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农工党中央拟提案:产后抑郁诊治纳入基本公共服务

农工党中央拟提案:产后抑郁诊治纳入基本公共服务
2019年03月01日 12:18 澎湃新闻

  原标题:农工党中央拟提案:把产后抑郁预防诊治纳入基本公共服务

  2019年全国两会前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农工党中央网站获悉,农工党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提案38件,其中包括《关于强化我国孕妇产后抑郁症防治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

  《提案》指出,产后抑郁是一种产后发生的以持久性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碍,严重时可发展为抑郁症,不仅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可导致婴儿认知能力、情感、性格、行为障碍,严重者还存在自杀和杀婴倾向。随着社会就业竞争趋于激烈,加之开放二胎政策等因素,我国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大有增加趋势,目前在产后抑郁防治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短板,亟待引起重视。

  然而,目前公众对产后抑郁了解不够,普遍“重身体,轻心理”。有些家庭仅关注产妇身体健康,给产妇各种丰厚的物质条件,忽略心理上的陪伴,甚至有些人认为产后抑郁是女人矫情。在医院产检和住院期间,较少关注孕妇心理健康,对产后产妇社会角色转变、预防产后抑郁症发生、自我调适方法等专业指导关注较少。产妇产后访视中也没有相关产后抑郁症的检查项目,产后复查但也是仅仅检查产妇及婴儿的身体健康情况,对产妇是否有抑郁倾向并不做判断性的筛查,而产后6周内是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多发期,亦是早期发现的最佳时期。

  此外,缺乏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关于产后抑郁的诊断多依据各种症状自评量表如 SCL- 90, SDS, EPDS等,由产妇自行填写表格,以相应的评分结果来判定是否患有产后抑郁。这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评分的主观性太大,诊断尚缺乏客观指标,尚无特异的实验室指标和统一的诊断标准;二是量表主要是通过翻译国外的量表,而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西方的量表可能不太适应中国国情。

  《提案》还指出,目前对产后抑郁的常规治疗为药物治疗,缺乏心理治疗;而且国内外上市的各种抗抑郁药物是针对普通患者,而产妇是特殊的群体,常规抑郁药物适用性有待考证。

  一般妇幼保健院中缺乏专业心理诊疗医生,综合性医院诊疗条件不能满足产妇的需求,精神病医院的“污名化”会给产妇带来心理负担,这些因素往往会造成产妇抑郁后“求医无门”。

  为此,农工党中央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一、加大产后抑郁症相关知识的宣传引导力度,建立三维产检筛查与干预模式。通过媒体、报纸、传单等形式向广大民众宣传心理健康和产后抑郁的知识,提高广大民众对产后抑郁的识别率和重视程度,重点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家庭、社会关爱模式,进一步提高社会对产妇的关爱程度。建立由产科抑郁症筛查——妇幼保健机构干预——精神卫生专科/机构诊治组成的三维产检筛查与干预模式。对可疑阳性产妇,建议转介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产妇转介到精神专科进行确诊。

  二、开发评估系统,统一诊断标准。国家卫健委成立专项专家工作小组,组织相关领域(精神科、产科等)专家统一制定一套简便快速识别产后抑郁症的评估量表或系统,及时发现患者。同时组织专家制定适合的产后抑郁症诊疗方案,规范诊断和药物、心理治疗手段,并推广到各级医院。

  三、重视数据采集分析,开发针对性药物。建立本地区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数据库,以了解本地区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产妇的特定药物需求,通过大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提升干预的有效性。鼓励医药研究和生产企业,根据产后抑郁的特点,研究与开发产后抑郁症的特效药物,制定有效的治疗指南。

  四、把产后抑郁预防诊治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将产后抑郁的预防诊治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内容,由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定点组织实施,免费提供预防救助服务。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心理医生的配备与培训,组织医生在孕妇产前产后通过量表定期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并在产后定期随访。在出院后半年内可通过社区医院、电话回访或者电子数据系统(如APP),随访产妇的心理健康状态,重点患者定期上门随访,及时采取相应医学干预。

责任编辑:张玉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