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为儿子还愿,生下一对龙凤胎——烈士梁仕磊父母专访

为儿子还愿,生下一对龙凤胎——烈士梁仕磊父母专访
2017年12月29日 18:06 今晚报

△12月21日,梁建新和周俊青夫妇在家中抱着双胞胎兄妹与本报记者见面。记者 刘筝 摄

引子

2015年8月12日夜,那场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夺走了周俊青的儿子梁仕磊的生命。时龄26岁的梁仕磊任滨海新区八大街消防中队代理中队长。事故发生时,他带队赶到现场救援,从此再未回来…30天后,搜救人员在爆炸现场发现了梁仕磊的遗体,他也是最后一个被找到的牺牲者。噩耗传来,周俊青的精神瞬间崩溃。一个月来,她一直坚信失联的儿子会回来,现在,残存的一丁点希望幻灭了。追悼会那天,她哭晕在灵堂。儿子是她的心头肉啊!多少个夜晚,她泪湿枕巾,无法走出失去爱子的悲痛。那之后,她每天都做梦,这些梦,复原着儿子生前的一幕幕,恍惚而鲜活,飘渺而真实。

妈妈,我大妈生小弟了,我也想要个小弟弟。儿子说。

傻小子,现在不许生二胎。周俊青说。

唉,有个小弟弟在你身边多好,将来我不在家了,他可以替我照顾你们。

你可当心,有了弟弟,将来可就有人跟你争这争那了。

没关系,都给弟弟。只要他好好照顾妈妈就行。儿子说完转身走开,周俊青想去搂儿子,却怎么也搂不着,她朝儿子喊:儿啊,你回来!妈妈答应你,生个小弟弟。

醒来,儿子的笑脸凝固在黑色镜框里,没有往日的温度。她知道儿子再也不会回来了。她放声痛哭,彻夜难眠……

怀念

说来很奇怪,在相当长的日子里,周俊青常梦到儿子多年前鼓励她生二胎的情景。儿子一直希望有个弟弟或者妹妹。直到四川汶川地震那年,儿子从新闻中看到,一些地震中的孤儿正往各地分流。他说:“爸,妈,咱们家也赶紧领养一个吧。看他们多可怜。”周俊青和丈夫梁建新在网上申请领养地震孤儿,却因条件所限未获批准。

儿子高考后,远赴吉林上大学。每个月,他只要800元生活费,从不乱花一分钱。节余的钱,都用来接济同学。周俊青为儿子的善良而欣慰。

儿子大学毕业入伍到天津消防总队,2015年担任了代理中队长。每次相聚,周俊青都要叮嘱儿子注意安全,她在牵挂中守望着儿子的成长。

儿子牺牲的那年,原本计划他在10月完婚,新房已经装修好了,婚假也请了。可是一夜之间,那么多的憧憬,那么多的期待,都被无情摧毁。

“磊儿到天津消防总队报到的那天,是2012年8月12日。他牺牲的那天,也是8月12日。”周俊青无时无刻不怀念儿子,这不尽的怀念中,还有不尽的痛悔。她总在自责,对儿子照顾太少太少,她记得这么多年只在儿子上大学时到车站去送过他。后来每次分别,儿子都拦着不要她送,因为怕她掉泪。“现在,妈妈真的不用再送你了,儿呀,妈妈的眼泪也哭干了……”儿子安葬那天,周俊青抱着儿子的骨灰哭诉,久久不愿松手。

振作

那场特重大事故,令多少家庭痛失亲人!儿子的牺牲,已经无法挽回。悲痛之余,应该好好地面对生活,擦干泪,朝前看。梁建新开导周俊青:“你我都是老师,还有那么多孩子在看着我们。如果不能迈过这道坎儿,我们怎么面对那些孩子!”

儿子没了,梁建新心如刀割一样地痛。但在周俊青面前,他尽力表现得坚强,只有一个人独处时,他才会放纵自己,痛哭一场。

周俊青当然清楚,她不能以这样的精神状态继续下去。牺牲的不止她的儿子,那么多父母,都是怎样挺过来的?她想,对儿子最好的告慰就是为他做些什么,并且坚强地生活下去。她想到了再要一个孩子,为儿子而生,了儿子一个心愿。

梁建新也想到了这一层。他认为这是他们自我救赎最好的方式。他理解周俊青的心情,他与她从高中到大学都是同学,婚后一起生活快30年了,恩爱相随,心心相印。他非常支持她的想法,但又不能不为她的身体担心:“你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这样的高龄,生孩子行吗?”

