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汉朝的监狱

汉朝的监狱
2018年06月01日 06:36 检察日报正义网作者:王吴军
原标题:汉朝的监狱

  

  

  

  “狴犴”是传说中的猛兽,古代监狱门上常画着其形状,故“狴犴”成为监狱的别称。

  夏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监狱。夏朝的监狱不叫监狱,而是叫“丛棘”,也称“棘丛”。棘是酸枣树的别名,这种树多生于山中和野外,开的是绿色的小花,椭圆形的叶子,茎上长着很多尖尖的刺,深秋时节,这种树的枝干老化,尖刺更加坚硬和锐利。夏朝的时候,为了惩罚战俘和奴隶,奴隶主就到山上砍来酸枣树,编成围墙,把囚犯关在其中,这就是最早的监狱了。

  商朝的时候,监狱逐渐发展,称为“牢”。《说文解字》说:“牢,闲养牛马圈也”,当时,为了防止奴隶逃脱,奴隶主用绳索把奴隶捆绑起来,关在“牢”内,不使其逃跑,“画地为牢”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周朝的监狱则多称为“圜土”,是因为“筑土表墙,其形圜也”,也称为“囹圄”,意思是让囚犯闭门思过,改恶为善。春秋战国,监狱称为“狴犴”。“狴犴”是传说中的猛兽的名字,因为当时在监狱的门上常雕画着“狴犴”的形象,故将监狱称为“狴犴”。“狴犴”多为石室。越王勾践就是被囚于吴国的狴犴之内的。秦朝的监狱逐步分为国家监狱和地方监狱,李斯和赵高均囚于国家监狱中。到了汉朝,监狱才真正被称为“狱”,而且,汉朝才开始把囚犯细化、分类,并把监狱的设置、管理以及对囚犯的惩罚和劳作提到议事日程。

  西汉时期,各地的郡县普遍都设有监狱,而且名目繁多,当时,全国约有两千座监狱,仅京城直属的监狱就有26座。京城的监狱主要囚禁将相大臣、郡县主官、宫中嫔妃、无赖、凶犯、强盗等。汉朝时,除了监狱的规格、体制、管理得到了发展之外,治理监狱的法规也逐步成形,如“优礼长吏”,就是说狱卒不得辱骂、殴打有罪的官员;如“颂系”,意思是宽容,也就是对老年的犯人和犯罪坐监的孕妇不得上刑;如“呼囚录囚”,就是那些含冤的囚犯可以上诉;还有“病给医药”“听妻入狱”“纵囚归家”“孕妇缓刑”等监狱管理法规,基本上奠定了后来中国古代监狱的管理基础。

  囚禁政治犯的监狱名为“廷尉诏狱”。所谓的“廷”,就是“平也,治狱贵干,古以为号”;“尉”当时是武官的名称,因为武官与狱官共制,故称刑狱之官为“尉”。廷尉诏狱就是廷尉按照皇帝的旨意管理的监狱,主要是囚禁将相大臣、皇亲国戚。汉朝的名将周勃曾率兵击败项羽,屡立战功,后来又与陈平合谋诛杀吕氏一族,立刘恒为帝。但是,在周勃归隐后,有人告他谋反,汉文帝将他逮捕,关押在京城的廷尉诏狱。周勃为人诚实,但他没什么文化,面对廷尉诏狱的冷墙铁壁,只是满腹无奈,一筹莫展。后来,周勃在狱卒的点拨下,传书薄太后,并让自己的儿媳、汉文帝的公主作证,最终幸免一死,官复原职。但是,周亚夫却未能幸免廷尉诏狱的灾难,他被定为谋反之罪,最终绝食身亡。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廷尉诏狱内更是腥风血雨,凡是和汉武帝政见不同的人,都被以图谋不轨的罪名下狱。其中,绝大部分为皇帝亲手交办的案件,关押人数达七万余人之多。除了廷尉诏狱外,当时还有上林诏狱、若卢诏狱、司空诏狱等监狱。淮南王刘安谋反被人告发后,被囚禁在上林诏狱。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汉朝已经有了女子监狱。汉朝的女子监狱是永巷和掖廷,这两个地方是单独关押女犯的监狱。

  永巷是当时皇宫内的一条狭长的小巷,起初,这里是宫内供宫女、嫔妃居住的地方。后来,随着宫廷争斗的深入,永巷就成了单独关押宫中女犯人的监狱。在永巷众多被关押的女犯人中,最有名气的也是受到迫害最深的,当属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戚夫人貌美如花,能歌善舞,为人随和,深受刘邦的喜爱。刘邦死后,戚夫人受到了令人发指的迫害。吕后先是下令将戚夫人关押在永巷,并剃去她的秀发,给她戴上脚镣、穿上囚服,罚她每天去舂米。由于思儿过度,戚夫人在永巷里写了一首《舂米歌》。谁知道这首原本是戚夫人思念儿子的歌曲,竟然惹得吕后下令,处死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又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断其手足,挖去眼睛,药熏其耳,药逼其哑,并把戚夫人关押在终日不见阳光的地下室折磨至死。戚夫人遭此酷刑,就连吕后的儿子汉惠帝都认为这实在不是人做的事。

  掖廷不仅是关押女犯人的监狱,而且,当时还设置了专管女犯监狱的官职,名为“掖廷令”。掖廷名为关押女犯人,其实这里关押的大都是政治斗争、宫廷之争的牺牲品,甚至是含冤入狱的。汉朝大将李陵抗击匈奴失败后,其家人全部入狱,他母亲被囚在这种监狱中。

