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肖像
林肯肖像
华盛顿肖像
肯尼迪肖像
为历任总统画像是美国的一项传统,但不是所有总统都喜欢自己的肖像。这些虚实结合、内涵丰富的画作,更多地反映了创作者乃至外部世界对白宫主人的职业生涯及个人品行的观感,和总统们“心目中理想的自我”存在微妙的出入。
2月中旬,“退休”一年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回到华盛顿,为自己的官方肖像揭幕。这一话题性事件,让“为美国总统画像”这项悠久传统回到大众视野中。
最基本的要求是“接地气”
为杰出人物画像的传统起源于欧洲。欧洲移民在北美独立建国后,这一传统也在美国流传开来。自从1789年乔治·华盛顿入主白宫,总统成了最受美国人关注的公众人物。由此,在摄影还没出现的年代,为总统画像成了势在必行的政治任务。
哪个版本的画像最接近华盛顿本人?吉伯特·斯图尔特的作品呼声最高——白宫和美国国家肖像馆收藏了他的作品,现版1美元纸币也以他笔下的华盛顿为模板。
斯图尔特的画创作于1796年,即华盛顿卸任前一年。“普遍认为,这幅画记录了华盛顿在国会的讲话,旨在争取国会的支持。”专著《美国总统一览》提到:“参议员威廉·宾厄姆委托斯图尔特创作这幅画,并把它送给了参加独立战争和谈的英国首相威廉·菲茨莫里斯。”不久,国会重金买回了这幅画,将其存放在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家中。
1812年,英国再度出兵干涉美国,一度攻占了首都华盛顿,这幅画在战火中毫发无伤。
华盛顿的肖像充满了有深意的细节:画面左边的桌下放着《1787年美国宪法》,桌腿以鹰的浮雕为装饰,鹰爪抓着一捆枝条,象征美国最初13个州的联合。华盛顿身穿黑色丝绒外衣,身体略前倾,右手手心向上做演讲状,左手持剑。“画家通过这把剑向总统的戎马生涯致敬,但并没把他刻画成帝王或军阀,”历史学家凯特·勒梅告诉美国《时代》杂志,“他开创了总统画像的先例,即:总统来自大众,代表大众,看起来得接地气。”
乔治·希利的林肯肖像,隐喻了美国历史上的另一关键时刻——南北战争。林肯坐在椅子上,右手食指扶额,苍白而消瘦的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似乎正在倾听。这幅画截取自希利1869年创作的群像《和平使者》,林肯正跟三位将军商量如何给敌人最后一击。此画创作时林肯已遇刺身亡,画家参考林肯的其他肖像才得以完成。
按照白宫历史协会的说法,20世纪前,为总统画像的开支基本由国会承担。此后,这笔钱越来越多地来自私人捐赠。老布什总统上任后,国家肖像馆接过了为画像筹款的任务,并负责推荐画家,由总统“钦点”。每位画家的酬劳并不相同,《纽约时报》称,奥巴马这幅肖像的酬金是50万美元。
有些总统被“画中人”惹恼
人们的自我认知和他人眼里的自己往往存在落差,美国总统也不例外。参加完此次揭幕仪式,奥巴马依照惯例对画家可辛德·威利表示“赞赏和感谢”,但他笑称,后者并未严格遵照他的要求,“把耳朵画小些,把白头发画少些”。
众多美国总统中,对画像最不满意的可能要数西奥多·罗斯福。1901年,老罗斯福上任没多久,法国使馆就打算送他一份见面礼。刚巧法国画家西奥博尔德·查特兰在罗斯福府上做客,法国驻美使馆便委托他为罗斯福作画。
无论从哪个角度思考,这幅画看上去都会是成功之作。查特兰绝非无名之辈,他画过的名人不计其数。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曾这样评价他为自己创作的肖像:“这幅画将让我流芳百世。”查特兰此前呈献的罗斯福夫人肖像,也令总统一家十分满意。
然而,画布揭开那一刻,罗斯福大失所望,“我看起来像只哀嚎的猫”。不但他不喜欢,孩子们也经常拿这幅画跟他开玩笑。“查特兰试图发掘大人物隐私的一面,而罗斯福自诩为强硬坚毅的男子汉,这就是矛盾所在。”美国“每日野兽”网站如此评论。
事后,查特兰向法国《费加罗报》抱怨,要让罗斯福安静地待着简直太难了。他“充满个人魅力,还会用法语说俏皮话”,但“我从没见过比他更不老实的‘模特’”。
6年后,老罗斯福终于忍无可忍,下令把“哀嚎的猫”丢进火堆,重新找人给自己画像。这回,前来执笔的是画家约翰·萨金特。
两人的合作仍不顺利。萨金特坚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而罗斯福有不喜欢别人发号施令的“暴脾气”。某日,双方的冲突全面爆发,罗斯福指责萨金特“不懂我想要什么”,后者则回敬,“是你不会摆姿势”。罗斯福听过后怒不可遏,转身吼道:“我不会?”
