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布和朋友逛展,突然看到组作品。
小布说:“这不是南京云锦嘛。”
朋友说:“这明显是西方风格,你看,很像洛可可艺术,怎么可能是南京云锦。”
到底谁才是对的?创承空间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主办
17世纪,中国正处明朝,织锦工艺日臻成熟,形成了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也就是此时,南京云锦被明朝使节带到了西方。19世纪,经过200多年演变的云锦花样又跟随外国洋教士回到清朝皇廷,进入宫廷图谱。 所以从外表看,这幅云锦的花样类似西方的曼陀罗花,但实际上,它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缠枝元素,结构连绵不断,蕴含生生不息的东方哲学思想。技法上,则使用了南京云锦的“妆花”织造技艺,纯手工制作。
那么今天
我们就来聊聊南京云锦~什么是云锦,
就是给彩霞做的衣服咯。
南京云锦的历史
东晋末年,刘裕灭后秦,将后秦的百工迁到南京,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带到南方,丝织业像火箭一样迅速发展。云锦常用的图案格式有团花、散花、满花、缠枝、折枝、蝙蝠、牡丹、鱼、石榴、桃、龙、凤、麒麟、江崖、海水、如意云等等。
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朝廷在秦淮河畔的斗场寺附近设置锦署,史称“斗场锦署”,锦署标志着云锦正式诞生。如此算来,南京地区的丝织业已有1600年历史。
史学界这么划定年份是有原因的:后秦百工中的织锦工匠是继承了两汉、曹魏、西晋以及“十六国”前期的织锦传统技艺,而“十六国”前期的少数统治者尤其钟爱织金锦,这正是云锦的主要特征之一。 到了元代,蒙古人对金装饰的织物非常感兴趣,大量生产“纳石失”(就是一种贵重的织金锦,叫波斯金锦),他们用真金妆点官服,使得“织金夹银”的云锦脱颖而出。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南京设立专门为元朝皇室和百官织造缎帛的“东、西织染局”。古代云锦残片
明清两代继承元代传统,
在南京建立官办织造机构。
明代在南京设立的官营织造机构有南京内染织局(南局)、南京供应机房、南京神帛堂等。在技艺上,明代发展了“妆花”织造技法(“妆花”是南京云锦其中的一种技法,下文详细介绍),并将其运用到纱、罗、绸、绢、绒等不同质地的织物上。皇帝一件龙袍,基本要耗费两年时间。云锦《一品官鹤补》局部云锦博物馆供图
清代,南京云锦业发展到鼎峰,官府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局(署),织造的重点基本都是大红蟒缎、大红缎、片金、折缨等高档织物,是御用织缎的主要织造部门。 官办织造机构发展得好,民间织造业也没闲着。有资料显示,丝织业兴盛时,南京有30多万人以丝织相关产业为生,年产锦缎上百万匹,造就了当时南京最大规模的手工产业。至今,南京仍在沿用与云锦业相关的老地名,如绒庄街、颜料坊、红花地、踹布坊等。
插一句:过去人丝织染色主要用植物染料,比如黄柏、姜黄、苏木、槟榔、红花等,南京的红花地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南京云锦又被称为“天衣”,专为帝王将相、王妃公主们做服饰,自然有着鲜明的宫廷文化烙印。图案布局饱满丰盈,黄色、正红、石青等大色块冲撞在一起,金碧辉煌。
想想也是,帝王站在高高的远处,君临天下,他想要的是所有人一眼就望见他,风乍起,依然气势恢宏、风度不减。风月分将秋一半。
昨夜月明今夜满。
有人笙鹤御风来,玉绳转。
银河淡。
凉入天孙云锦段。
——南宋诗人洪咨夔《天仙子》词赞得就是灿若云霞的云锦 南京云锦为什么珍贵?
提到云锦,很多人以为只是一种技法,其实呢,云锦分织金、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其中“妆花”是云锦织物中色彩最华美、配色最丰富的织物。 南京手艺人圈里流传一句话,“跑马看妆花”。骑在奔驰的马背上看妆花织物,只能是一瞬间的工夫,想要立即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和美的感受,当然是靠色彩的冲击啦。时代发展到今天,“妆花”这种独特的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化机器替代。 一来是原材料娇嫩,“妆花”很多使用的是孔雀羽线和扁金线,前者是鸟的羽毛,后者是牛皮纸与金箔捻成的线,很容易因为无法控制力度,把线扯断。标出为孔雀羽线,其余为绒线
二来在于独特的织造工艺——逐花异色(也叫通经断纬),这就解释了云锦为啥能颜色这么丰富。
织造时,纵向的经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横向的纬丝根据图案花纹跟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图样变一色就要换一色梭,花纹就是通过不同颜色的丝线梭子往返交织而成,所以从云锦的背面可以看到很多“断开”的线头。可以看出,云锦的背面并不平整
也正是如此复杂的工艺,一幅云锦可以配上不同种的花色,这是机器做不到的。机器上色依靠一层一层的布料覆盖,所能达到的颜色上限约是8色,而对于“妆花”来说,一幅成品有100多色也不成问题,并且能达到色彩的浓淡、层次和节奏。水红、银红配大红;
葵黄、广绿配石青;
藕荷、青莲配紫酱;
玉白、古月配宝蓝;
秋香、古铜配鼻烟;
银灰、瓦灰配鸽灰;
枣酱、葡灰配古铜;
深、浅古铜配藏驼......
