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不婚不育的年轻人,是长寿时代的“老后破产预备军”?

不婚不育的年轻人,是长寿时代的“老后破产预备军”?
2018年09月07日 11:32 一财网
原标题:不婚不育的年轻人,是长寿时代的“老后破产预备军”?

关于老年生活,爱尔兰诗人叶芝那首著名的《当你老了》广为人知:头发苍白、睡意沉沉,在壁炉边看书,还有人“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老后破产:所谓“长寿”的噩梦》却撕开了社会暮年生活的另一面——曾经的啤酒公司职员、建筑公司老板娘、出租车司机……老后孑然一身,养老金不够用。为了省钱,他们或者与所有朋友断绝联系,或者生病舍不得就医,“万没料到,竟是这样的晚年”。

这本刚刚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新书,源于2014年9月,日本NHK播放的一档纪实节目《老人漂流社会——“老后破产”现实》。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日本,孤身生活的老人逼近600万,且约有一半人年收入低于生活保护标准。其中有70万老人接受政府生活保护,另外200多万老人只靠养老金生活,一旦生病或需要人照顾,经济上就会陷入困境。NHK制片人板垣淑子将这些老人的遭遇形容为“老后破产”,并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暮年生存状态。

“节目播出后在日本社会引发了震荡。因为鲜为人知的一面被记录了,日本人会想,苦涩的果实是否会落到自己头上。”旅居日本20多年、对日本社会有深刻观察和研究的东京《中华新闻》主编姜建强告诉第一财经。同样,简体中文版《老后破产》出版后也引发很多人的“老年危机”,首印1.2万册不到两个月就预订一空,目前已第二次加印。

姜建强说,现在中国社会老龄化加剧,年轻一代不愿多生的现象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尤其明显,“在最需要参照和借鉴国外做法的时候,推出《老后破产》的中译本,应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创业失败导致“老后破产”

83岁的田代先生租住在东京港区一幢有50多年历史的木制公寓里,房间只有10平方米左右。NHK记者探访时,年迈独居的他已经没有太多精力打扫卫生,门厅前脏衣服堆成小山,锅和碗杂乱地摆在洗碗池里。

“我自己一直认为都是认认真真地工作,可万没有想到,会成为今天的样子。”这是田代先生接受采访后说的第一句话,听得人心酸。因为年轻时喜欢画画,对穿着搭配也比较讲究,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然而,体面之下的晚年生活却非常窘迫,每月养老金约有6000元人民币,房租就得交3600元。除掉水电煤,再交完保险,剩下的生活费仅有可怜巴巴的1200元。

田代先生所在的港区是东京有名的高消费地段。为了省钱他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每月电费高达360元,他就故意拖着不交,几个月后电果然被停掉了。洗衣粉用光了也没有再买,而是用洗碗的洗涤剂来洗衣服。年轻时,田代先生喜欢和同事出去旅行,这些年他也主动断掉一切社交,只留下从前朋友们写给他的明信片和信做纪念。时间一久,朋友们自然也和他失去联系……

当然,如果搬到房租更为便宜的郊区,田代先生的经济状况会有所改善。但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就是,他每月养老金都花得干干净净,哪里还出得起不菲的搬家费呢?

“年轻的时候每天都很忙,每天都很开心,一直都在认认真真地工作。”田代先生完全未曾预料到老景如此凄凉。他在银座一家啤酒公司兢兢业业上了12年班,从普通职员做起,一直做到经营管理岗位。至今还保留着从前穿过的西服,那是他风光职场生活的见证,“一心扑在工作上,婚都没有结成”。想起如今独身一人,脸上难免浮现出落寞的表情。

从勤奋工作到“老后破产”,命运轨迹的彻底改变缘于中年创业失败。40岁后,他不甘于在啤酒公司干到退休,辞职开了一家小居酒屋。这次创业不仅花光所有的积蓄和退职金,还多了一笔借款。一开始,酒屋生意还不错,随着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不景气,生意变得难做起来,勉强支撑到50岁时终于倒闭了,随后便沦为“老后破产”的一员。