  汉武帝在晚年的时候,他一方面将钩弋夫人的儿子立为太子,另一方面又无缘无故地将钩弋夫人关入在掖廷监狱中。对此,大臣都感到不解,汉武帝道出了其中的缘故:“子幼母壮,独居一处,岂不淫乎?”这真是可笑,原来汉武帝是怕钩弋夫人在他死后淫乱后宫。于是,钩弋夫人在掖庭监狱里不明不白地了却了她的余生。

  汉朝的时候,女子监狱除了永巷、掖廷之外,还有暴室,但是,都属于掖廷令管辖。暴室是拘禁和惩罚有罪的宫女、皇后、贵人的地方。这些女子受惩罚后,主要是在暴室这种监狱中为皇家做衣服做被子。由于漂染的纱布都要暴晒,故而将这种监狱取名“暴室”。汉桓帝是一个好色皇帝,他除了拥有三宫的女人外,还拥有宫女六千余人。对此,皇后很是不满,后来,汉桓帝受许贵人的挑拨,废了皇后,并将皇后打入暴室,皇后在暴室中郁郁而死。

  汉朝还有蚕室这种监狱,这是处罚宫刑囚犯的监狱。蚕室本是养蚕的地方,但是,这样的悠闲之地却与可怕的监狱联系在了一起,这恐怕是汉朝对于监狱的一大发明。蚕室原本是怕风的,受了宫刑的人也怕风,也需要像蚕室一样避风取暖,所以,汉朝就把蚕室转变成了监狱。

  汉朝的蚕室这种监狱还设有名为“蚕室署”的管理机构,负责处理宫刑囚犯的管理。当时,受到宫刑的罪犯,也就是“丈夫割其势、女子闭子宫”的男女犯人。宫刑这种刑罚在汉朝之前就已经有了,但是,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并单独对这种囚犯进行处罚和关押,却是首次。其实,宫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但是,从肉体上和精神上来说,这都是一种莫大的摧残和耻辱。很多的囚犯宁愿接受死刑,也不愿意接受宫刑,但是,有些囚犯为了自己的事业、前途或者家庭,也会忍辱负重地被迫接受宫刑,保住自己一条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因为李陵的事情向汉武帝进言,激怒了汉武帝,司马迁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后来,司马迁忍辱负重,在蚕室中完成了《史记》。

  汉朝还有一种监狱,名为“居室”,这是关押将军及侍卫人员的监狱。居室在汉朝署名少府,设狱,主要是关押部队的将领,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员。汉武帝时,将军灌夫因为得罪丞相田蚧而囚于居室之内。

  北军狱是汉朝守卫京城的部队设置的监狱。北军是汉朝的一支京城卫戍部队。主要是负责长乐宫的警卫工作。由于守护京城的任务繁重,而且守护之地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朝廷就在北军内设狱,称为“北军狱”。北军狱关押有罪的军人或在上书中忤逆皇上的官员。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曾任平通侯,迁中郎将,他平日里为人率直,很有文才,但是,杨恽也有几分骄奢,而且爱有意找他人的过错,甚至陷害他人。因此,满朝上下对杨恽很是厌恶,对他的告发之声屡屡不断,后来,杨恽被捕,关押在北军狱,按罪当斩,但是,皇帝念其才华出众,免去了他的官职,贬为平民。

  按说,失去官职和爵位的杨恽理应洁身自好,但是,他凭着自己的家产以及他和政界的关系网,不断地会见宾客,捞钱财,炫耀自己。于是,有人告杨恽无悔过之意,并造成了天上的日食。皇帝听后,非常恼怒地下令将杨恽再次关入北军狱。后来在抄家时,又发现杨恽给他人的书信,有大不敬之意。于是,皇帝下令将杨恽斩首,其他与杨恽关系较好的官员一律免官治罪。

  汉朝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监狱,名为“虎穴”,虎穴这种监狱是地牢,它是用来关押和惩治地痞无赖的地方监狱。汉朝的虎穴这种监狱筑于地下,也就是在地下挖一个洞穴,方形的,深数丈,虎穴的出口处有一个厚厚的石板覆盖,洞口有人看守。虎穴之内的通风状况和生活条件极差。因其形如虎口,故名“虎穴”。最早的虎穴属于长安县的一个地方监狱,也称“长安狱”。凡是在“虎穴”关押和接受惩罚的罪犯大都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的。当时,人们对“虎穴”谈之变色,近之腿软。

  汉成帝永始、元廷年间,皇帝汉成帝荒淫好色,不理朝政,长安城内狼烟四起,犯罪者屡禁不绝,而且胆大妄为,杀死官吏的事件经常发生。杀害官吏的亡命之徒备有红、黑、白三种颜色的弹丸,摸着红色的弹丸,就去杀武官,摸着黑色的弹丸,就去杀文官,摸着白色的弹丸,如果杀手反被官吏杀了,同伙就去为其主持丧事。当时,朝廷将官员尹赏调到京城任职。尹赏一上任就修筑了一座“虎穴”地牢,然后,根据群众举报,开始“严打”,将那些有劣迹、没户籍、穿奇装异服、持刀携凶器之徒,全部捕捉关押在“虎穴”中。尹赏亲自一一过堂,除个别无罪释放外,大部分的犯罪者被囚禁在“虎穴”内。由于人多拥挤,通风条件差,大多数的囚犯都闷死在牢中。这件事在当时震撼很大,京城的治安状况立即明显好转。

  汉朝的时候,还有许多的地牢。这些地牢多为地方监狱,由郡县设置,主要是为了关押和惩罚那些流氓、无赖,以及杀人放火、拦路抢劫等恶贯满盈的亡命之徒。地牢的条件简陋,但囚犯在这里难以脱逃。地牢内非常黑暗,通风不畅,空气污浊,关押在这里的犯人拥挤不堪,很多囚犯性命难保。因此,汉朝的那些犯罪者都对地牢不寒而栗,唯恐被关押在地牢中命丧黄泉。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