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俄智库: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寡头故意制造世界危机

俄智库: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寡头故意制造世界危机
2019年01月04日 19:30 参考消息

  原标题:俄智库预测:金融市场调整必将转变为全球危机

  参考消息网1月4日报道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1月3日发表题为《金融市场的技术调整必将转变为全球危机》的文章认为,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寡头故意制造世界危机,在国际金融界的游戏规始终没变的情况下,金融危机的风险将再次笼罩全球。本网现将全文编译如下:

  已经到来的2019年是全球金融危机(2007年至2009年)结束10周年。以20世纪的标准来看,这段“平静期”的持续时间是创纪录的。美国政府前不久表示,国内经济已经增长了117个月。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美国将在今年3月庆祝经济10年连升。不过,美国可能坚持不到10周年纪念日了。

  太多迹象表明,金融危机或先一步笼罩全球。一些专家表示,这不是什么新危机,而是上次危机的第二浪。2007年至2009年的危机是局部性的,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世界经济失衡状况,把它赶进了地下室。

  危机的暴风雨似乎已经过去,但天空并未放晴。雷声再次响起,只是2018年暴雨暂未来袭。这或许是因为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牌印钞机还在继续工作,日本央行也是如此。两家央行都维持了存款负利率。也就是说,做了通常在克服危机的紧要关头才会做的事。然而,它们这么做的时间已经相当长了。10年来,世界主要央行首次向全球经济提供了海量便宜、甚至是免费的货币。

  资本主义变得很奇怪。把它称为“货币社会主义”更为正确,与央行有关系的投机分子从中受益。他们用天上掉下来的钱继续着自己心爱的事业——在金融市场吹泡泡(还有一部分在不动产市场)。金融市场定期发生价格和指数大跌,让所有人惊出一身冷汗。但没过多久,它们又止跌回升。用专业人士的话说,这种下跌属于市场的技术调整。

  此类调整是金融、商品、不动产市场的特点。它从生产过剩危机诞生之日起(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1857年发生第一次全球经济危机)就伴随着资本主义。但调整不是危机,只是短期的失衡纠正。然而,任何技术调整都可能演变为生产指数和资产价格暴跌(不是下跌几个百分点,而是几十个甚至更多)的全面危机。

  自2007年至2009年的危机结束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发生的技术调整不可胜数(下跌0.1%也算调整,也有人以跌幅不小于1%为标准)。但2019年前夕开始的调整是近来未曾见过的。

  2018年12月3日至24日,美国主要股指(道琼斯、标普500、纳斯达克)下跌15%-16%,刷新了2017年的最低点。美国股市如此严重的单月下跌只在上世纪30年代初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肆虐时才发生过。

  2018年12月,欧洲和亚洲股市也出现了类似走势。所有人已经准备好迎接“技术调整”演变为危机,但在此之后,钟摆却回头了,指数开始反弹。

  12月19日,美联储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决定加息25个基点(至2.25%-2.5%区间)。这激起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盛怒。特朗普认为,加息会给他的美国经济振兴计划增加难度,并引发危机。

  彭博新闻社12月23日报道,特朗普表示不排除替换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可能。不久后美国媒体又说,他正在考虑替换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现在热议的新版本是:特朗普没说要辞退谁,一切都是记者的臆想,或许还是有人授意的。白宫新闻处否认了有关辞退的传闻,并证实两名官员仍然在任。于是,市场开始回暖。

  尽管如此,12月的“技术调整”仍然让人警惕。如果说仅凭彭博社的几篇报道就能引发如此深度的下跌,那么市场显然已经严重过热了。只要愿意,就可以再发起一轮连环信息攻势,引发这种“技术调整”,并演变成危机。

  比较两个市场指标就可以判断市场是否过热。一是公司股价和市值,二是公司年利润。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看股市的龙头老大——亚马逊公司。

