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科研也闻枪炮声!军报记者探寻白衣战士的“打仗观”

卫勤科研也闻枪炮声!军报记者探寻白衣战士的“打仗观”
2017年12月17日 18:05 解放军报

△ 部队战斗到哪里,第175医院野战医疗分队就跟进到哪里,战地“手术刀”直抵战斗前沿。图为医疗分队实施伴随保障演练。刘永瑜 摄

白衣战士的“打仗观”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第175医院提升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纪实

■ 记者孙兴维 通讯员魏加升、李小平

寒冬,闽南某训练场,天刚泛起鱼肚白。

一阵密集的“枪炮”声后,2辆救护车驶抵无锡联勤保障中心第175医院野战方舱,10名“伤员”被紧急抬下。分检、急救、手术,各项救治紧张有序展开……

一名危重“伤员”被送到急救室,医师弢艺、护师陈培能立即实施胸部贯通伤救治,插管、引流、吸氧、输液……半小时后,“伤员”转危为安。这是该院开展野战条件下战场救治演练的一个镜头。

△ 第175医院野战医疗队在野外开展实战化卫勤训练。刘永瑜 摄

心中思战,才能时刻备战

“野战医疗队成了全院热门岗位!”前不久,医院对野战医疗队27个岗位进行补缺,收到医护人员的请战书232份。

在这所医院,“不穿军装”的文职医护人员占90%,大家参训备战的积极性却为何如此之高?“这得益于医院树立和营造的良好练兵导向和备战氛围。”该院领导介绍说,医院从烽火战场一路走来,69年来积淀的“绝对听指挥,随时上战场”“最后一块绷带留给伤员,最后一剂针药带上战场”“爬也要把药品送上去,拼死也要把伤员救下来”等战救优良传统,已悄然内化为“打仗基因”,融入医护人员血脉。

于美华是该院手术室麻醉科病区文职护士长,参加野战医疗队已有21年。她外出常常随身带上一套作训服。正是有了这种强烈的战备观念,于美华始终做到闻令而动,参加野战医疗所紧急演练从未迟到过。

在参加野战医疗队手术室工作时,于美华发现,常规的棉布手术器材消毒包装只有7天有效期。她积极想办法,探索出用无纺布结合纸塑包装的办法,使手术器械在野外环境中的消毒有效期大大延长。

“心中有战,才配在175干!”如今,这句话已成为全院的共识。神经外科护士长吴文丽参加野战医疗队多年,今年选择自主择业后,她主动返聘到医院工作。“脱下的是军装,脱不下的是身上的‘打仗基因’。”吴文丽说,今年像她这样返聘的干部还有3名。

“个人练打仗,党委谋打仗。”该院党委出台《建设能打仗医院实施意见》,确立了“瞄准打仗建医院,建强医院能打仗”的发展思路,在全院营造“战斗精神当表率,战备建设当样板,战伤救治当精兵,战场保障当先锋”的价值追求和练兵导向。他们修订《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加大战备任务分值,对卫勤骨干评功评奖、晋级晋衔实行优先,让“想打仗、钻打仗”在全院蔚然成风。近年来,该院有13名在卫勤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骨干得到重用。

△第175医院野战医疗分队与某合成营开展对接演练。刘永瑜 摄

平时多练几手,胜战就多几分把握

今年5月3日清晨,驻地一位17岁的中学生不幸遭遇车祸,被紧急送往第175医院急诊科,该院外科、骨科、脑外科等专家联合展开手术,将伤情严重的花季少女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复杂伤情高效救治,得益于该院探索建立的新型救治模式,让战场救治技术惠及患者。

未来战争杀伤强度大、伤情种类复杂,但平时军队医院医生看“病”多、看“伤”少,如何提升战场急救能力?经过调研,该院创新探索军民融合练兵新模式:他们主动参与漳州“110”应急医疗救援体系,与市交通部门联手,将“前沿复苏手术分队集群”战救模式融入漳州市交通伤一体化救治平台,在为群众服务中提高创伤救治水平,实现服务群众和提升救治能力双促进。

从“看病”到“治伤”,该院着力打造创伤救治培训平台,充分发挥急诊科急救复苏训练平台作用,拓展“一站式”抢救复苏、器官维护、急诊外科救命性手术等功能,让创伤救治成为医护人员的必修课。

记者了解到,该院卫生专业技术干部人人都有训练计划和目标任务,战伤救治10项技术实行全员普考、逐个过关;专业训练,各科室人员实行分批脱岗轮训,党委一班人个个掌握战救技能。

2014年,该院将急救、普外、骨科、颅脑、心胸等科室力量进行整合,成立“野战外科教研室”,跨专业遴选6名专家领衔,专门负责战时卫勤保障研究、骨干教学和战救课题攻关。

△ 第175医院医疗小分队与作战部队开展实战化对接训练,图为紧急运送伤员。刘永瑜 摄

少算“经济账”,多念“打仗经”

断肢再植手术,既要接骨、接皮、接肉,还要接血管和神经,风险高但经济效益低。在不少三甲医院的骨科,这项手术已经很少开展。

“军队医院不思打仗就是失职!”该院党委态度鲜明:此项业务不但不能停而且要加强,因为这项技术是战场救治急需的。他们安排有着20多年手术经验、曾取得多项成果的医生郭志民牵头负责,加强探索研究,开展技能培训。

“军队医院要少算‘经济账’、多念‘打仗经’,把优质资源向实战转化,向打仗聚焦。”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该院大力发展创伤骨科、烧伤科、颅脑外科等一批与战场救治关系密切的学科,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

现代卫勤研究显示,战场上脑外伤引发的死亡率较高。为此,他们把颅脑外科列为优先建设学科,先后引进5名技术骨干,购置移动CT、手术导航系统等先进设备,把科室打造成战区医疗专科中心。

有利于打仗的工作,即使一时不显山露水,也要持续不懈抓下去。烧伤整形科平时患者较少,经济效益不高,该院却不吝投入人员、床位和资金建起功能齐全的“皮库”,储存了战场急救需求量较大的异体皮。“皮库”每年光维护就需要投入不少经费,但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将这项与卫勤密切相关的建设落到实处。

“卫勤科研要闻枪炮声。”该院党委明确,对服务于战场救治的科研项目实行“四优先”:课题立项优先,经费保障优先,政策扶持优先,推荐申报优先。该院立项的数字化方舱医院研究项目,先后历时7年、历经3任课题组长接力攻关终获突破性进展,成果在全军推广运用。

记者了解到,该院先后升级完善“数字化卫生营”、多功能卫勤训练中心,购置280套模拟训练系统;所有战储物资实现箱装化储存、托盘化预置、集装化运输,实现了“一推就能装、一拉就能走、一放就能用”,保障更加精确到位、指挥更加灵活高效。

只有平时盯着战场,战时才能保障过硬。近年来,该院共完成百余项科研课题,70%的科研立项源自战场需求,80%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战场。近5年来,该院先后高标准完成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重大演练等大项任务百余次。


作者 | 记者孙兴维 通讯员魏加升、李小平

来源 | 解放军报记者部(ID:jfjbjzb)

感觉不错请点赞,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审:田   源

责任编辑:徐小龙   杜海丰

战士卫勤战场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