“我一定能行!”周俊青坚定地表示:“自己身体一直很健康,生育不应该有问题。再说,即使有什么问题,又有什么可怕的!”她告诉梁建新:“为了磊儿,我也要生。”

2016年初,周俊青得知,北京有位女士53岁高龄顺产一对双胞胎。她找到北京市昌平区,见到了这位女士,印证了此事不虚。这给了她信心。她又到北京某医院咨询专家,做了全面体检。专家建议:“你们夫妇可以接受试管受孕,这样风险会小一些。”

在专家的指导下,她与梁建新接受了试管孕育。2016年10月,她怀孕了。拿着体检单,她喜极而泣。 2017年3月,医生又给她报告一个更大的喜讯:“复查结果显示,你怀的是双胞胎,而且是龙凤胎。恭喜你啦!”

听到这个消息,夫妻俩激动得连声道谢。周俊青默念着:“磊儿,你就要有弟弟妹妹了。”她问梁建新:“你说这是不是上苍的眷顾?”梁建新说:“这是福报,是儿子的护佑。我们可以告慰磊儿了。”

愿景

周俊青开始重新找回做妈妈的感觉。按说,像她这样的高龄,即使身体健康,怀孕、生产,也是有高风险的。她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但她义无反顾。这让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的专家格外感动,也格外精心,把她列为重点护理对象。医院陈叙院长说:“周俊青是烈士的母亲。这么大年纪,还敢生育,仅凭这个勇气,就令人敬佩。医院方面一定当好她的守护者,帮她实现心愿。”

妊娠期对周俊青是一大考验。她成了家里的“大熊猫”,国宝级待遇。“我什么事都不让她沾边,她就专心做她的孕妇。”梁建新说。

生性要强的周俊青不甘示弱,她要让自己强大起来。她开始改变自己过去的习惯,以前不沾的副食、水果、零食,她强迫自己吃;以前极少运动,怀孕后坚持遛弯散步。她很骄傲地腆着隆起的肚子,迎接人们羡慕和祝福的目光。这位英雄的母亲,以全部的心血,孕育着新的生命。

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为了保证她顺利生产,安排她提前住院待产。按周俊青事先的设想,她希望孩子能在8月12日那天出生,那样会更有仪式感,有象征意义。但因为还不足月,错过了这个时间。在医院休养3周之后,陈院长建议她剖腹产,这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提出的方案。剖腹产可以确保母子平安。

孩子的名字早就起好了,女儿叫英茁,儿子叫英壮,寓意“茁壮成长”。名字中带个“英”字,是想告诉孩子,他们的哥哥是英雄。

2017年8月21日10时17分,在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52岁的周俊青产下一对双胞胎,一儿一女,两声啼哭,送给人们一大惊喜:烈士梁仕磊的母亲生了对儿龙凤胎!这消息在宝坻区迅速传开,人们无不为这位英雄的母亲点赞:周老师太了不起了!

有媒体闻讯前去采访,都被周俊青谢绝。她不愿见媒体,还有难以言述的心结。她怕一聊起孩子,就勾起伤心的往事。但事实上,聊不聊,往事都在心间,赶不走,抹不去。

2017年12月21日,英茁与英壮刚好满4个月,周俊青终于同意见记者。在宝坻某小区她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位勇敢的母亲和两个可爱的小宝宝。英壮是哥哥,先于妹妹英茁一分钟出生。小家伙出生时5斤1两,现在有14斤4两,英茁出生时4斤5两,现在13斤6两,抱着沉得狠。

一双儿女的降生,给了梁建新、周俊青新的安慰、新的寄托。夫妻俩今年都是52岁,他们深知,今后的日子更多了一份责任,守望这双儿女健康快乐地成长,担子不轻。

谈到对两个孩子的期许,梁建新说:我当然希望他们有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特别是要有优秀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去年5月,梁建新由宝坻一中校长转任区民政局局长,今年2月,调到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周俊青在宝坻九中教务处任职。作为高级教师,夫妇俩考虑更多的是孩子们未来的教育。周俊青说:“到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也退休了。我想好了,退休后专心于他们的教育培养。我对他们的期许是,健康和素质第一,成绩第二。我想象等孩子谈婚论嫁时,我们都快80岁了吧,真正的奶奶级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任何挑战。”

暖洋洋的阳光照射到客厅里,两个小宝宝很享受地依偎在父母的怀里。这两个孩子中,周俊青对女儿的看护更多一些,却很少抱儿子。她说一抱着英壮就想起磊儿。

梁建新也经常梦见牺牲的儿子,但他从来不向周俊青说梦。他希望时间能抚平创伤,希望周俊青从梦中走出来。人总不能活在悲痛中,毕竟,前面还有那么多真实的生活需要面对,笑对生活,才是对儿子最好的告慰。

今晚报·问津出品

今晚报·问津记者 杨寿清 刘筝

觉得此文有用,就点ZAN支持吧~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