生活富裕也可能“老后破产”

田代先生的遭遇可能会让人觉得,年纪大了如果养老金比较少,要是再有其他收入或者存款,经济上的困难会相对小些。NHK的采访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一旦老人要不断动用积蓄来填补养老金不足,就容易陷入一种危机和焦虑。尤其在需要支付大笔意外开支时积蓄一旦不够用,照旧有陷入“老后破产”的可能。

80岁的菊池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年轻时条件颇为优渥,老伴幸夫先生有家建筑公司,她一边全职带儿子,一边帮他打理公司日常事务。1960年代,日本有私家车的人还不多时,幸夫先生就买了一辆车,闲暇时带着她和孩子到处自驾旅行,生活幸福而稳定。

没想到晚年时菊池女士的命运突然发生逆转。先是40多岁的独子突然去世,他一直忙于工作,同样没有结婚。5年后,悲伤过度的幸夫先生也去世了,留下菊池女士孤单一人。

“老公走后,经济方面的的确确是艰苦了。”菊池女士没有社会养老金,只能领金额不多的国民养老金。老伴在世时,两人每月养老金加在一起有近1万元人民币,还可以支付日常开支。老伴去世后,每月领到的国民养老金和遗属养老金加在一起只有4800元。菊池女士有严重的风湿病,心脏也不好,每月生活费和护理费一共要6000元,另外还有600元房租。如此一来养老金自然不够用,多出来的1800元必须动用积蓄。于是,走一米路都要花几分钟时间的菊池女士为了省钱,只好降低护理等级和减少护理人员上门照顾的次数,全靠自己艰难度日。

尽管日子过得非常小心,菊池女士还是难以避免地滑向“破产”。2014年9月初,摄制组进入后期制作,想向她核实一些情况时,发现她生病住院了。这次生病让菊池女士出院后必须提高护理等级,也意味着养老开支要进一步增加。积蓄所剩无几的菊池女士一下就被逼到“破产”境地。

“一点一点地,这像软刀子杀人一样啊。反正是要杀,干脆一刀杀了算了,不想长寿了。”菊池女士悲伤地说。

“老后破产”向中年人蔓延

“老后破产”只发生在银发族身上吗?NHK采访发现,“破产”现象有向年轻群体蔓延之势,很多中年人未来的老年生活,或许同样令人唏嘘。

住在东京都墨田区的一家人,就已经出现“老后破产预备军”。这个三口之家中,老夫妻俩分别有87岁和85岁,独子50多岁,问题就出在儿子身上。几年前他因为公司裁员失去工作,至今还在家做“宅男”,平时不和父母说一句话,一日三餐也不肯出来吃,母亲千代女士只好把饭菜放到他卧室门口。

“不清楚他想不想找工作,也不清楚他白天在干什么。”说起儿子,千代女士就一脸愁容。他靠着父母的养老金生活,失业后再也没有交过养老保险,如此下去老后几乎就领不到养老金了,“一想到我们死后儿子怎么办,就担心得要命”。

如果说千代女士的儿子老年生活不顺遂,完全归咎于他活得太“丧”的话,63岁的田则夫先生“老后破产”则是因照顾父母所致。也是单身的他曾是一家宠物店的老板,从小父亲早逝,全靠母亲一手拉扯长大。7年前,母亲老年痴呆症症状恶化后,他不放心请人照顾母亲,只好关掉宠物店。

田则夫先生的选择并非个例。节目中披露的数字表明,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近年来因护理老人而放弃工作的中年人,以每年10万人的数量剧增。

照顾母亲一年后,她去世了。年逾五旬的田则夫先生打算重回职场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工作。他投了几十份简历,长期在职介所出入,至今还是失业。他也曾经咨询过是否可以寻求政府的生活保护,得到的回复是等存款只有5万日元(约3000元人民币)时再去,“可只剩下5万日元的时候,万一得不到生活保护,那可就要倒毙街头了”。

对话姜建强:

长寿这个幸福社会的象征,将成为压垮老后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后破产”与房产关系太密切了

第一财经:你长期关注日本社会,可以从你的角度谈谈日本“老后破产”现象有多严重吗?问题的根源何在?

