县的109个乡镇(按行政区域划分)。

  第三节 灾区特点

  重大灾害叠加,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落后,地质灾害频发,贫困问题严重,重建任务艰巨。

  第四节 重建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根本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科学规划,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前提。灾区党委、政府有力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力量。社会各界无私援助和大力支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推进,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统筹。加快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和村镇建设,改善灾区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实施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扶贫开发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增强灾区自我发展能力;借鉴汶川、舟曲等灾后恢复重建经验,创新机制体制;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好又快地重建美好新家园。

  第二节 重建原则

  统筹兼顾,科学重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合理布局,科学选址;安全第一,保护生态;创新机制,合力推进。

   第三节 重建目标

  规划重建期三年,即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2013年底,基本完成住房维修加固。2014年,全面启动灾后重建项目建设,8月底前基本完成小学、幼儿园恢复重建,年底前完成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和中学、乡村卫生院(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2015年,完成重灾村和异地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及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等恢复重建。2016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使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超过灾前水平。

  第三章 空间布局

  人口集聚区。主要集中在现有的县城、村镇,以及建设条件相对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结合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易地搬迁、整村推进,承担优化村镇布局、加快人口集聚和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功能。

  特色农业发展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川台地带,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中药材、马铃薯、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加快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加工龙头企业。

  生态保护区。主要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原治理、生态修复等工程,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灾害避让区。主要包括地震断裂活动带,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域及泄洪通道,对区域内的住户及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避让搬迁。

  (原标题: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摘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南京市长季建业因经济问题被双规
  • 体育专访斯特恩:微博潜水党 ESPN排名科比25
  • 娱乐曝章子怡汪峰恋情升级 逛赌城买情侣饰品
  • 财经多地公积金告急:资金被挪用建设保障房
  • 科技苹果宣布23日开发布会 预计推新款iPad
  • 博客清华教授称“落户北京应考试”犯三宗罪
  • 读书趣解:西门庆与武大郎都靠女人发财
  • 教育大学要求贫困生演讲比穷 国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