  前不久,它的市值曾达到1万亿美元,经过一段下跌之后,现维持在8000亿美元左右,但仍然是其年利润的138倍多。不久之前,有人认为它的市值还能再翻10至15倍。

  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不仅不挣钱,反而还亏损,但它的市值仍然超过600亿美元。

  在“货币社会主义”条件下,美国涌现出大量没有生存能力、仅靠廉价贷款输血的“僵尸公司”。如果资金成本继续上升,它们的下场是可怕的。

  美联储提升关键利率乍一看来颇为奇怪。同时,它还开始清理这几年在“量化宽松”计划内购入的证券头寸。危机前,美联储的资产维持在8000亿美元水平。2014年10月最新一轮“量化宽松”完成后,其资产膨胀到4.5万亿美元。大约1年后,美联储开始清理证券头寸,抛售国债和抵押债,即回收流动性。现在平均每月回收500亿美元。抛售债券的效果和加息是一样的。在美国,经商变得困难,资金开始稀缺,爆发全面危机的风险在上升。

  毫无疑问,鲍威尔和姆努钦都比特朗普更清楚加息的危险。但鲍威尔却意味深长地说,国家正在形成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风险降低、需求增加等等。也就是说,加息是“有科学依据”的决定。也罢,美联储主席本来就只能说些陈词滥调,甚至是蠢话。但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是可以说心里话的。他敲响了金融市场崩溃的警钟,呼吁全球投资者“为最坏情况作准备”。2018年8月,英国罗斯柴尔德投资信托公司主席雅各布·罗斯柴尔德也表达了对危机的担忧。他说:“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的时代即将结束,这给战后经济秩序和安全带来了风险。”

  美国《时代》周刊采访的半数以上专家承认,危机可能在2019年爆发。其他专家也认为危机不可避免,只是把时间改为2020年。

  不管听起来多么荒谬,想要引发危机的正是印钞机的所有者——美联储的主要股东,其中包括姆努钦曾经供职的高盛集团。算法早已做好。印钞机主人先拼命印钱,让经济增长,创造新资产。然后突然间减少货币引发危机。破产随之开始,资产成倍贬值。最后,印钞机主人再购回廉价的资产。在此之后,新经济周期启动,货币供给再次增加,为下一次掠夺创造条件。顺便说一句,1929年引发纽约证券交易所恐慌的正是美联储。

  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寡头故意制造世界危机,因为美联储的危险行为刚好与其他主要央行同步。比如,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也是高盛集团出身)表示,欧元区正在收拢量化宽松计划,新的一年不会再有宽松。10年来一直把基准利率维持在0.25%的英国央行也出人意料地在2017年11月和2018年8月先后将利率提升至0.5%和0.75%。

  近10年来,所有主要经济主体——国家、企业、家庭都在享用廉价资金,增加杠杆。美国所有经济部门的债务总量已接近GDP的300%。欧洲和中国也是如此。资金成本提高将导致清偿各种债务(国债、公司债、个人债)的费用增加。美联储和其他央行收紧货币信贷政策必将引起所有经济部门的债务违约。

  上次金融危机结束以来,国际金融界的游戏规则始终没变。这个规则就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共识之一是不得限制跨境资本流动。因此,危机一旦在美国(或者欧洲)爆发,它将如燎原之火一般蔓延至全世界。而且,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应对这场世界金融火灾。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可能沦为替罪羊。他想作为重振美国经济的总统青史留名,却可能作为引发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被载入史册。这场危机一旦爆发,其规模将不逊于1929年的危机。

  然而,特朗普的历史作用是有所夸大的。从伍德罗·威尔逊开始,美国总统已经失去了统治国家的能力,因为他在1913年12月23日签署了《联邦储备法》。

  威尔逊很久之后才承认:“我是最不幸的人。我无意之中摧毁了自己的国家……我们是文明世界里最优柔寡断、最受人制约和控制的政府。我们不再是表达人民意志的政府,不再是多数人选出的政府,而是被一小撮人控制的政府。”(编译/贺颖骏)

责任编辑:张义凌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