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为创造伟力作出贡献】西安交大研究表明: 二氧化碳浓度并非是末次冰消期全球变暖驱动因素

【为创造伟力作出贡献】西安交大研究表明: 二氧化碳浓度并非是末次冰消期全球变暖驱动因素
2018年05月24日 10:08 西安交通大学
原标题:【为创造伟力作出贡献】西安交大研究表明: 二氧化碳浓度并非是末次冰消期全球变暖驱动因素

末次冰消期是距今约1-2万年前的全球性变暖、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地质历史时期,与当代全球变暖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对末次冰消期气候与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研究对于理解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往全球或区域性的研究多基于对采用网格面积加权平均方法整合后的古气候时间序列的分析。然而,这种传统的数据系列整合方法对于分布零星而且方法各异、气候变化信息量各异的古气候记录其实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捕捉大区域范围气候变化趋势转折点的时间信息,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博士生刘植在导师黄少鹏教授的指导下,收集整理了全球范围内的88条具有良好年代标尺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利用数据归一化和移动平均集成方法,重建了全球和南北半球尺度上22000至9000年前之间的气候变化过程。通过与利用南极冰芯最新建立的百年分辨率大气CO2浓度变化结果进行突变点识别检验和对比,发现末次冰消期发生初始变暖时间明显早于大气中CO2浓度的初始上升时间,表明大气CO2浓度并非是末次冰消期全球变暖的驱动因素,而是地球系统内部的反馈环节。在冰消期的中、后段,二者的时序关系显示出同步变化的趋势,反映了它们之间一种快速的耦合关系,可能与南大洋在将储藏在深海中的大量CO2释放到大气中的同时,也将海洋中的大量潜热交换至大气中有关。

上述研究工作以“Breakpoint lead-lag analysis of the last deglacial climate change and atmospheric CO2concentration on global and hemispheric scales”为题在国际地学期刊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在线发表。人居学院博士生刘植和黄少鹏教授分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金章东教授是该论文的合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开放基金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061821731515X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