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深刻理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

深刻理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
2018年02月12日 06:22 中国青年报作者:段炳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者的话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十九大报告作出的这一重大判断,进一步明确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而作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这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为了更好地领会、贯彻十九大精神,《思想者》特邀3位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

    两个“难以为继”导致高速增长阶段渐行渐远

    经济发展阶段发生转变是中央统揽全局作出的重大判断。理解这个命题需要厘清其中蕴含的两层含义:一是高速增长阶段的渐行渐远;二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渐行渐近。概括地讲,前者是因为两个“难以为继”,后者是因为“三个要求”。

    第一个“难以为继”是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传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的高速增长拉动,其中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都面临发展的拐点。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是制造业规模的全球领先者,近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制造业产品出口形成冲击,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也使进一步加大投资的空间更加逼仄;房地产的投资随着人均占有住房数量的迅猛提升而逐渐放缓。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逐渐突出,三废(废水、废物和废弃)问题严重,土壤、水和空气的承载能力逼近极限。

    第二个“难以为继”是维持高速增长率已经难以为继。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高增长率下降是必然趋势,因为一方面中国经济规模日趋庞大,同样增长率创造的经济规模已经今非昔比,可以容纳的就业水平没有下降甚至更高,超过每年1000万人;另一方面增长率下台阶符合大多数高收入经济体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中的经济增长规律。2017年,中国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逼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三个要求”催生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渐行渐近

    “三个要求”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提出的,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注重发展可持续性和发展质量。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转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人们需要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优质的商业服务,需要更高效更温馨的公共服务。高增长阶段,基本实现了量的满足,下一步的着力点必然转化为质的提升,因此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国消费者每年海外消费10000亿元人民币的消费就是一个例证。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中国也只有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在国际经济竞争(包括产业竞争、产品竞争)中胜出,摆脱在价值链中低端徘徊的窘境,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宏微观四大方面的提升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注意宏微观四大方面的提升和三大环境改善。

    从宏观条件看,一是要有可持续的增长动力。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创新将为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减少升级换代带来的转型痛苦,创新更能创造新的供给,满足新的需求,产生新的产业,打开新的市场。靠科技投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二是要有更加平衡的经济结构。区域发展更加均衡,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加接近。近几年来,西部省份经济高速增长,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实现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弥补现有差距。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第三产业占比和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16年,第三产业占到GDP的比重超过50%。需求结构更加稳健,投资、消费、出口的增长相对均衡,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明显加强,投资更加精准有效,出口产品在价值链上不断攀升。

    从微观条件看,一是要有更可靠的产品质量。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攀升。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不仅能够生产供全世界人民使用的服装鞋帽、礼品玩具,还能够生产高精尖的电子产品,不仅是代工,还能够设计,推广属于自己的品牌,不仅能够征服国内市场,还能够具有国际市场的号召力。二是更温馨的服务水平。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必须伴随服务业的高质量进步。依托信息化和网络化,建立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能力。使企业在研发、设计、行销、制模等领域都处于产业前沿;依托标准化和个性化,建立高质量的生活性服务供给能力,在餐饮、娱乐、出行、住宿等方面满足人们不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就需要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竞争有序的市场。这一切都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需求与供给是互相匹配、互相引导的。消费升级带来供给调整,带来生产端的创新与提升。

    实现三大环境的提升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实现三大环境的提升,首先,要实现金融环境稳定性的提升,即要有更加稳定的金融体系,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释放,金融脆弱性不断降低,宏观审慎的监管环境更加灵活有效,金融基础设施更加的发达,互联网金融得到有效监管,物价、汇率相对稳定,真正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次,要实现自然环境提升,有更加环保的生存环境。大气污染治理要取得明显成效,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水污染治理明显进步,溪流潺潺重新浮现,固废处理更加环保,每天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巨量垃圾提供可回收可循环的处理措施。第三,要实现收入分配环境提升,要有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水平。城乡差距、人群差距、区域差距不断缩小,社会越来越呈现橄榄型特点,中等收入阶层占多数、富人和穷人占少数的社会,实现有质量的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乡村更加宜居,产业更加振兴。

    改善三大环境这就需要开展三大战役。打赢环保战,需要充分发挥法律、行政、制度、市场、技术等有效手段,奖优罚劣,确保经济发展的绿色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应该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毫不松懈,充分发挥政府投入主渠道的作用,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团结社会扶贫的各种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防范风险,尤其要防范金融风险。

    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的作用。经济高增长阶段,每年接近10%的高速增长,这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市场配置资源释放了强大的活力;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正确决策以及地方政府的奋发有为和良性竞争。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是要深化改革,大力祛除妨碍同一市场的因素,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要注重建设有为政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提升公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体系需要全面更新,要制定新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体系等。要继续加大创新投入的力度,加大保护产权的力度,创造鼓励创新、激励创新的制度和环境。用好用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红利。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激励企业家精神。保护劳动者利益,实现劳动力素质的有效提升。

段炳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2月12日 02 版)

环境制造业差距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