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闻 时间: 2013-12-14来源: 信息时报
▲昨日,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追思会在红线女艺术中心举行,红线女儿子、知名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甘新、中国文联相关领导、前广州市长黎子流等出席追思会。
红线女之子马鼎盛在追思座谈会上发言。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蒋隽 实习生 涂冰妮) 昨日是个阴雨天,红线女艺术中心内的氛围也哀婉肃穆,上午9点半,红线女追思会在这里举行。追思会上,红线女亲自监制、儿子马鼎盛策划,外甥邓原导演的纪录片《永恒的舞台》首播,片子回顾了红线女的艺术人生:她与“四大名旦”等京剧名角的交往、与中国近代鲁迅等六大作家的渊源,还有她在舞台上的“糗事”与惊险。
“生命属于艺术,艺术属于人民”
“我的生命属于艺术,我的艺术属于人民”,红线女艺术中心的舞台上,红线女巨幅照片两旁,挽联上这样写着。昨天上午9点,已经有不少市民、艺术界人士聚集在艺术中心,静静等待追思会的开始。从大厅到礼堂,摆满了各界献上的白色花篮和挽联。红线女的姐姐、三个子女等坐在第一排,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新,原市长、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会长黎子流、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等都来到现场。
追思会上第一次播放了红线女亲自监制、儿子马鼎盛策划,外甥邓原导演的纪录片《永恒的舞台》,将现场带入红线女的艺术人生,这也许是对她最好的追思。
《永恒的舞台》爆历史往事
今年4月,红线女的儿子马鼎盛提出拍摄一部母亲的纪录片,原定于12月27日首播,以祝红线女90大寿,但没想到“生日片”变成了追悼片。这部片子系统的回顾了她的艺术人生,并展现了不少以前很少人知道的细节。
在片子中,红线女很调皮地问儿子:“我问问你马鼎盛,你老爸的戏你看过几出?”马鼎盛回答,“没多少,只记得几句。”并当即被妈妈要求唱几句老爸的戏来听。
“与马师曾合作的那段时间,我的收获最大。”对于自己的老师和丈夫,红线女评价,“他的唱段,贩夫走卒也能唱,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曲,这就是粤剧比较容易学。我觉得马师曾院长的戏,一般看起来容易,实际上并不怎么容易,马院长反串的戏很出色,最主要的是他对人物熟悉,满腹经纶,有国学底子,所以不论是谢宝还是关汉卿都不错,和马院长一起演戏,我就是他的学生。”
马鼎盛:
请媒体不要把新闻放到娱乐版
追思会上,红线女的儿子马鼎盛发言,他首先感谢了相关方面和境内外的媒体,并对媒体说,“衷心的感谢之余,请你们在发布新闻的时候放在新闻版面,不要放在娱乐版,更不要搞一些花边。这是我们家属的一点点期盼。”
“历史是有发展的,但我们怎么在21世纪信息爆炸时代,粤剧还能生存?红线女虽然不在,但红线女艺术中心还在,但如何善用这个平台,怎么样把它当成艺术中心,不是红线女、不是红派艺术中心,而是粤剧、广东文化的中心?我作为一个粤剧观众提出来请有关各级部门能在红线女走后红线女中心还能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这样红老师就能安息。”
琼霞:
后红线女时代粤剧该怎么办?
红线女的关门弟子、珠海市粤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琼霞深有体会,“跟我学粤剧的,闹着玩的有,真正能吃苦认真学的很少。”
她认为,“政府让粤剧市场化应该是有前提的,要解决练功场地、有登台的舞台,最后购买粤剧演出的服务,这样粤剧团才能生存发展。市场化的目的应该是粤剧文化更好的传承,而现在市场化成了目的,剧团企业化后政府就不管了。没有收入,粤剧团生存都困难,更别说养编剧了。优秀的粤剧人才流失了,怎么会后继有人呢?”
(原标题:纪录片《永恒的舞台》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