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更安全更智慧的“绿灯侠”来了!上海地铁第5000辆车上午首亮相

更安全更智慧的“绿灯侠”来了!上海地铁第5000辆车上午首亮相
2018年07月19日 11:10 新民晚报作者:新民
原标题:更安全更智慧的“绿灯侠”来了!上海地铁第5000辆车上午首亮相

图说:上海地铁第5000辆车在轨道交通北翟路基地首次亮相 地铁供图

  今天上午,上海地铁第5000辆车在轨道交通北翟路基地首次亮相,这也是上海第840列地铁列车。自7月5日运抵上海后,第一次在公众面前闪亮登场。因车头灯及车身带有2号线标志性的绿色装饰,全新的2号线增购列车,又被网友亲切地取名为“绿灯侠”。

图说:上海地铁第5000辆车在轨道交通北翟路基地首次亮相 地铁供图

  “‘辆’的概念相当于‘节’,由于上海地铁列车存在4节、6节、7节、8节等多种编组形式,1列地铁可能由4至8辆车组成,统计总数的时候,用‘辆’作单位,更清晰准确。”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新车部2号线增购项目经理董青解释了“第5000辆”和“第840列”的区别。

  经过后续联调联试,2号线今年新购的3列车预计年底上线运营,再加上2列“4改8”扩编新车,年内2号线将增投5列新车,均为8节编组,已有4编列车也将陆续扩为8编。目前,徐泾东站至广兰路站为8编,广兰路站至浦东机场站以4编为主,由于列车编组不同,乘客要在广兰路站换乘。董青透露,不久的将来,从徐泾东到浦东国际机场,有望一步到位,全线贯通,无需再中途下车。“2号线川沙停车场已完成改造,有能力停放8节编组列车,列车、供电系统、信号系统调试今年底也将完成,明年2号线有望全部开行8节编组列车。”

  截至6月底,上海地铁已有1、6、7、16号线和浦江线实施增能(含新线开通),今年下半年,1、2、3、4、5、9、11、12、13号线也计划增能。

图说:2号线车厢 地铁供图

  新车更安全、舒适、智能

  董青介绍说,今天亮相的“绿灯侠”虽然外表延续了传统的绿色,但内在却别有洞天,有多重改进和升级。

  安全性增强。车辆底架隔热隔火至少45分钟,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能为乘客争取更多逃生疏散时间。列车前后方向都配备了行车记录仪,摄像头的可视范围增大。车内摄像头数量也有增加,驾驶室从1个增至2个,客室则从3个增加到6个,且为隐藏式,默默地为乘客安全保驾护航。

  2016年上海地铁迎来第4000辆列车时,首次使用独立事故备份记录设备(黑匣子),记录牵引制动状态、列车运行模式等关键信息,有助于判别故障和追溯原因。此次新购的2号线列车,同样安装了黑匣子,而且模块达到IP68等级,防护级别明显提高。

 图说:LCD动态地图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人性化提升。车厢内配有变频热泵空调,更节能、舒适;车厢中部新增2套背靠背LED目的地显示屏;每节车厢配备6块LCD动态地图;车厢地面清晰划出了残疾人专用区域;在4节车厢端部还设置了腰靠,提升乘坐舒适性。此外,驾驶室木纹操作台、独立变频空调、脚暖等设计,也给司机提供了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智能化改善。车地无线通讯模块首次出现在2号线列车上,车辆运行、操作、故障等数据,都可轻松在车地间无线传输,实现远程监控、在线检测。此外,列车部分系统回路采用逻辑控制单元替代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拥有两路冗余和故障自诊断功能,可靠性明显提升。

图说:全新的驾驶室 吴越龙 摄

  明后年每年或增1000辆车

  从1993年5月28日1号线南段(锦江乐园站-徐家汇站)双线开通试运营,到2018年3月31日浦江线通车,上海地铁经历了多次飞跃式发展。目前全市轨交网络已有17条线路、395座车站,总里程673公里,单日最大客流量 1235.5万人次。

  伴随轨交运营里程的累积,车辆总数也在不断壮大,近些年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辆分公司新车部副经理高伟民,对下面这一连串数字倒背如流:

  2000年,上海地铁实现“零”的突破7年后,全市地铁列车保有量为270辆;2005年,第一次达到四位数,突破1000辆;2009年底,达到2000辆;2012年夏天,迎来第3000辆列车;2016年底,第4000辆列车落户9号线三期;今天,又迎来了第5000辆。

  上海地铁的新车购置和到位率持续加速。从0到1000,花了大约12年;从1000到3000,耗时7年;从3000到5000,缩短到6年;接下来从5000到7000,可能只需2年。高伟民透露,2019年,全市地铁列车预计将达6000辆,2020年有望突破7000辆。

  近些年来,轨交新线和延伸线不断开通,已有线路多次扩容,运能提升,列车间隔逐步缩短。高伟民介绍,2号线自2000年6月11日(静安寺站-龙阳路站)通车后,陆续向西延伸到中山公园和虹桥机场,向东延伸到张江高科和浦东机场。每次延伸都会增购新车,如世博会前夕延伸到浦东机场时,曾新购16列8节编组和16列4节编组列车。“现有53列8节编组和16列4节编组列车,客流量长期排名全网第一。乘客仍迫切期待候车时间再短些,列车数量还需进一步扩容,这也是此次2号线新购多辆列车的原因之一。”

