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最大创新作文大赛鼓励学生写诗:激发诗心,让想象力驰骋
著名诗人、翻译家树才给孩子们讲解诗歌写作。
以文为梦,不负韶华。作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作文赛事,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杂志共同主办的第13届课堂内外杯创新作文大赛(小学、初中组)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暨创新作文作家大讲堂8月6日在科学会堂举行。引发热议的是,大赛不仅让学生们比拼作文,还考写诗。
中高考不要求写诗并非歧视诗歌
“题目太出乎意外了,完全没有意料到会让我们写诗。”来自重庆荣昌宝安中心小学的郭钰玲说。
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本次试题由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课堂内外资深编辑等专家教授组成的命题评审委员会拟定,要求阅读三首中外古诗和现代诗,写一篇关于自然的作文和一首小诗。真实的体验、新鲜的表达、独特的感悟是评判的主要原则。
江西省上饶中学今年有三名学生入围全国总决赛,带队老师燕艳一直在考场外耐心地等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谈起本次作文考试让学生写诗,她也有自己的理解。“从国家这几年高考的方向来看,对古典诗歌越来越重视,高考三分之二的诗歌内容都在初中阶段学习,除了背诵还要学会赏析,所以我们日常也会教导学生写诗,在放松之余,锤炼文字,让学生展示真性情。总的来看,这次考试题目留给学生的发挥空间很大。”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贵良教授是大赛的评审委员之一,他认为,中考、高考不要求写诗,并不是歧视诗歌这一文体,而是诗词的评判标准不好统一,个人性观点较强,不利于考试公平。但中国本身就是一个诗词大国,有写诗的传统,课堂内外举办的本届创新作文大赛另辟蹊径,把写诗纳入比赛,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因为它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而且诗歌是一种更优美、灵动、简练的语言,也可以充分训练和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不过他也谈到,“在阅卷打分过程中,我们还是更偏重于考量学生文章的好坏。因为诗歌的难度对于中小学生确实较大,很多同学的旧体诗写得像打油诗,现代诗写得好的更少,能看到一两句好句子就很惊喜了。”
“孩子天然是诗人,我们就是要激发他们的诗性和诗心。”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柏华十分推崇孩子们写诗,她自己也翻译了很多国内外的诗歌和儿童读物。王柏华教授谈到,诗不是神圣的,不是所谓的诗人才能写诗,它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东西。在比赛这样的场合中让孩子们现场写诗,可能会让很多初次尝试写诗的学生认识到原来自己也是可以写诗的,以此激发他们写诗的热情和潜力,鼓励他们以更多形式进行自我表达,也能激励他们重视传统文化。
“今年大赛突出了诗文一体,题目非常好,把孩子们放入了最辽阔的时间、空间里面,任由他们的想象力驰骋。”对获奖学生的诗词作品,著名诗人树才也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他说,学生们的文字超越了他的想象,有很多精彩的句子令人印象深刻,有诗意,又有见地,比如:“自然是什么?自然是可以看的,可以听的,是可以触摸的。”“回溯到亚当夏娃,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自然被城市夺走了本真。”树才认为,诗歌是一种巧妙的语言,寄予着生命的情怀和无限的想象力,诗文之道就是发现和表达自由心,通过描述与世界的关系,发现真实的自己。他鼓励同学们,写诗作文不要给自己太多限制,要凭着一颗自由心,放飞想象力。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
“脑袋生锈了就变成了石头,玩木头人的孩子也变成了石头。钟不动了也变成了石头,如果世界定住了都变成石头。”
“张嘴巴,吃下太阳!闭嘴吧,吞下太阳!张嘴巴,吐出太阳!让太阳带着你的嘴巴,翱翔。”
8月6日,在第13届课堂内外杯创新作文大赛(小学、初中组)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暨创新作文作家大讲堂上,参赛的中小学生们听完著名诗人、翻译家树才先生的“什么是一首现代诗”的诗歌写作课,现场5分钟便作出了很多充满奇思妙想和童趣的小诗,令树才这个写过1000余首现代诗的大诗人也赞不绝口。
“什么是一首现代诗?你们多少知道一点,我是多少不知道一点。”树才讲诗,也是从李白的《静夜思》、骆宾王《咏鹅》讲起,谈到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台下学生们忍不住齐声背诵。“古体诗要求押韵、平仄、对仗,那么,现代诗与古诗又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小小地提问,引起台下孩子们叽叽喳喳一阵讨论。
