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聚焦紫金文化艺术节|黑暗中的微光,灵魂在跳舞……舞剧《记忆深处》再现民族苦难记忆

聚焦紫金文化艺术节|黑暗中的微光,灵魂在跳舞……舞剧《记忆深处》再现民族苦难记忆
2018年10月19日 21:49 新华报业网
原标题:聚焦紫金文化艺术节|黑暗中的微光,灵魂在跳舞……舞剧《记忆深处》再现民族苦难记忆

  

  ”现在58年过去了,皱纹已经掩盖了刀痕。在我年轻的时候,我脸上的这些刀痕是明显而可怕的。“在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中,记录了这位叫李秀英的幸存者,当年怀有身孕的她在与日本人的搏斗中身受37处刀伤,但却坚强地活了下来……

  

  

  寂静的剧场,在舞台上的微光中,舞蹈演员用灵魂起舞。作为2018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舞台剧目之一,原创民族舞剧《记忆深处》今晚在南京紫金大戏院上演。舞台布景上下两片犹如一本打开的书,和主角张纯如作为南京大屠杀的记录者、研究者交集连接,让观众从身处绝境的人们守望相助看到无数超越个人情感的大爱。

  

  

  舞剧是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直接面对现场观众。《记忆深处》的舞蹈语言写意,但表达的情绪确实饱满锋利。演员情绪饱满,动作极具张力,将内心的感受如利剑一般,直刺人心最深处。

  这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舞剧,主演唐诗逸的动作灵动飘逸,举重若轻。无论是主要角色还是群舞,技术与肢体几乎无可挑剔,极富张力。然而对于观众来说,此刻舞蹈上的技巧已经不再是关注点的首位,舞蹈本身也只是一个载体,每个人所关注的,所感受的都是那一段悲痛的历史,是那些铭刻在“记忆深处”的痛与殇。

  

  

  

  该剧由佟睿睿担任总导演、编剧,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舞剧团演出。佟睿睿曾是另一部舞剧《南京1937》的导演。经过12年的沉淀,当她再次面对这段历史和题材时,她选择了一种更深沉、更内敛的表达。

  《记忆深处》不以“美”为前提,而是以“真”为前提。

  

  

  

  该剧从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探寻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角度切入,呈现了大屠杀期间救护者(以拉贝和魏特琳为代表)、幸存者(以李秀英等人为原型)、日本兵(以东史郎等人为原型)的际遇与选择,令大屠杀的亲历者和记录者、研究者展开对话,表达了人们对历史的追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不同人物的不同侧面,彼此独立又相互印证。他们像一个个镜面,折射出历史的真相。“我脑海深处人物的底色,拉贝们是可敬的,魏特琳们是虔诚、李秀英们是勇敢的、东史郎们是诚实的、张纯如们是执着的,还有那日本右翼们是可憎的。在南京大屠杀的光谱下,透过30万冤魂的呐喊和刽子手的残暴,每个人都混合出不同的生命质感。”佟睿睿说。

  

  

  佟睿睿认为,作为一个民族苦难的记忆,理应有更多的艺术作品出现在舞台上。用艺术的方式告诉更多人,我们民族曾经经历过什么样的灾难,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现在、面对未来。

  

  

  出演张纯如的是中国歌剧舞剧院著名青年舞蹈家唐诗逸。“在舞台上,我就是张纯如”,作为90后的艺术工作者,唐诗逸创作之前阅读了《拉贝日记》等大量相关资料并深受震撼,她在后半部的表演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演到高潮处多次汗水与泪水同时滴落,情绪与人物命运融为一体。

  空间转换与影像投射共同构成的舞台设计,形成如在虎口,殛被吞噬的视角效果,令人明知即使身处何时何地,却如同被拖入历史的漩涡,感同身受。痛苦、恐惧、愤怒、无力,种种情绪交织于心头,对罹难同胞的悲悼,对救助者的感激、对侵略者的痛恨、对张纯如的敬佩,对人性中善的赞扬与恶的痛恨……最终汇聚为直刺心灵最深处的一滴眼泪。

  交汇点记者陈洁

  摄影:郎从柳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