  得益于新车增加,预计到今年底前,在高峰时段,2号线西段徐泾东到淞虹路行车间隔将从6分缩短到平均4分30秒,东段广兰路至浦东国际机场行车间隔也将缩短到平均4分30秒,运能进一步提升。

  请“专家会诊”解运维难题

  新车越买越多,维护保养任务也越来越重。“工作量激增与人手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集中体现在‘人车比’逐年降低。”车辆分公司维修三部副经理潘笑宇说,“2000年,我们10个人维护1列车;现在是3个人维护1列车;到2020年底,‘人车比’预计还会下降,变成2个人维护1列车。”

  他补充说,运维的另一个挑战是基地多且分散。上海轨交现有23个车辆基地,相隔最远的(11号线赛车场基地到16号线治北基地)直线距离近100公里,协调人力、物料及统一管理的难度较大,影响运维效率。为此,上海地铁积极求变,研发构建“车辆智能运维专家平台”,已在部分线路投入使用。

  平台由车联网系统、轨旁车辆综合智能检测系统和车辆维护管理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

  车联网系统像坐诊的“内科医生”,实时监控列车状态、跟踪信号、故障报警,借助车内多个传感器,在后台全方位展示车辆数据,已应用于9、12、13、17号线等线路。“国内外其他轨交线路也有类似功能,但上海的数据采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车辆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陈依新说。

  轨旁车辆智能综合检测系统像坐诊的“外科医生”,坚守在轨道旁,自动检测车体外观、车轮尺寸、车底关键设备温度等参数,及时发现故障,已在17号线朱家角停车场和9号线金桥基地投入使用。

  车辆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则有点像提供上门服务和远程视频问诊的“家庭医生”,借助移动点巡检和鹰眼系统,立体化采集列车数据;并通过工具和物料管理系统,规范车辆回库后的检修内容和流程。

  三位“医生”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将采集到的列车状态和维护数据,统一汇总到平台。此时的平台名副其实,开始“专家会诊”——利用大数据工具或算法,寻找最优的维修维护决策。陈依新介绍,平台投用后,人工检修的工时下降了近50%。由于设置了多项预警规则,已为17号线成功避免多起运营故障。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曹刚

 

  【延伸阅读】走过“四代”,上海地铁列车脱胎换骨

  自1993年1号线第1辆车开通,到第5000辆车今天亮相,上海地铁先后经历了四代列车,分别为“直流传动”列车、“交流传动”列车、“绿色地铁”列车和“智能地铁”列车。地铁车辆在列车技术、国产化水平、标准化水平和智能化等方面都有质的飞越。

图说:1号线自扩编(01A01车型) 上海地铁供图(下同)

图说:1号线自扩编(01A01车型)

  第一代:“直流传动”列车

  1993年,上海地铁从德国西门子引进的16列全进口列车在1号线开通运营。当时采用直流传动,客室配置定频空调、日光灯照明和木质地板,行驶主要靠司机操作,仅有简单的ATC防护系统辅助司机保障列车安全。此后,上海地铁列车开始一次次技术革新。

图说:310侧面

图说:310正面

  第二代:“交流传动”列车

  1999年,上海地铁从德国西门子引进01A03型电客列车,采用交流传动系统,拉开了第二代“交流传动”列车时代。不但传动方式升级,列车设计及国产化程度也有较大提升。2000年投运的3号线列车首次采用隔音性和防火性更好的铝蜂窝地板。

  上海地铁列车早期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工期进度难以控制。2005年,由西门子主导设计、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04A01型列车上线,上海地铁开始进入国产化时代。2008年,1号线既有列车直流传动改交流传动项目和6节编组改8节编组项目先后开展,标志上海地铁列车已不再依赖外方设计。

图说:04A02

  第三代:“绿色地铁”列车

  随着世博会的召开,上海提出“绿色地铁”概念,越来越多节能技术被运用到列车里。2011年,16号线列车采用节能性更好、效能更高的LED客室照明和变频空调技术。2015年,5号线增购项目列车采用更环保的水性漆和贴膜技术作为列车外饰方案。

  2012年的3、4号线增购项目中,国内供应商首次负责列车控制网络。第三代地铁列车的设计、生产和制造,均摆脱了依赖外方的窘境,平均国产化率超过75%。

图说:TSZ0757

  第四代:“智能地铁”列车

  从2016年起,上海地铁以17号线为契机,开始建设列车状态信息智能采集系统,收集车辆状态、视频及图像、环境信息及管理系统等多源异构数据信息;通过机车检修大数据云平台,存储、分析、处理海量数据;最终形成具有自动演进功能的闭环检修管理新模式。

  此外,上海地铁从10号线开始探索应用全自动驾驶技术。2017年,14、15、18号线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采购项目启动,上海地铁列车智能化迈上新台阶。在不久的将来,具备自动唤醒、自动发车、列车自检、自动休眠等一系列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列车将更普及,地铁列车运行不再依赖司机,真正实现无人化运营。

  与25年前的16列第一代进口列车相比,经历多次技术升级的上海地铁列车,早已脱胎换骨。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曹刚

我要爆料联系电话:021-22899999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