“其实两者没什么不同,都是诗,只是现代诗形式更加自由随性。”他以巴西诗人卡洛斯·安德拉德的《在路的中央》、日本诗人金子美铃的《石头》举例,现代诗也有韵律和节奏,甚至可以用重复,让诗句充满力量。现代诗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00多年,胡适、徐志摩、戴望舒,他们的诗入了教科书,自然要读,但中国还有一大批出色的诗人,北岛、多多、芒克、顾城、海子……这些诗人的作品也只得同学们认真赏读。
树才说,诗歌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是空气、是尘埃,是星星发出的光芒。他向同学们朗读自己的新书《一位诗人的诞生》中收集的中外优秀现代诗,用7岁女孩致敬诗人严力《还给我》一诗的作品,传递着一种理念——孩子是天生的诗人。
“学习写现代诗,先要沉浸在一首好的诗里面,一个字一个偏旁去理解消化。”树才认为,模仿是最快的方式,学习《在路的中央》,你就可以写在讲台中央、在水中央......有无数种选择。写诗就是写自己的感觉,写自己的看见、听见,各种奇妙的想法。他介绍自己的写作经历,鼓励学生大胆写,甚至“乱写”。
“我曾经为指甲刀都写过三首诗。生活中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作为写诗的对象,写诗要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便是诗。一个字,也是诗。”
累积参赛中小学生1400余万人,用笔书写曼妙人生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联合主办,得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等38所双一流高校的支持。截至第十三届,大赛累积全国参赛中小学生1400余万人,参赛中小学校17000余所。
8月6日,第13届课堂内外杯创新作文大赛(小学、初中组)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暨创新作文作家大讲堂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729名中小学生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从全国2686所中小学校的96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来自重庆市育英小学的曹静晗、北京海淀实验小学的翟颢然、江苏盱眙二中的吴佳霏、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李沚璇等20名同学荣获特等奖,大赛还评选出一等奖80名,二等奖300名,三等奖若干。
大赛组委会还分别为10位对教学有创新探索的教师和10位对促进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的校长,授予了“创新成就奖”和“卓越贡献奖”,并对30所“创新作文教学示范学校”和100所“创新作文大赛基地校”授予了证书。特等奖获奖者吴佳霏表示,虽然学业紧张,仍会坚持对文学和诗歌的追求,用一支笔,写出与众不同的曼妙人生。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贵良教授代表命题评审委员会对此次参赛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了点评,他指出,选手们在陶渊明的人境徜徉,在王维的《鸟鸣涧》穿行,在艾米丽·狄金森的《自然》里感怀,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对自然遭受破坏的担忧,也有对自然的敬畏,遣词造句,得心应手。虽然诗文稍显稚嫩、矫情,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拓展,对于人与自然间的复杂关系,会有更深入的思考挖掘和更为人性的解读。
与此同时,8月6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及网络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从100余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1700余名高中学生参加了比赛。
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陈晓明教授指出,创新作文大赛是一场高水平的作文比赛,也是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作文赛事,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创作的激情。文章是一个人思想抱负的寄托,不仅是外界对作者的重要评判依据,更是自己赖以完成理想、改变世界的“正道”。他希望新一代青少年能够担负起文化发展的重任,积极提升文化素养,努力传承民族文化。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漆永祥教授认为,创新作文大赛希望学生发挥特长,用文字来抒发心情,“敢说、想说、大胆说”,写出青年独有的充满朝气的文章,不要老气横秋故作深沉。他希望青年写作要着眼于生活,着眼于社会,不要沉溺于厚重的历史,也不要空想未来。