云锦配色的奥义都在这里。
复制万历皇帝龙袍的故事
1958年,定陵文物出土,万历皇帝的龙袍备受瞩目。出土后,龙袍在短时间内碳化,过去的颜色几乎无法辨认,有些地方还有破损。
这件龙袍的全名叫“孔雀羽织金妆花柿芾过肩龙直袖膝栏四合如意云纹纱袍面料”,文物专家后来在这些龙袍料的腰封上,查到它出于江南织造,确定了龙袍料正是南京云锦的巅峰之作。于是龙袍的复制工作就落到了南京云锦研究所(全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身上。明万历红地如意云纹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
云锦博物馆供图
复制工作有多难?
龙袍使用了大量金线和孔雀羽。
首先要把金块制成金箔,两人相对而坐,轮流举锤,经过3万多下的锤打,把一块厚重的黄金,变成轻如鸿毛的金箔,再把金箔粘在一种特殊纸张上,压紧抛光,最后裁成条,剥出金线,和蚕丝相互缠绕,捻搓成金丝线。
至于孔雀羽,从云南等地收集孔雀掉下的羽毛,然后把羽毛拿回南京,叫人一根根地用手工捻成线,整个龙袍复制所需孔雀丝线长达300多米。
1984年,历时5年复制的万历皇帝妆花纱龙袍终于下机,传世稀珍原貌重现人间。岁月在双手留下斑驳的印记,
触摸这些沉默无言的木机,
仿佛是与和未来进行了一跨越时空的交流。
一生痴绝,成就好手艺
一件云锦,从图案设计,到最后织成产品,生产工序极为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部分,即纹样设计、挑花结本、造机、原料准备、织造。木梭
纹样设计:要织一个纹样,首先要把小图放大成大图,再填上颜色,然后在图案上打上一个个小格,称为意匠本。
挑花结本:用结绳记事的办法,将图案结成一团团纱线,这个过程很像是计算机编程。花本程序好似密码,蕴藏在这一个个绳结之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承人郭俊
准备好原材料:云锦的主要原料是蚕丝和金线、银线,根据图案需要还需要用到各种鸟兽羽毛如孔雀羽线等。
造机和织造离不开大花楼机,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这种织机,它算得上古代织锦的“活化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承人周双喜
造机是将所需要的经丝按要求安装到织机上,打范子、范子吊装、柱脚准备、数丝、引纤、拾绞、捞筘等。
织造时,上下两人在织机上配合操作,楼上的那位根据花本要求,提起经线;楼下织手对织料上的花纹妆金敷彩,抛梭织纬。
一根纬线的完成,需要小纬管多次交替穿织,自由换色,工艺十分复杂,上下两人配合,一天能织5—6厘米,所以云锦有“寸锦寸金”之说。手工妆花云锦面料 云锦博物馆供图
周双喜说,有人把“挑花结本”叫做计算机的“二进制”算法。画工是产品设计师,“挑花结本”的艺人是程序编写员,织工运行程序,而织机是“3D”打印机。织工们要“打印”出皇帝的这件龙袍,需要运行“挑花结本”编出的100多万个程序。 看着满头白发的郭俊老师一点一点地绘制图样,小布问,到了今时今日,这些老手艺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它能让人保有创作的热情和灵感呀。”70多岁的郭俊说,做了40多年的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生活为什么离不开手工艺?