姜建强:以前都说日本老人有钱,银行的储蓄一大半都是老人的,有学者还认为,日本经济要摆脱通胀,市场要想办法让老人掏钱消费。现在出了“老后破产”,肯定很多人都会问,究竟哪种说法更接近现实?依我的看法,日本老人有钱这个说法并没有过时。东京都新宿西口有一家京王百货,里面都是针对银发族的高价商品,很多年过去,生意一直火爆,购物对象依旧是老年人居多,这表明日本老人消费不减当年。

之所以有“老人破产”和“老人贫困”的话题,在于一个社会总有最底层的人群,一个社会也会有不可预测的事态发生。NHK电视台抓住这个渐成社会问题的话题,当然有警示作用,促使人们思考日本社会结构在泡沫经济之后所发生的变化。因为“老后破产”在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在传统的大家庭组合下也不可能发生。发生的根源,从整个社会文化来说,肯定是社会活力不再而导致的副产品,也就是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所说的,低欲望社会中出现的“向内向下向后”倾向的结果。

第一财经:《老后破产》中出现的好几位老人都没有房子,房租占了养老金开支的很大一部分,才导致老年生活艰难。你曾在专栏文章谈过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对日本人购房观念的影响。不知道书中这些无房老人的出现,与日本楼市那段历史是否有关?

姜建强:“老后破产”与房产的关系太密切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确实影响了一批人的购房欲望。当时房价不断下跌,使得工薪族不敢出手购房,生怕一买就跌。以前就流行的买房不如租房的观念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当然这种观念与日本是个无户籍的移动社会,以及日本人有万物归零的无常观也有关。

另外,日本人还有一个“善变资产”的特点。一部分“老后破产”的人,在中年创业或就业时代可能也买过房产,但或许发生了各种不可预期的事态,如公司倒闭、借高利贷、被解雇、急于用钱还债等,只好卖出自己的住房,一直到老后都维持租房状态。

第一财经:《老后破产》中好几位“破产”的独居老人有着相似的经历,就是年轻时一心扑在工作上不想结婚。为什么“不婚”思想在日本那么流行?现在中国也有很多年轻人选择单身,他们应该如何未雨绸缪,才能避免“老后破产”?

姜建强:确实,日本已经进入一人主义的后性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在我看来就是:我不幸福,怎么向你描述幸福?我不快乐,怎么向你传递快乐?我不想结婚,怎么向你表达爱情?我不想上床,怎么向你献上玫瑰花?日本现在不婚不孕的年轻一代,几十年后都是“老后破产预备军”。因为独居老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存款,破产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老后破产》中的几位老人,之所以成为“无缘社会”中的一员,就在于年轻时没有结婚。照老人在采访时的说法,是当时一心扑在工作上,无暇结婚,造成老后的困境。这当然是一面的说辞,更主要的还与日本男人喜欢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样态有关。不结婚不等于没有性。日本到处存在的风俗店,为不婚男人提供了即便不结婚但也有性生活的可能。再加上日本社会不伦婚外情盛行,男人喜欢上已婚女性,会自己不结婚维持不伦关系。

中国的情况与日本稍有不同。即便选择单身的年轻人也在增加,但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本质来说是个家族社会。家族间的横向关联,即便是单身青年走向老年,也无法断舍。所以中国不是孤独一人的“老后破产”,而是贫困家族走向老后的“家族破产”。这种破产更可怕,因为它的牵扯面更宽广。

第一财经:年轻时存积蓄以备年老后使用,是一种普遍的养老观念。但在《老后破产》中,好几位有积蓄的老人拒绝接受政府的生活保护,宁可挣扎在破产边缘,也不肯动用积蓄。这是为什么呢?

