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原创舞剧《记忆深处》亮相上海大剧院:黑暗中寻找光明,从历史看向未来

原创舞剧《记忆深处》亮相上海大剧院:黑暗中寻找光明,从历史看向未来
2018年11月10日 07:06 新华报业网
原标题:原创舞剧《记忆深处》亮相上海大剧院:黑暗中寻找光明,从历史看向未来

  交汇点讯  低沉肃穆的乐声响起,时光又回溯到1937年,那个南京最冷的冬天。眼前的舞台简洁到只有上下两片布景,像一本缓缓打开的旧书,又像一张择人而噬的巨口。凄凉昏暗的黑白色调无言地诉说一幕幕惨痛记忆,女主角“张纯如”身着一袭白衣穿行于舞台之上,打破历史的时空,引入南京大屠杀亲历者们的回忆……

  11月9日,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和江苏省舞之魂艺术剧院共同演出的舞剧《记忆深处》亮相上海大剧院,参演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江苏文化周。作为江苏代表剧目,《记忆深处》一改舞台剧线性叙事的传统,以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探索南京大屠杀惨案为线索,勾连起多位惨案亲历者的回忆,从不同的“片段”、“散点”合力指向历史的真相,体现出丰富的当代艺术特征。今年10月,该剧从37部参赛剧目中脱颖而出,入围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终评。

  “在和平年代生长的人们固然不能真正地感受到往昔的伤痛,但这并不意味着南京大屠杀就只能变成简单的五个汉字和一个年份。”对于《记忆深处》的编导佟睿睿而言,1937年的南京是她的难舍的创作情结。12年前,当时作为中国歌剧舞剧院最年轻的编导,她以独到的视角将《南京1937》搬上舞台,如今,佟睿睿和她的团队又以全新的方式让这段民族最苦难的记忆重回舞台。“在剧中,我们不再尝试去进行叙事,而是作为旁观者,将视角聚焦人物本身,由张纯如连接起他们对这一特定历史事件不能释怀的记忆。”虔诚的魏特琳,可敬的拉贝,勇敢的李秀英,还有诚实的东史郎……每一个人物不同的视线和初衷相加起来,指向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和整体面貌。

  舞剧是用肢体语言“讲故事”的艺术。在《记忆深处》的舞台上,著名青年舞蹈家唐诗逸用饱满的情绪和富有张力的动作再现了作家张纯如的心路历程。随着上下翻飞的手指和嘀嘀嗒嗒的打字音,跳跃的文字咆哮着难以抑制的愤怒和痛苦,也倾诉着浩劫中人们互帮互助的勇敢和善良。唐诗逸坦言,在出演之前,她阅读了《拉贝日记》等大量相关资料,“为什么张纯如的书写如此震撼人心?我认为,力量源于她所看到的一切。在舞台上,我就是张纯如。”

  佟睿睿颇为感慨地说,今天恰巧是作家张纯如的忌日。“在14年前的11月9日,作为南京大屠杀的一位当代牺牲者,张纯如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今天《记忆深处》在上海演出,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记忆深处》没有血腥,没有愤怒,留给人们的是更加深沉的思考。“观众看完这个剧,不一定会感动得流泪满面。我希望《记忆深处》留给他们的是隐隐的痛楚、感悟和希望。”佟睿睿说,《记忆深处》是对张纯如的致敬,是对罹难于战火和屠杀的同胞的祭奠,是向曾经伸出过援手的国际友人表示谢意。“舞者用灵魂的舞蹈展现出直抵心灵的人性之光,并不是为了传递仇恨。记住黑暗是为了看到光明,回顾历史是为了看向未来。”

  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摄影 郜炜磊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