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探秘南京“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噪声、扬尘、违规渣土车将无所遁形

探秘南京“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噪声、扬尘、违规渣土车将无所遁形
2018年12月21日 16:31 新华报业网
原标题:探秘南京“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噪声、扬尘、违规渣土车将无所遁形

  交汇点讯工地噪声扬尘超标、夜间违规施工、渣土车违规运营将被一个“智慧大脑”进行24小时全面监控,所有不合规范的操作都将被实时“抓个现行”,并发出预警督促整改。在12月21日举行的南京市城建集团公众开放日活动中,记者探秘南京“智慧工地”监管平台,该平台将于2019年元旦前后全面上线运行。

  一提到工地,你是否就会脑补出漫天飞扬的尘土、轰隆作响的噪声、杂乱无章的建筑材料?在南京青少年宫项目施工现场,记者却看到不一样的场景:工地门禁采用的是人脸识别技术,工人“刷脸”即可进出工地,一侧的液晶屏上实时显示“钢筋工45人、架子工15人、塔吊工5人、木工55人”等信息;工地车辆进出口有自动冲洗台,渣土车进出都要“洗个澡”,并留下数据记录;整个工地设有自动喷淋系统,一旦扬尘超标发出警报,就进行自动降尘处理;工地各个出入口甚至塔吊上都装有摄像头,而这一切,都连接进了“智慧工地”监管平台……不久后,南京大部分工地都将经过这样的高科技、数字化“升级”,受到“智慧工地”监管平台的统一管理。

  据南京市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的工地监管是多部门、碎片化的人力监管,需要很多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或抽查,“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则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向着共享、开放、统筹、协调的模式转变,除了城建集团,建委、环保、城管等部门也能同时共享数据,让建设工程的监督与管理更为高效和有针对性。

  比如通过对工地现场的24小时视频监控,平台就可以运用数据分析和图像识别技术,辅助监测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作业、设施维护,连现场人员不佩戴安全帽、违规车辆出入工地等现象也都能被及时发现并存贮在系统中,突破了传统管理方式中因工地项目多、距离远、分布范围广等难以监管的瓶颈。

  比如工地噪声标准是白天70分贝,夜间55分贝,连接监管平台的智慧工地,一旦噪声超标,平台就会收到自动报警,而环保部门也会立即收到共享数据,进行监管处理。夜间违规施工监测可以对不审批夜间违规施工的现场拍照取证,保存视频信息实时上传平台,为监管部门查处提供数据支撑。扬尘监测与自动喷淋系统则能通过健康检测设备采集施工扬尘数据并上传平台,当检测数据发生异常时,平台发出预警或报警信息,实时自动喷淋降尘,同时提请现场整改,并储存预报警记录,定期形成数据统计分析表,实现工地差别化管理。

  此外,监管平台还可利用视频监控和车牌号识别技术,结合车辆GPS数据,随时查看渣土车、水泥车等车辆出入工地情况,车身是否冲洗、是否整洁,都能得到及时反馈,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源和安全风险源。

  “智慧工地”监管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则能实时获取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进度信息、过程记录等,实现对工程建设全周期的管控,形成一个政府智慧监管、法人智慧建设及现场智慧工地三层架构的智慧建设平台。

  交汇点记者蔡姝雯摄影者刘莉通讯员张明西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