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迎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丨未来的AI精英,上海“全速”培育

迎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丨未来的AI精英,上海“全速”培育
2018年09月16日 10:20 新民晚报作者:新民
原标题:迎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丨未来的AI精英,上海“全速”培育

图来源/视觉中国

举世瞩目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倒计时1天。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热切期盼“AI智慧”在黄浦江畔尽情激荡的人们中,有一群特殊的“专业观众”——在上海规模日渐壮大的AI(人工智能)研究者、未来从业者。

据媒体报道,我国AI人才缺口目前超过500万人,应用层面需要大量技术研发者、工程师,学术领域需要一批能实现自主创新突破的研究者。根据国家战略目标,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正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上海具有先发优势,在AI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早已行动起来。

AI研究重镇

在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一次关于人工智能的深度思考论坛上,来自学界的专家形成共识:人工智能的理论突破才是具有颠覆及能量的谜题,才将是引领和改变世界的关键。应用层的创新层出不穷,无论是“BAT”巨头还是商汤、依图等新兴的AI科创公司都为先进的AI技术现实落地找到了突破口。但是,有关人工智能更大量级的、代表前沿性的科学探索主体依然在高校。

本周,上海交大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认证,这标志着上海交大打造人工智能跨学科研究高地建设的计划正式开启。根据认证专家组意见,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实验室以新一代机器学习、智能感知认知、人工智能芯片、大数据智能分析为研究方向,处于该领域科学发展前沿,符合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规划布局和学科发展需求。今年初揭牌成立的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已拥有一支50人左右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已有14篇论文被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顶级会议(CVPR2018)接收,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牵头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首批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

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去年成立,今年获批建设智能机器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集聚了一批以国际知名专家甘中学院长为代表的世界机器人研究的顶尖人才,致力于突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等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此外,复旦大学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普世化,聚焦类脑智能算法、重大脑疾病智能诊疗、类脑智能芯片、类脑智能工程实现等领域的重大原始突破,今年拟领衔承担上海市全球科创中心亿级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基础应用转化研究”。

无独有偶,沪上多所学校也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开展AI领域的科研和教育。例如,华东政法大学成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开展AI法律研究等。

AI后继有人

这个学期,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和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新增2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据上海财大教授葛冬冬介绍,新专业以“新工科”引导,在传统统计学习上结合更多基础算法能力、软硬件一体化思维培养,同时极强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金融科技课程的多个案例,让学生熟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优化建模在金融业中的应用。

在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试点班已开始了大数据智能、机器智能、媒体智能等本科专业方向,并已经向教育部申报了人工智能备案专业。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还创建了吴文俊人工智能荣誉博士班,实行国内外双导师制,培养一批具有宽阔视野、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AI领域领军人才。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酝酿在金融硕士项目下新设立“金融学-科技金融”培养方向,也将于明年迎来首批学生,他们在系统学习金融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基础统计与机器学习等课程。

今年复旦在技术大类和自然科学大类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方向,开展人工智能专业教学试点,明年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将正式招生。该专业学生可以选择“智能科学”、“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设计”与“智能芯片设计”四个方向作为专业,同时交叉选修其他方向的主干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领衔编著《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高中课堂今年已在市西中学开课。

沪上AI产业界也纷纷推出人才培养计划。人工智能企业思必驰、人工智能基金驰星创投及富士康等共同发起“预见大学”,联合50余家AI企业共同打造,联合培养及输出实操型及管理型AI人才。这项计划落户上海,要做AI企业和人才的精准匹配者。负责人管乐说,预见大学除了针对企业聚集资源,重点为企业培养、发掘首席知识官,为企业建立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也为企业管理者赋能,打造AI时代的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针对技能型人才的提升需求,量身定制课程。

可以预见的是,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带给上海的热情、智慧与财富,不止未来三天。对于未来的AI精英们,这会是成长路上的重要路标。明天起,让我们畅谈AI!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我要爆料联系电话:021-22899999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