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红色传家宝:渡江战役中两枚救命的银元

红色传家宝:渡江战役中两枚救命的银元
2017年12月26日 12:05 中青在线

在你的部队或者你的家里,是否也有这样一个印刻着红色基因的传家宝!它承载着人民军队的过去,召唤着人民军队的未来。

一位哲人说过,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传承下来了,发展就永恒。我们的征集令发出后,每天都能收到很多热心粉丝的投稿,今天小编选择刊发其中的一部分,一起回望这些先辈创造和传承给我们的红色基因。

两枚子弹击中的银元

晒宝人:刘圣德

传家宝描述:空降兵军史馆陈列着两枚非同寻常的“救命银元”,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时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五军四十四师一三〇团先锋突击营教导员的王敬春率领第一梯队,冒着枪林弹雨直扑长江南岸。当突击船靠近敌滩头阵地时,王敬春突然感到胸口一紧、剧痛难忍,但他毅然带领部队成功登陆、英勇歼敌,把“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两面战旗插上了敌主峰阵地。

战斗结束后,身负重伤的王敬春在接受医生检查时发现,他右胸中弹、两根肋骨断裂,而奇迹般保住他性命的竟是缝在右胸口袋、叠放在一起的两枚“袁大头”银元。从此,他把这两枚银元视若珍宝,贴身收藏。这两枚神奇的“救命银元”也真的像护身符一样,让他在参加千里追击、进军“两广”、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等大小几百次战斗中平安无事。

贺敬之同志题词的《草叶》

晒宝人:滕长富

传家宝描述:《草叶》是延安时期,鲁迅艺术学院草叶社编辑一册纯文学刊物,1941年11月1日创办,双月刊。前后共出版6期,于1942年9月15日终刊。

著名诗人贺敬之先生不仅是延安鲁艺的学子,更是《草叶》杂志的积极撰稿人。从第一期的诗歌《小蓝姑娘》、第三期的诗歌《红灯笼》到第六期的小说《玉米花》。而恰是最后这篇《玉米花》,在贺敬之同志从事文学创作八十年而出版《贺敬之文集》时,却怎么也寻找不到这篇,最后在作品编年中只得留下遗憾。

笔者请贺老阅看红色传家宝

一次偶然机遇,笔者拜访贺敬之同志,并把该期《草叶》杂志拿给老人看。他再三叮嘱要好好保存这些珍贵文物,世代红色革命历史!欣然在该期《草叶》杂志包装纸上题字。

77年前邓小平主持编著的

《连队政治工作暂行条例》

晒宝人:姜小平

传家宝描述:《连队政治工作暂行条例》,是由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的邓小平同志主持编著的,是一本研究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连队政治工作建设的珍贵文献。

邓小平对《连队政治工作暂行条例》给予高度的评价,他在安排一二九师 1941 年党的工作时指出:1941 年的政治工作重心应该是:依据政治部颁布的《政治工作暂行条例》,以 1940 年本师颁发的《连队政治工作暂行条例》作参考,来重新训练所有的政治干部,务使每个政治干部以至军事干部,通晓政工条例的精神和内容,切实地贯彻执行条例规定,使每个政治工作干部熟练政治工作,特别是战时政治工作。

《连队政治工作暂行条例》在全师试行后,收效明显,各部队的连队实行了军人大会和经济协助委员会制度,上下级关系、官兵关系、军民关系更进一步融洽。

322医院的“扁担医院”

晒宝人:陆诗阳

传家宝描述:这是一根普通的扁担,暗黄而滑亮,犹如一位苍老的战士。

这又是一根不寻常的扁担,细细的扁担,挑起了沉甸甸的医院。

上世纪六十年代,老一辈322人,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来到荒凉的塞北,戍边扎根建设医院、服务部队。他们经常步行两天两夜,去最远的体系部队和最偏僻的乡村去巡诊,一根扁担挑着药箱穿梭在山路上,哪里有病人,就到哪里去…… 

爷爷的奖章证书

晒宝人:@东北的冬天

传家宝描述:我的爷爷,祖籍山东,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最后带着一身的伤病,复员到了浙江。

爷爷去世,遗体火化后,骨灰中夹杂着弹片,这几块弹片折磨了他一生。忘不了每到阴雨天,爷爷都用一把小铁锤,不停地锤腿和脊椎。

我的爷爷,就是我心中的英雄!共和国永远的英雄!

爷爷的特等功奖章

晒宝人:@卓韦山宗

传家宝描述:我爷爷是一名军医,这是去世后留给我家的传家宝,奖状是爷爷完成繁重的救护任务获得的,我父亲把奖状装裱起来挂在我家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这是爷爷留给我们家族的荣耀;特等奖章很厚重,触摸时冰凉的感觉让人仿佛一下子回到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爷爷在他的那个年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晚辈,我也应努力学习,在新时代为中华崛起,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父亲的三块勋章和一条枕巾

晒宝人:宋滨洲

传家宝描述:三块看似发旧的勋章和一条泛黄的枕巾,承载着却是父亲一辈子的荣光。

父亲宋兴城,1976年入伍,1979年1月还在济南军区服役的他主动报名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临行前他给爷爷写了一封遗书:“父亲大人在上,儿子不能在您身边尽孝,祖国现在需要我,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应该上战场…… 不孝子兴城。”

2月18日,他奉命攻打517高地,战斗非常激烈,望着身边的战友中纷纷地弹倒下,父亲艰难地战斗到最后。在迂回行进中不慎坠入深山沟,被一棵树挂住才捡回一条命,由于腰部严重受伤,战后被评为九级伤残,荣立战时三等功。

战争结束后,父亲回到老部队,可复员计划接踵而至,父亲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品格和气节,第一个站出来服从组织安排。那年底,父亲整理着他心爱的“宝贝”——三块勋章和一条枕巾,带伤复员山东淄博老家。我问过父亲,这样做您后悔吗?父亲哭着对我说:“娃儿,和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父亲活着已经很幸福了。”

每年2月18日,父亲都会戴上这三枚军功章向战友牺牲的方向深深地鞠躬。小时候我不能理解,直到我自己穿上这身军装的时候才明白:有一种感情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有一种陪伴不是距离可以衡量的。

致父亲!致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战友们!

外公的“毛泽东奖章”

晒宝人:张砚青

传家宝描述:我的外公是一名老军人,15岁参军,曾参加辽沈、平津、渡江、抗美援朝、西藏平叛等战斗,立下很多战功。这枚“毛泽东奖章”,是他众多军功章中的一枚,于1948年解放四平战斗中所获,由东北民主联军颁发。

1948年2月,外公18岁,外公所在部队参加了第四次攻占四平的战斗。突然一枚手雷落到了他的脚边,他迅速用小铁锹撮起,将手雷甩向土碉堡,只听砰的一声,手雷在土碉堡里爆炸,重机枪被炸飞,战友们扛起红旗,在冲锋号中,突破了封锁线,冲到了四平城。由于外公作战英勇,上级给他颁发了这枚“毛泽东奖章”。

《志愿军》特约通讯员证书

晒宝人:石松

传家宝描述:父亲石洪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3军73师219团文化干事,1952年9月22日入朝参战,以勇猛顽强的战斗打击侵略者。战争期间,父亲还是《志愿军》报社和二十三军《战地》机关报特约通讯员,由于战时及时报道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宣传我们最可爱的人,表现出色,受到志愿军总部嘉奖。父辈的旗帜,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