以文为梦,不负韶华。作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作文赛事,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杂志共同主办的第13届课堂内外杯创新作文大赛(小学、初中组)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暨创新作文作家大讲堂8月6日在科学会堂举行。引发热议的是,大赛不仅让学生们比拼作文,还考写诗。
中高考不要求写诗并非歧视诗歌
“题目太出乎意外了,完全没有意料到会让我们写诗。”来自重庆荣昌宝安中心小学的郭钰玲说。
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本次试题由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课堂内外资深编辑等专家教授组成的命题评审委员会拟定,要求阅读三首中外古诗和现代诗,写一篇关于自然的作文和一首小诗。真实的体验、新鲜的表达、独特的感悟是评判的主要原则。
江西省上饶中学今年有三名学生入围全国总决赛,带队老师燕艳一直在考场外耐心地等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谈起本次作文考试让学生写诗,她也有自己的理解。“从国家这几年高考的方向来看,对古典诗歌越来越重视,高考三分之二的诗歌内容都在初中阶段学习,除了背诵还要学会赏析,所以我们日常也会教导学生写诗,在放松之余,锤炼文字,让学生展示真性情。总的来看,这次考试题目留给学生的发挥空间很大。”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贵良教授是大赛的评审委员之一,他认为,中考、高考不要求写诗,并不是歧视诗歌这一文体,而是诗词的评判标准不好统一,个人性观点较强,不利于考试公平。但中国本身就是一个诗词大国,有写诗的传统,课堂内外举办的本届创新作文大赛另辟蹊径,把写诗纳入比赛,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因为它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而且诗歌是一种更优美、灵动、简练的语言,也可以充分训练和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不过他也谈到,“在阅卷打分过程中,我们还是更偏重于考量学生文章的好坏。因为诗歌的难度对于中小学生确实较大,很多同学的旧体诗写得像打油诗,现代诗写得好的更少,能看到一两句好句子就很惊喜了。”
“孩子天然是诗人,我们就是要激发他们的诗性和诗心。”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柏华十分推崇孩子们写诗,她自己也翻译了很多国内外的诗歌和儿童读物。王柏华教授谈到,诗不是神圣的,不是所谓的诗人才能写诗,它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东西。在比赛这样的场合中让孩子们现场写诗,可能会让很多初次尝试写诗的学生认识到原来自己也是可以写诗的,以此激发他们写诗的热情和潜力,鼓励他们以更多形式进行自我表达,也能激励他们重视传统文化。
“今年大赛突出了诗文一体,题目非常好,把孩子们放入了最辽阔的时间、空间里面,任由他们的想象力驰骋。”对获奖学生的诗词作品,著名诗人树才也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他说,学生们的文字超越了他的想象,有很多精彩的句子令人印象深刻,有诗意,又有见地,比如:“自然是什么?自然是可以看的,可以听的,是可以触摸的。”“回溯到亚当夏娃,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自然被城市夺走了本真。”树才认为,诗歌是一种巧妙的语言,寄予着生命的情怀和无限的想象力,诗文之道就是发现和表达自由心,通过描述与世界的关系,发现真实的自己。他鼓励同学们,写诗作文不要给自己太多限制,要凭着一颗自由心,放飞想象力。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
“脑袋生锈了就变成了石头,玩木头人的孩子也变成了石头。钟不动了也变成了石头,如果世界定住了都变成石头。”
“张嘴巴,吃下太阳!闭嘴吧,吞下太阳!张嘴巴,吐出太阳!让太阳带着你的嘴巴,翱翔。”
8月6日,在第13届课堂内外杯创新作文大赛(小学、初中组)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暨创新作文作家大讲堂上,参赛的中小学生们听完著名诗人、翻译家树才先生的“什么是一首现代诗”的诗歌写作课,现场5分钟便作出了很多充满奇思妙想和童趣的小诗,令树才这个写过1000余首现代诗的大诗人也赞不绝口。
“什么是一首现代诗?你们多少知道一点,我是多少不知道一点。”树才讲诗,也是从李白的《静夜思》、骆宾王《咏鹅》讲起,谈到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台下学生们忍不住齐声背诵。“古体诗要求押韵、平仄、对仗,那么,现代诗与古诗又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小小地提问,引起台下孩子们叽叽喳喳一阵讨论。
“其实两者没什么不同,都是诗,只是现代诗形式更加自由随性。”他以巴西诗人卡洛斯·安德拉德的《在路的中央》、日本诗人金子美铃的《石头》举例,现代诗也有韵律和节奏,甚至可以用重复,让诗句充满力量。现代诗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00多年,胡适、徐志摩、戴望舒,他们的诗入了教科书,自然要读,但中国还有一大批出色的诗人,北岛、多多、芒克、顾城、海子……这些诗人的作品也只得同学们认真赏读。