姜建强:日本人的忧患意识是很强的,这个缘于风土的岛国性。地震、台风等天灾什么时候来都不奇怪,因此日本人在生出无常观的同时,也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去年,电视上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就说,手中是有点钱,但老后不安,时常告诫自己不能乱花钱。后来担任财务大臣的麻生太郎当时就说:“你都90多岁了,还有多少老后不安呀。”为此,他还被广泛批评。在我看来,他说得确实在理,但日本人就是这样想的。这种观念也令日本政府头疼,政府的经济政策也多次转向从老人的口袋里掏钱。

实际上,日本有着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些破产老人还拒绝政府的生活保护,是“不添麻烦”的国民精神在起作用,从不想给人添麻烦扩展到不想给国家添麻烦,比如日本至今依然有“护理老人是家属的任务”的社会风气。自己不能自立,伸手于国家,日本人对此并不生出羞耻心(难为情),而是生出不想添麻烦的想法,这与我们中国人想法是大不一样的。

中国也应当警惕“老后破产”

第一财经:书中还提到破产现象在往前推移。现在中国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普遍也进入晚年,中国也会出现类似现象吗?

姜建强:“老后破产”往前推移,就是中年危机的出现。过去日本人讲“一亿总中流”,这个“中流”就是我们讲的中产阶级。现在日本人讲“一亿总下流”,这个“下流”讲的就是“老后破产预备军”——日本的中年人。表面看,日本就业率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高的,接近100%,但非正式雇用占了很大一部分,这就为“老后破产”埋下祸种。

另一方面,现在日本提出“人生100年时代”的口号,这固然是长寿优遇的一面,但日本政府又不断测试舆论,放出60岁退休、70甚至75岁领养老金的消息供人议论。这反映了日本在社会保障方面有巨额资金缺口,想用延缓发放养老金来填补缺口。退休后10年甚至15年拿不到养老金,老后生活有不破产的吗?

联想到中国,独生子女一代步入中年,父母进入老年,很多人都关心他们是否会步日本后尘。我认为国情与文化不同,还是有差异的。独生子女的父母一代虽然进入了老年,但很少听到有“老后破产”的,相反,这代老人中有活跃的“广场舞大妈”,他们还很自觉自愿地带孙子孙女。亲情与血缘以及延伸而来的啃老与心甘情愿地被啃老,依旧是中国社会每个家庭的框架结构。这个结构最大的好处就是抗震能力强,度过危机的灵活性也强。不过再放远点看,这种以亲情与血缘为基础的结构,总有一天会趋向松懈并瓦解。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一般而言后来者很难绕过。

第一财经:NHK这档节目播出后在日本反响如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姜建强:节目播出后,在日本社会引发了一些震荡。因为鲜为人知的一面被记录被传播了,日本人也在体验这苦涩的果实是否会落到自己的头上。但大多数日本人似乎心知肚明,老后这样的凄惨,与年轻时候的作为没有一点关系吗?吃喝玩乐、享乐人生,是日本年轻人的一大特点,人生无常使得他们较早就懂得如何善待自己的人生。当然日本政府看到这样连续性的负面报道之后,也开始积极探讨解决之策,比如如何更宽泛地促进老年人再就业市场,如何更多地引进外国人护理人员,以便解决护理人手不足以及高额护理费问题等。

第一财经:中国社会老龄化情况也在加剧,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老龄化问题更是严重。在你看来,《老后破产》中揭示的问题,有哪些是值得中国社会重视的?或者说,本书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何在?

姜建强:长寿这个幸福社会的象征,将成为压垮老后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方面是令人羡慕的长寿,一方面是高寿带来的不堪负担。中国也正面临这个严峻的问题。整个社会老龄化加剧,年轻一代不愿多生的风潮,特别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更显突出。

《老后破产》对中国的启示是,这绝非他国之事,而是步入高速经济增长的国家都要面临的问题。尤其中国人口基数大,贫富差异大,“老后破产”的两大前提条件都已具备。如何调整和充实中产阶层的生活状态,如何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的量与质,如何打造老年人再就业市场,如何完善老年人消费市场等方面,在书中都能得到一定的借鉴。

《老后破产》

[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7月版

责编:李刚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破产姜建强菊池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