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时,这里是围海而成的国营农场土地。
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刚刚开始建设的生态林,引入近自然林理念,打造出宁静野趣。
如今,这里是国家4A旅游景区,2000亩梅园更吸引了数万位游客,成为市民享受天然绿地,呼吸新鲜空气的乐园。
这就是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从沿海滩涂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生态造林是其“三级跳”的重要基石。
造林之初“师法自然”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的所在地,原是上世纪60年代围海而成的国营农场土地,属于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过渡性植物区系。当地的立地条件颇为特殊,不但土壤盐碱,地下水位高,还有台风侵袭等。
在立项之初,通过对附近省区植被类型、演替状况反复考证,规划者决定以“师法自然”理念为原则,以“顶级群落”理论为依据,结合当地特定立地条件,探索性地引入近自然林理念,立意创造以林为背景、水为依托、富有宁静、野趣特色,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从一片农田开始,海湾国家森林公园迈出第一步,打造以“顶级群落”理论为依据的近自然林。
打地基改土壤就地育苗
首先是打好地形基础。为了创建永久性多种群落结构的林地基础,在经济合理性评估之下,构筑林间水系,工程人员共开挖水系146公顷,实行土方就地平衡,堆筑连绵土丘185处,可谓大泓之上丘陵迭起。如此这般地创造了多生境格局,为植物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改良土壤。为了构筑水系而形成的多变地形,打破了原土层结构,再有施工中被机械重压,使得土壤的透水透气性极差,返盐严重,不能急于造林,须先改良土壤,包括种植田菁在内。
然后是遵循“适地适树”,把好苗木关。选择耐盐碱、耐水湿、抗强风、抗海潮风、对土壤要求不高的树种办圃育苗。1999年至今,培育当地适生种92科340种,420万株苗。借鉴前国际生态学会会长宫胁昭的造林法,用乡土树种小苗造林的做法,营造海湾近自然林,采用的基本都是2-3年生小苗,既节约综合造林成本,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分步建成国内最大梅园
经过精心打造,2011年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从一片农田翻身成为休闲旅游的海上森林。但在2012年之后,公园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造。
始建于千禧之年前后的林分,已达10年或以上年期,进入了速生期,显示郁闭度过高的状态,海湾森林公园面临全面林相改造的任务。海湾森林公园作出了总体规划和自2012年起的分步实施的改造计划,其中最大的改造项目为原松竹梅园区,即现在的梅园。
梅园原貌为地型起伏、水系逶迤,松、杉、竹等植被丰厚,2012年起,通过对先锋树种的调出、开花结实竹子的清除,其他伴生树种的抽稀等措施后增植了梅花,构成了今天2000亩规模,35000株梅花的一湖三岭七道湾的特大型梅花专类园,且已于今春成功举办上海首届梅花节。
其次通过对文化区域的林缘改造,已成功种植10000多株早樱,丰富了林缘景观,增加了又一赏花景点,为下步改造工程的展开积累了经验。根据总体林相改造计划,除在建过程中的牡丹园之外,将对水上森林区、湿地林区等相关林分按计划分步实施林相改造,使海湾森林的森林景观更美、更健康,为上海市民提供四季佳赏的好去处。
海湾森林是实践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二次转型发展很成功。第一次转型发展把沿海滩涂转成沿海防护林,建成上海最大生态片林,为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次转型发展把大型生态片林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在此基础上提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市民增加了一个休闲游憩地,也为全市生态片林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本报记者 张钰芸
(原标题:昔日的世纪林,今天的市民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