机械是冰冷的,
手工艺是有温度的。
这种温度不仅体现在创作者心手一体的传递中,
更存在于创作者与使用者贵乎心知的神交中。
摄影:李丹
原标题:《1600年,织就南京云锦》
小布说:“这不是南京云锦嘛。”
朋友说:“这明显是西方风格,你看,很像洛可可艺术,怎么可能是南京云锦。”
到底谁才是对的?创承空间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主办
17世纪,中国正处明朝,织锦工艺日臻成熟,形成了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也就是此时,南京云锦被明朝使节带到了西方。19世纪,经过200多年演变的云锦花样又跟随外国洋教士回到清朝皇廷,进入宫廷图谱。 所以从外表看,这幅云锦的花样类似西方的曼陀罗花,但实际上,它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缠枝元素,结构连绵不断,蕴含生生不息的东方哲学思想。技法上,则使用了南京云锦的“妆花”织造技艺,纯手工制作。
那么今天
我们就来聊聊南京云锦~什么是云锦,
就是给彩霞做的衣服咯。
南京云锦的历史
东晋末年,刘裕灭后秦,将后秦的百工迁到南京,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带到南方,丝织业像火箭一样迅速发展。云锦常用的图案格式有团花、散花、满花、缠枝、折枝、蝙蝠、牡丹、鱼、石榴、桃、龙、凤、麒麟、江崖、海水、如意云等等。
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朝廷在秦淮河畔的斗场寺附近设置锦署,史称“斗场锦署”,锦署标志着云锦正式诞生。如此算来,南京地区的丝织业已有1600年历史。
史学界这么划定年份是有原因的:后秦百工中的织锦工匠是继承了两汉、曹魏、西晋以及“十六国”前期的织锦传统技艺,而“十六国”前期的少数统治者尤其钟爱织金锦,这正是云锦的主要特征之一。 到了元代,蒙古人对金装饰的织物非常感兴趣,大量生产“纳石失”(就是一种贵重的织金锦,叫波斯金锦),他们用真金妆点官服,使得“织金夹银”的云锦脱颖而出。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南京设立专门为元朝皇室和百官织造缎帛的“东、西织染局”。古代云锦残片
明清两代继承元代传统,
在南京建立官办织造机构。
明代在南京设立的官营织造机构有南京内染织局(南局)、南京供应机房、南京神帛堂等。在技艺上,明代发展了“妆花”织造技法(“妆花”是南京云锦其中的一种技法,下文详细介绍),并将其运用到纱、罗、绸、绢、绒等不同质地的织物上。皇帝一件龙袍,基本要耗费两年时间。云锦《一品官鹤补》局部云锦博物馆供图
清代,南京云锦业发展到鼎峰,官府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局(署),织造的重点基本都是大红蟒缎、大红缎、片金、折缨等高档织物,是御用织缎的主要织造部门。 官办织造机构发展得好,民间织造业也没闲着。有资料显示,丝织业兴盛时,南京有30多万人以丝织相关产业为生,年产锦缎上百万匹,造就了当时南京最大规模的手工产业。至今,南京仍在沿用与云锦业相关的老地名,如绒庄街、颜料坊、红花地、踹布坊等。
插一句:过去人丝织染色主要用植物染料,比如黄柏、姜黄、苏木、槟榔、红花等,南京的红花地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南京云锦又被称为“天衣”,专为帝王将相、王妃公主们做服饰,自然有着鲜明的宫廷文化烙印。图案布局饱满丰盈,黄色、正红、石青等大色块冲撞在一起,金碧辉煌。
想想也是,帝王站在高高的远处,君临天下,他想要的是所有人一眼就望见他,风乍起,依然气势恢宏、风度不减。风月分将秋一半。
昨夜月明今夜满。
有人笙鹤御风来,玉绳转。
银河淡。
凉入天孙云锦段。
——南宋诗人洪咨夔《天仙子》词赞得就是灿若云霞的云锦 南京云锦为什么珍贵?
提到云锦,很多人以为只是一种技法,其实呢,云锦分织金、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其中“妆花”是云锦织物中色彩最华美、配色最丰富的织物。 南京手艺人圈里流传一句话,“跑马看妆花”。骑在奔驰的马背上看妆花织物,只能是一瞬间的工夫,想要立即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和美的感受,当然是靠色彩的冲击啦。时代发展到今天,“妆花”这种独特的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化机器替代。 一来是原材料娇嫩,“妆花”很多使用的是孔雀羽线和扁金线,前者是鸟的羽毛,后者是牛皮纸与金箔捻成的线,很容易因为无法控制力度,把线扯断。标出为孔雀羽线,其余为绒线
二来在于独特的织造工艺——逐花异色(也叫通经断纬),这就解释了云锦为啥能颜色这么丰富。
织造时,纵向的经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横向的纬丝根据图案花纹跟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图样变一色就要换一色梭,花纹就是通过不同颜色的丝线梭子往返交织而成,所以从云锦的背面可以看到很多“断开”的线头。可以看出,云锦的背面并不平整
也正是如此复杂的工艺,一幅云锦可以配上不同种的花色,这是机器做不到的。机器上色依靠一层一层的布料覆盖,所能达到的颜色上限约是8色,而对于“妆花”来说,一幅成品有100多色也不成问题,并且能达到色彩的浓淡、层次和节奏。水红、银红配大红;
葵黄、广绿配石青;
藕荷、青莲配紫酱;
玉白、古月配宝蓝;
秋香、古铜配鼻烟;
银灰、瓦灰配鸽灰;
枣酱、葡灰配古铜;
深、浅古铜配藏驼......
