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宏自称为“包工头”,不少时间都是在画图纸和在工地现场度过的,整个乌镇和古北水镇都是他一笔一画画出来的。在目前中国古镇旅游面貌和模式抄袭严重的情况下,乌镇被认为是一种自成一体的模式、旅游生活方式。在北方,旅游度假目的地古北水镇已经蓄势待发。
【对话人物】
陈向宏,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北京古北水镇旅游有限公司总裁
乌镇 细节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历史街区不是标本,也不是到处都是红灯笼,到处都是酒吧,这些是浅表层次利用的方式
新京报:陈丹青说,乌镇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性感,乌镇的性感在哪些细节里?
陈向宏:我觉得“性感”是一种状态,西栅景区经过七年,磨合得更鲜活生动,这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历史街区的保护,需要勇气、创新和探索。目前好多历史街区的保护有点教条,它们不是标本,也不是到处都是红灯笼、酒吧,这些是浅表层次利用的方式。老街是给人看的,也是给人住的,是一直在生长的。另外,今年的乌镇戏剧节将在十月份举行,今年会比去年多两倍剧目,为年轻人的戏剧创作提供更多的空间。
新京报:乌镇的细节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不是可以一直完善下去的过程?
陈向宏: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口碑是最重要的。“乌迷”经常来乌镇,软服务的提供变得至关重要。我们坚持了十年的宾客意见反馈,逐条改善,形成了一个互动完善的过程。
新京报:目前散客和团队游客各占多大份额?
陈向宏:目前中国旅游的现状是,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是并存的。乌镇60%是散客,而且比例还在不断扩大。多日游,反复游的市场是我们期待的。
古北水镇 文化发展空间更大
文化发展空间甚至比乌镇更大,这也是我们需要发力的地方,更多融合历史自然文化的更年轻化的旅游。
新京报:在进行古北水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你说地下管廊下了血本?
陈向宏:如果从投资收益的角度,不做地下管廊也可以。古北水镇地形比较复杂,冬天比较寒冷,很难做到污水的有效处理,目前国内一个景区做污水处理厂很少的。但是我们希望把多一点的投资放在景区和谐发展上,古北水镇基础设施建设几乎达到了投资的四分之一,十个亿左右,这样做可以避免将来可能产生的一些隐患。真正的旅游应该是人和自然环境历史的和谐。
新京报:古北水镇被认为是复制乌镇模式,这主要是指的管理模式方面?
陈向宏:目前古北水镇还是一个半成品,我相信它也会和乌镇一样,一步一步变得更“性感”。古北水镇和乌镇很大程度上是两个不同的生命体,相同的可能只是管理方式上,和以散客为主的市场定位。古北水镇更多将面对京津市场,提供一价全包的产品,两天一晚或一天一晚的产品,这对管理和硬件设置有很高的要求。古北水镇不同于乌镇的是,在京郊长城脚下,以后文化的含量,文化发展空间甚至比乌镇更大。我们不要低估游客的精神需求:追求更多融合历史自然文化、更年轻化的旅游。
新京报:一个地方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就可以打造您心目中的一个小镇目的地?
陈向宏:如果抛开个人好恶,很多地方都可以出现乌镇。不是单纯强调旅游功能,而是营造一个社区。从技术层面上说,必须要有政府强大的支持。我向来排斥旅游地产,不是简单的地产开发的模式,更着眼于一个长远开发:必须有历史遗存和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个性化的资源。相对处于一个自然环境保护比较好的地方,比如说北京雾霾,但古北水镇依然是蓝天。
最后要有一个长远的耐心的投资者,而不是投机的投资者。像建设古北水镇,我们的股东表达了极大的耐心,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满足精神享受,这是更高级的旅游产品。
2003年开发乌镇西栅的时候,有10多个老头天天在桥上骂他,“从没看到拆新房子的事。”但陈向宏觉得不能再走之前东栅开发的观光古镇老路子,“乌镇本身的历史建筑并不出色,但风貌好,选择做风貌是明智的。为了整体的风貌,不仅把所有的管线埋到地下,还把景区店铺的产权都拿回来。”
十年过去,“乌镇模式”也成为一种被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被复制挪移。“从千镇一面到数镇一语,暴露的是中国古镇开发利用思路的贫乏和教条主义的现状。”
乌镇是由细节构成的旅游生态体。夏日,乌镇景区会在渡船上放冰块、扇子,所有男用小便斗每四个小时更换冰粒,冬天客房浴室内设有水热、电热毛巾架……“乌镇景区信奉一个信条,提供给游客最人性化的细致体贴。”
今年冬天,他站在司马台长城上俯瞰古北水镇,“古北水镇的光效果应该是‘冷峻中的温馨’”。贯穿古北水镇的地下管廊,宽高是2.2×2米,在北京绝无仅有,这次花了血本。
2013年的乌镇戏剧节又使乌镇被聚焦。“戏剧节只是乌镇从观光小镇到度假小镇,乃至最终成为文化小镇的一个片段,吸引游客的主角始终是乌镇。”剧场舞台幕布也没有用常用的绒布,而是选用了木心先生一幅水墨抽象画做放大。木心,现在已经成了乌镇的一个文化符号。木心晚年在乌镇的时候曾经跟陈向宏说,“向宏,我们乌镇要文艺复兴,这是一种姿态。”
“中国目前景区建设的步骤是,先有所谓的策划,对某地自然资源的人文传说从诠释和放大角度去考虑。我觉得应该将现有资源和未来市场结合,规划要考虑建筑功能的分工,每一栋房子的细化——避免未来的浪费。”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曹燕
(原标题:陈向宏 中国古镇开发思路贫乏和教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