树才说,诗歌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是空气、是尘埃,是星星发出的光芒。他向同学们朗读自己的新书《一位诗人的诞生》中收集的中外优秀现代诗,用7岁女孩致敬诗人严力《还给我》一诗的作品,传递着一种理念——孩子是天生的诗人。
“学习写现代诗,先要沉浸在一首好的诗里面,一个字一个偏旁去理解消化。”树才认为,模仿是最快的方式,学习《在路的中央》,你就可以写在讲台中央、在水中央......有无数种选择。写诗就是写自己的感觉,写自己的看见、听见,各种奇妙的想法。他介绍自己的写作经历,鼓励学生大胆写,甚至“乱写”。
“我曾经为指甲刀都写过三首诗。生活中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作为写诗的对象,写诗要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便是诗。一个字,也是诗。”
累积参赛中小学生1400余万人,用笔书写曼妙人生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联合主办,得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等38所双一流高校的支持。截至第十三届,大赛累积全国参赛中小学生1400余万人,参赛中小学校17000余所。
8月6日,第13届课堂内外杯创新作文大赛(小学、初中组)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暨创新作文作家大讲堂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729名中小学生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从全国2686所中小学校的96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来自重庆市育英小学的曹静晗、北京海淀实验小学的翟颢然、江苏盱眙二中的吴佳霏、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李沚璇等20名同学荣获特等奖,大赛还评选出一等奖80名,二等奖300名,三等奖若干。
大赛组委会还分别为10位对教学有创新探索的教师和10位对促进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的校长,授予了“创新成就奖”和“卓越贡献奖”,并对30所“创新作文教学示范学校”和100所“创新作文大赛基地校”授予了证书。特等奖获奖者吴佳霏表示,虽然学业紧张,仍会坚持对文学和诗歌的追求,用一支笔,写出与众不同的曼妙人生。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贵良教授代表命题评审委员会对此次参赛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了点评,他指出,选手们在陶渊明的人境徜徉,在王维的《鸟鸣涧》穿行,在艾米丽·狄金森的《自然》里感怀,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对自然遭受破坏的担忧,也有对自然的敬畏,遣词造句,得心应手。虽然诗文稍显稚嫩、矫情,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拓展,对于人与自然间的复杂关系,会有更深入的思考挖掘和更为人性的解读。
与此同时,8月6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及网络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从100余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1700余名高中学生参加了比赛。
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陈晓明教授指出,创新作文大赛是一场高水平的作文比赛,也是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作文赛事,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创作的激情。文章是一个人思想抱负的寄托,不仅是外界对作者的重要评判依据,更是自己赖以完成理想、改变世界的“正道”。他希望新一代青少年能够担负起文化发展的重任,积极提升文化素养,努力传承民族文化。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漆永祥教授认为,创新作文大赛希望学生发挥特长,用文字来抒发心情,“敢说、想说、大胆说”,写出青年独有的充满朝气的文章,不要老气横秋故作深沉。他希望青年写作要着眼于生活,着眼于社会,不要沉溺于厚重的历史,也不要空想未来。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蔡英文当局又做了一个蠢哭全世界的决...
- 【 军事 】 从美国向印推销萨德谈美印军贸对华影...
- 【 财经 】 那些卖掉北上广房子回老家的人后悔了...
- 【 体育 】 巴萨官宣签约比达尔 转会费达2100万欧
- 【 娱乐 】 甜!杨紫探班秦俊杰坐男友腿上撒娇
- 【 科技 】 皮皮虾App被指是内涵段子复活
- 【 教育 】 河南招办回应高考答题卡掉包:成绩无...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