那一瞬间,总统怒发冲冠的模样让画家灵光闪现,他很快勾画出了后人熟知的老罗斯福:腰板挺得笔直,一手叉腰,一手扶在楼梯上,眉宇间充满威严。“他画出了总统的灵魂……他的能量、他的警觉、他的侵略性、他的不服输,却隐藏了他受人尊重的仁慈和慷慨。”对这个版本,罗斯福总算满意了。
“他是最难勾画的一类人,”记者威廉·黑尔对“每日野兽”说,“绘画是静态艺术,而他就算是在休息时也动来动去。描绘这样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实在太难了。”
越南战争时期在位的林登·约翰逊,把彼得·赫德绘制的肖像斥为“我这辈子见过的最丑陋的东西”,拒绝为其买单。身为知名画家,赫德哪能咽下这口气?他向媒体大曝总统的“粗鲁无礼”,把画捐给了国家肖像馆,后者答应在约翰逊去世后再展出。
平心而论,约翰逊的肖像堪称上乘。赫德勾勒出了一位体格高大、意志坚定的总统,他身穿庄重的黑色西服,腋下夹着一本厚书,远处是被有意矮化的华盛顿地标建筑。“赫德没有缩小总统的耳朵,柔化他的皱纹或给他染发,”美国《史密森尼杂志》网站评价道,“虽然他下笔时有讨好意味,但还算实事求是。”
约翰逊在经济、教育和民权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他的对外政策是一场灾难——近6万美国人葬身于东南亚丛林中。这个“污点”使他难以跻身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列。无怪乎人们说,如何在肖像中展现他,跟如何在史书中评价他的难度差不多。
画布上的形象或许更真实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的总统肖像不再是向公众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但在画布前正襟危坐,静待自己的形象以传统方式呈现,仍是每位总统的必修课。“照片是直白的、一览无余的,绘画则是谨慎的、深思熟虑的,它反映了画家对总统的解读。”历史学家凯特·勒梅说。
就此而言,新鲜出炉的奥巴马画像无疑是历任总统画像中的异类——它罕见地采用了植物为背景。画面中,奥巴马身穿藏蓝色西服,坐在黑胡桃木椅上,背后是一面逆光中的墙,墙面覆盖藤蔓,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一部分枝叶包围他的身躯,甚至盖住了他的脚面,使他看起来如“身陷囹圄”。“这是一场战争。尽管奥巴马坐在前方,这些植物却放肆地宣示它们的存在。你猜谁才是主角?”画像作者可辛德·威利在揭幕仪式上打趣道。
“每种植物都有寓意。紫色的百子莲象征着他的肯尼亚血统;白色茉莉花指代他的出生地夏威夷;五颜六色的菊科植物意味着芝加哥,他在那里成为参议员。”国家肖像馆主管金·萨吉特对《史密森尼杂志》解释说,“一种花代表奥巴马的一段经历。百子莲、茉莉、菊花,还有玫瑰,爱和勇气的象征。它们加起来,暗喻前程似锦又充满艰难险阻的人生。”
奥巴马对画家的选择同样意味深长。威利今年40岁,以绘制颜色鲜艳、图案复杂的背景见长。在为奥巴马作画前,他的作品早已是收藏家追逐的对象。重要的是,和奥巴马一样,威利也是非洲裔。他常在大街上物色年轻黑人男女作为模特,通过作品“彰显少数族裔的政治地位”。在他笔下,奥巴马并非练达的官僚,而是敏锐的思想家。
有时,画布上的总统更真实。1963年,抽象画家伊莱恩·德库宁为约翰·肯尼迪创作了一幅肖像。作品一面世就引发争议:潦草的笔触使它看起来更像速写,画布边缘甚至有留白。肯尼迪别扭地坐在椅子上,脑袋耷拉在肩头,眼角下垂,脸色蜡黄。“周围是一团团喧嚣的黄色和蓝色,像是受肾上腺素驱使一样。”《纽约时报》如此描述。
虽然刻意营造出年轻、健壮的公众形象,但日后解密的资料表明,肯尼迪长期遭受病痛折磨。美国《每日科学》杂志称,胃炎、爱迪生氏病、背痛只是他病史中的一部分,有些疾病从童年就困扰着他。
德库宁的画风看似天马行空,其实源于对肯尼迪的真实观察。1962年到1963年,她与肯尼迪多次会面,掌握了大量素材。美国“历史”网站称,这幅画的场景取自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别墅,“阳光透过树荫投下黄色和绿色的影子,与水面的波光交织在一起”。
“这才是真实的时刻,”勒梅对《时代》杂志总结道,“人们常常忘记总统也是人,他们既有身体缺陷,也有性格弱点。”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全文)
- 【 军事 】 中国军机飞赴日本海 日本战机跟踪拍摄
- 【 财经 】 李嘉诚悄然出售广东3800亩地产项目
- 【 体育 】 26+11!赛季最硬气1仗 火箭有他就打不...
- 【 娱乐 】 杨幂零点为Baby送生日祝福:快生二胎
- 【 科技 】 柳传志吐槽在美国生活:日子没法过
- 【 教育 】 艺考之路真金白银铺就 00后成为主力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