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36年前的春运车厢里,挤得根本下不去脚!石家庄人还记得吗?

36年前的春运车厢里,挤得根本下不去脚!石家庄人还记得吗?
2018年02月12日 11:35 燕赵晚报


转眼间

红红火火的春节已在眼前

回家当然是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

在大家印象里,一提起春运,

想到的都是人满为患的场景,

但是春运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以前的春运也像今天这样一票难求吗?

春运,一开始称为“春节客运”,

后来叫“春节期间的交通运输”,

再后来简化为“春运”。

1954年,铁道部首次明确春运为春节前后一个月。

但现在意义上的“春运”一词

第一次出现是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上,

虽然此前《人民日报》也几次出现过“春运”两字,

但并不是指大规模的春节客运。

1989年,“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

改革开放让广东的民工潮一发不可收拾,

春运期间客流开始猛涨,

中国媒体开始大量使用“春运”字眼。

从此,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徙不断轮回。

由于春运期间人口密度大

几乎所有列车都会存在超载现象

1995年1月19日在广州火车站检票口

一位年轻女乘客被人流挤哭了

1999年春运的时候

在一辆从河南开往广州的列车之上

一位老者因为年纪太大,忍受不了拥挤

情急之下跳下火车向警察同志求救

而他的儿子没能跳下火车

只身一人一路向东

2000年春运的时候

一个女孩因为挤不上火车情急之下

只有冒险从火车的窗户翻入火车内

一双女子的脚,凝固了岁月的艰涩

2001年春运,广州火车站

长时间排队让一名女子精疲力尽

为了不让自己被拥挤的人群冲散

她拼尽了全力的拉紧爱人的衣服

才不至于和丈夫走散

2002年春运,在火车内部

车厢内拥挤不堪,人和行李挤塞得满满

只要是有一丝空间的地方都被利用起来

而照片中的小男孩被挤得大叫

2008年春运,广州火车站

当日火车站运送20万旅客返乡

火车站拥挤不堪为了维护秩序

公安民警利用自己的身体搭建起人墙

2016年的广州火车站

有人苦中带笑,

所谓春运,

就是把自己挤成一张照片,寄回家

今年春运前夕西成高铁开通,石家庄-成都列车运营时间由此前最快的24小时缩至6小时39分,2月8日北京西-成都东的G89/90次列车正式升级为“复兴号”列车。

2月10日,石家庄客运段一名退休餐车长跟随自己的女儿(高铁列车长),登上G89次列车重走36年前春运时自己曾值乘的冀蜀之路,感触良多,更惊叹祖国春运之巨变。

 妈妈生日,送她一张高铁车票

2月10日8时许,由北京西开往成都的G89次列车停靠在石家庄火车站,列车长高敏正站在车厢外迎接着上车的旅客。当天一位身份特殊的旅客正牵动着高敏的心,那就是她的母亲、石家庄客运段退休职工姚树玲:“退休前,妈妈是一名餐车长,三十多年前妈妈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运,就是在北京开往成都的列车上。”

2017年12月西成高铁即将开通,高敏接到将负责值乘G89次列车的通知后,兴奋地告诉妈妈:“高铁列车要开到成都了,以后从咱石家庄到成都只需要6个多小时,一天就能打个来回。”“一天一个来回?”听了女儿的话,妈妈姚树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当初她自己值乘这趟列车时,北京到成都一个往返需要整整6天时间啊!

高敏说,自打石家庄开通至成都高铁后,妈妈就一直想亲身感受一下高铁的速度。“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有个想法,让妈妈重走一回蜀道,感受一下列车贴地飞行的速度。”记者了解到,2月20日是姚树玲55岁的生日,而高敏在这一天正赶上出乘。“既然不能陪妈妈在家中过生日,那就送她一张高铁火车票,让她在生日前圆了重走蜀道的愿望。”

一语道不尽36年春运变迁

谈话间列车早已驶出石家庄站,尽管坐了半辈子的火车,但此刻的姚树玲仍然感到新奇:“这车厢里可真安静,哪儿像坐火车!”姚树玲说,工作的时候天天在火车上,自从退休之后,她就很少乘坐火车出门了,虽然高铁开通了好几年,这还是她头一回坐高铁。

“当初我跑成都这趟车的时候,几乎常年超载,尤其到了春运的时候,超员量常常达到200%,那车厢里面根本下不去脚,车厢过道上、厕所里甚至座位下边都是人,我们推着售饭车得一边走一边喊,让旅客们给让个道儿。”姚树玲1981年首次值乘春运就担当了北京—成都的189次列车餐车员,尽管已经过了36年,但当年春运的一幕幕仍清晰地印在她脑海中:“那时候没有拉杆箱,甚至编织袋都没有,人们出门都是直接背着行李卷。尤其到了春运,每个人都带着大包行李卷,本来人就严重超员,还有那么多行李,真是连厕所里都挤得满满的。”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高铁列车车厢,姚树玲不停感叹,这些年变化实在太快了:“看这行李架上,多整齐啊!想当年我们值乘列车的时候,需要一路提醒旅客小心头顶,没准啥时候行李卷就会从架子上掉下来!”

列车一路飞驰,高敏一刻也不得闲,她一节节车厢巡视,手里还拿着一把不同颜色的中国结,遇到重点旅客就在座位旁悬挂一个:“这是我们今年春运期间推出的特色服务。”据高敏介绍,今年推出了“多彩中国结”服务,就是针对特殊重点旅客进行了细分,“这样列车服务员可以针对不同旅客的不同需求,给予分级关注。”

听着女儿的介绍,姚树玲赞叹不已:“现在这服务真是越来越人性化了!想当初到了春运,别说服务了,人们只要能坐上火车走就不错了。”那时候的列车员,更多的是需要维持秩序,比如把厕所里的人喊出来,好让其他人能上厕所;把睡在过道上的人叫起来,让送餐车能推过去……

再走蜀道是希望和传承

G89次列车穿过秦岭,即将抵达天府之国成都时,高敏手托一份特殊的礼物送到母亲面前——一张光盘和一本相册。

相册里是姚树玲当年跑车的照片,“这张是我跑重庆时照的,这张是我跑长春时照的,这张是我跑上海时照的”,看着自己的照片,姚树玲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姚树玲拿起光盘说道:“上中学的时候,我特别爱看这部电影,名字叫《十二次列车》,讲的是由沈阳开往北京的十二次特别快车,途中被突然暴发的山洪挡住去路,列车长带领班组同志保护旅客的故事。从那时候我就梦想当一名乘务员,觉得这份工作特别神圣。”

那年姚树玲值乘北京到重庆的列车,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焦柳线路被洪水冲断,列车乘务班组齐心协力转移旅客,荣获集体三等功。这张集体合影,就是我们被记功后照的。”姚树玲指着一张照片说道。

高敏说:“我刚到客运段参加工作的时候,妈妈就常给我讲十二次列车和他们跑车的故事,我一开始还有些不爱听,后来等我当了车长,才感到妈妈的话另有深意。”

在众多的照片中,有一张高敏10岁时候和妈妈在餐车上的合影,母女二人相视微笑。在G89次列车到达成都前,高敏和母亲再次在列车上合影。

时光荏苒,岁月更迭,变化的是时空,不变的是铁路人的情怀。铁路春运也正是在这样一代代铁路人的不断接力之中,一路向前,让更多旅客回家之路越来越顺畅、舒适。

 

文/本报记者 翟开矿 通讯员 云广山 图/通讯员 云广山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