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马斯克厉害得快要“上天了”,他至少教会你3件事

马斯克厉害得快要“上天了”,他至少教会你3件事
2018年02月08日 20:36 中国青年网

从昨天开始,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在大众视野中迅速蹿红。关于“全世界推力最强火箭”,人们都很关注和好奇。

时间倒回到美国时间2月6日,埃隆·马斯克的SpaceX火箭项目“猎鹰重型”运载火箭顺利升空:带着特斯拉的跑车,和人体模型,将绕太阳运行数亿年。“钢铁侠”马斯克完成了自己意愿。

大众眼中曾经的“愚蠢”而有趣的火箭项目,如今让马斯克变成了改变航天业的“创新英雄”,也让他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让数百万人生活在太空中。

马斯克为什么能成功?

当你设定一个目标时

开始一项工作,从决定一个目标开始。从挫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并以更加强大的姿态从失败中爬起来。

在SpaceX前联合创始人吉姆·坎特雷尔眼中,马斯克工作时习惯于从决定一个目标开始,并在前期投入大量精力去理解目标具体是什么、是否切实可行;随后马斯克会通过所有能触达的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对于全新的火箭领域也是如此。

2001年,马斯克开始学习如何制造火箭。SpaceX成立后不被看好。“猎鹰1号”火箭头最初的3次测试飞行均宣告失败,2008年底,马斯克的资金只够一次火箭发射,如果失败,Space X将会破产。

马斯克在采访中掉下了眼泪↓↓

但幸运的是,当年9月,第四次火箭发射成功了,马斯克拿到了NASA的16亿美元合同,并缓解了SpaceX的财务危机。

如果你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保持偏执,保持极度特立独行。把月亮当做目标吧,纵然没有射中,你也将着陆于星辰之间。

国外问答网站Quora上有一个提问,如何才能像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等人一样成功?

马斯克的前妻、作家Justine Musk答道,极度的成功来自于偏激的个性,并且需要付出许多其他代价,“他们想常人所不想,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释放新的点子。其他人会认为他们有那么一点疯癫”。

“疯癫”马斯克在14岁时,便认定自己的人生使命是拯救人类。此后,他也多次向媒体确认了这一信念,“save humanity”。


读书期间,马斯克开始思考哪些问题最可能影响人类未来,最终,他聚焦到了三个领域:互联网、再生能源、太空。

1995年,24岁的马斯克放弃了斯坦福大学,与弟弟一起创办了Zip2。4年后,他转向了第二个项目,也就是后来尽人皆知的Paypal。他被认为是全球电子支付行业的开创者。

贝宝CEO彼得·泰尔(Peter Thiel)和马斯克

2002年,eBay收购PayPal,马斯克获得1.8亿美元创业资金。这一次,他选择了三个领域之中的另外两个:电动汽车和火箭,前者回归能源,后者走向太空。

正如最初的梦想一样,火箭发射的那辆红色特斯拉跑车,车载屏幕上写着Don't Panic(不要恐慌),自他最喜欢的书《银河系漫游指南》。

特斯拉的红跑车里面坐着一个叫Starman的假人,穿着太空探索公司的新宇航服,车里放着一本《银河系搭便车指南》

一块电路板上,写着“Made on Earth by humans” (地球上的人类制造)。这就是马斯克的疯狂,他不断突破我们想象力和行动力的边界。

假如你还年轻

马斯克这次用行动告诉我们,梦想就是用来实现的。

然而,今天的中国还没有“马斯克”,没有这样的火箭。这绝不是因为中国人的智商不足,或是国家的投入不够,而是因为我们与美国在火箭领域先天就存在着巨大差距。

 

当然,对于一个1949年才刚刚建国,且工业基础基本为零的新生国家,我们能在短短20年就有第一颗卫星上天,也已经说明了我们强大的追赶能力。火箭这种涉及基础学科和工业化水平的领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追赶上的。

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需要新时代的青年人像马斯克一样,保持我们头脑中那些最棒的“幻想”,和最初的梦想。并且肯吃苦,肯奋斗,坚信能够将一个个小目标都实现。

与此同时,将自己置身于国家和整个世界中去考虑问题。我们的目标不该是“赚它一个亿”,让自己的生活多么富足奢华。而应该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相信我们的双手和智慧,可以让一代代中国人,一代代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我们也相信,今天这样蛮拼的中国范儿,会培养更多中国“马斯克”,大国工程将不断崛起、超越、复兴。青年一代代前赴后继敢创新,国家一年年充满活力永向前。

送给所有拥有梦想

并且永不放弃的年轻人!


▎参考: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新京报 环球时报等

▎责编:马珊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