云锦配色的奥义都在这里。
复制万历皇帝龙袍的故事
1958年,定陵文物出土,万历皇帝的龙袍备受瞩目。出土后,龙袍在短时间内碳化,过去的颜色几乎无法辨认,有些地方还有破损。
这件龙袍的全名叫“孔雀羽织金妆花柿芾过肩龙直袖膝栏四合如意云纹纱袍面料”,文物专家后来在这些龙袍料的腰封上,查到它出于江南织造,确定了龙袍料正是南京云锦的巅峰之作。于是龙袍的复制工作就落到了南京云锦研究所(全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身上。明万历红地如意云纹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
云锦博物馆供图
复制工作有多难?
龙袍使用了大量金线和孔雀羽。
首先要把金块制成金箔,两人相对而坐,轮流举锤,经过3万多下的锤打,把一块厚重的黄金,变成轻如鸿毛的金箔,再把金箔粘在一种特殊纸张上,压紧抛光,最后裁成条,剥出金线,和蚕丝相互缠绕,捻搓成金丝线。
至于孔雀羽,从云南等地收集孔雀掉下的羽毛,然后把羽毛拿回南京,叫人一根根地用手工捻成线,整个龙袍复制所需孔雀丝线长达300多米。
1984年,历时5年复制的万历皇帝妆花纱龙袍终于下机,传世稀珍原貌重现人间。岁月在双手留下斑驳的印记,
触摸这些沉默无言的木机,
仿佛是与和未来进行了一跨越时空的交流。
一生痴绝,成就好手艺
一件云锦,从图案设计,到最后织成产品,生产工序极为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部分,即纹样设计、挑花结本、造机、原料准备、织造。木梭
纹样设计:要织一个纹样,首先要把小图放大成大图,再填上颜色,然后在图案上打上一个个小格,称为意匠本。
挑花结本:用结绳记事的办法,将图案结成一团团纱线,这个过程很像是计算机编程。花本程序好似密码,蕴藏在这一个个绳结之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承人郭俊
准备好原材料:云锦的主要原料是蚕丝和金线、银线,根据图案需要还需要用到各种鸟兽羽毛如孔雀羽线等。
造机和织造离不开大花楼机,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这种织机,它算得上古代织锦的“活化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承人周双喜
造机是将所需要的经丝按要求安装到织机上,打范子、范子吊装、柱脚准备、数丝、引纤、拾绞、捞筘等。
织造时,上下两人在织机上配合操作,楼上的那位根据花本要求,提起经线;楼下织手对织料上的花纹妆金敷彩,抛梭织纬。
一根纬线的完成,需要小纬管多次交替穿织,自由换色,工艺十分复杂,上下两人配合,一天能织5—6厘米,所以云锦有“寸锦寸金”之说。手工妆花云锦面料 云锦博物馆供图
周双喜说,有人把“挑花结本”叫做计算机的“二进制”算法。画工是产品设计师,“挑花结本”的艺人是程序编写员,织工运行程序,而织机是“3D”打印机。织工们要“打印”出皇帝的这件龙袍,需要运行“挑花结本”编出的100多万个程序。 看着满头白发的郭俊老师一点一点地绘制图样,小布问,到了今时今日,这些老手艺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它能让人保有创作的热情和灵感呀。”70多岁的郭俊说,做了40多年的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生活为什么离不开手工艺?
机械是冰冷的,
手工艺是有温度的。
这种温度不仅体现在创作者心手一体的传递中,
更存在于创作者与使用者贵乎心知的神交中。
摄影:李丹
原标题:《1600年,织就南京云锦》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这事公安机关正严查 党员干部要特别小...
- 【 军事 】 出鞘:那些没有在圣诞节前结束的战争
- 【 财经 】 刘强东案女方律师拟起诉明尼苏达大学
- 【 体育 】 英超-菲尔米诺3球 利物浦5-1阿森纳
- 【 娱乐 】 冯绍峰甜笑解答与赵丽颖相恋原因
- 【 科技 】 2018年科技公司图鉴:京东失足 ofo求...
- 【 教育 】 2018教育大计盘点:多领域升级更新
新媒体实验室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