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江苏书记的烦恼:基层干部称去南京比去上海还麻烦

江苏书记的烦恼:基层干部称去南京比去上海还麻烦
2019年02月14日 07:44 澎湃新闻

  原标题:节后首个全省性会议“大张旗鼓”,江苏为何极度重视这项工作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主会场一声令下,江苏13个设区市分会场旌旗招展、桩机轰鸣,41个重大项目齐开工。

2月12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交通强省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会议。肖勇 摄2月12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交通强省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会议。肖勇 摄

  2月12日,春节后江苏首个全省性大会——交通强省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会议,可谓声势浩大。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同军等领导出席并讲话。江苏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13个设区市的市委书记等也在主会场参会。

  这次大规模“阅兵誓师”的主题词是“交通强省”。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这次集中开工的交通项目共41个,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涵盖铁路、公路、机场等多个方面。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主会场指出,把这个会议确定为春节后第一个全省性大会,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高度重视。

  也是在这个会上,娄勤俭用了很多“金句”来定义他对江苏交通领域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急迫心情。比如,“江苏有责任有义务、有基础有条件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交通强省”;“非常之事必须有非常之为”;“要紧盯突出问题,强势攻坚突破,跑出发展‘加速度’”……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自2017年10月底履新江苏省委书记以来,娄勤俭对江苏的交通领域发展尤为关注。

  履新满月时,他就曾专题调研江苏交通工作,并点出了“铁路发展不均衡、航空弱”这两大突出短板。自那之后,江苏省铁路集团、东部机场集团应运而生。

  2018年全国两会时,他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上面对全国各地媒体时更是直言,江苏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最迫切的就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这项工作,为何被认为如此迫切,为何频频出现在江苏省议事日程的醒目位置,又会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省委书记的“烦恼”

  这场春节后的首个全省性大会,娄勤俭提前十天作了预告。

  那是在2月2日的春节团拜会上,娄勤俭在谈到交通问题时“剧透”了这一消息。当时,他顺带再一次强调了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之于江苏的“最迫切性”。

  “过去这一年,我到过13个设区市、近50个县(市、区)。”娄勤俭说,很多基层的同志向他反映,去趟省城(南京)比去上海还麻烦。

  南京地处江苏西南。截至目前,江苏一半以上的设区市,尤其是苏北大部分地区都还无法做到1小时通达南京。宿迁、连云港等地到南京需三个小时,甚至四个小时以上。

  这正是娄勤俭刚到江苏工作后,所提出“铁路发展不均衡”问题的体现。要知道,长江南岸的沪宁城际已通车近十年,而江苏长江以北地区高铁仍然是大片空白。

  澎湃新闻注意到,春节后的这次集中开工的41个项目中,就有多个和高铁有关。比如高铁南通西站、淮安东站综合枢纽,还有连淮扬镇铁路,扬州境内四个高铁站房同步开建。

  娄勤俭在这次大会上说,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努力,江苏已经建成交通大省。如今,江苏有责任有义务、有基础有条件率先建成交通强省。

  从“大”到“强”,娄勤俭提出,“非常之事必须有非常之为。”接下来,在补铁路、机场、过江通道等短板方面,江苏的力度之大或将超出常规。

  《新华日报》在2月13日头版、署名为“苏言”的评论文章《一件一件抓好落实》中,就以这个“交通强省”推进会为引子论述说,“抓落实”不能只是埋下头来一味蛮干,还要先抬起头来,把要做的事情放到更大的格局中来定位,看清努力的方向,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比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放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我们就会看清,这已经成为制约江苏发展最突出的短板,也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娄勤俭在会上也展望了江苏作为交通强省的未来场景。那就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一日联通全球、半日通达全国、2小时畅行江苏全省、各设区市1.5小时抵达南京。

  同时,到2035年,货物可以经由江苏的口岸直运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

  城市竞合新布局

  从上述愿景中不难看出,高铁只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一部分。发展交通的目标和意义,也不仅仅是通几条高铁那么简单。

  在这次大会上,娄勤俭为江苏的“交通强省”划出了重点。他说,要更大力度补短板,加快铁路、机场和过江通道建设。要更大力度强枢纽,打造整体功能强大的枢纽组团和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高地。要更大力度调结构,加快发展多式联运。要更大力度惠民生,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与互联网、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以“多式联运”为例。通俗来说,就是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这就涉及到城市分工和协同的问题。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大会上,有3个设区市被特意安排发言。除了省会南京,还有北部枢纽徐州和临沪高地南通——这两座城市,是江苏接下来GDP进入“万亿俱乐部”的“潜力股”,也是江苏新一轮发展亟待提振、被寄予厚望的重点城市。

  京沪线上的徐州区位优势向来突出,堪称交通“优等生”。但在今年江苏“两会”上,娄勤俭在参加徐州代表团审议时直言,徐州这几年“不像个铁路枢纽”。

  他勉励徐州建设国际陆港,打造东西双向开放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并依托东侧的连云港30万吨港口打通出海口,连通日韩。“支持连云港把港口建好,对你(徐州)是有好处的。”

  同时,国际陆港徐州、海港连云港,还将联合南侧的淮安空港“搞事情”,形成苏北交通的“海陆空”枢纽组团,这也正是江苏省委对苏北的重要战略布局。

  而对于南通来说,除了老生常谈的“接轨上海”,这座通江达海的城市如今还承担了开发建设通州湾、“打造江苏新出海口”的时代任务。

  据公开报道,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视察南通时提出,要以国际一流水平规划建设好通州湾港口,把通州湾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

  本次集中开工项目中有多个和通州湾有关。加上多条高铁,以及正在规划中的南通新机场,高规格的交通布局无疑将大大提升南通在临沪城市群中的竞争力。

  “要致富先修路”的新时代内涵

  交通为何能够影响一座城市以及一片区域的竞争力?

  不妨回到1993年,那一年,由苏南县城张家港自行建设的张杨公路通车,这是江苏省第一条高等级公路。

  建设张杨公路时,时任张家港市委书记秦振华顶着巨大压力,人们对这项“太过超前”的工作议论纷纷。

  对此,秦振华不以为然。“我算的是大账,看到的是大局。”秦振华当时就说,张杨公路不仅仅是一条公路,而是“一个通向保税区的重大交通枢纽”。

  后来的故事已无须赘述,张杨公路也早已成为“张家港精神”的生动诠释。

  显然,“要致富先修路”,重点以及根本不在于修路,而是致富。修路,只是充当了致富的“急先锋”。

  这次江苏交通体系推进大会上,娄勤俭说道,要牢牢把握交通是发展“先行官”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十三五”是交通发展黄金时期的重要论断。

  澎湃新闻注意到,他提出要打造“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高地”。这正是“要致富先修路”理论在新时代的新内涵之一,毕竟,如今的交通建设早已不是修路那么简单。

  正如修路是为了致富作铺垫,在当下,打造交通枢纽、发展枢纽经济,不仅是要从产业角度(打造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来看待,更应该从为江苏未来发展蓄势储能的高度来看。

  “建设交通强省没有局外人。”娄勤俭在会上如此说。他告诫,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要认真落实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制度,省有关部门要发挥好指导和协调作用,各市县要承担好主体责任,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责任编辑:赵明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