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加拿大博主拍摄中国美食纪录片,首站就“深陷”成都

加拿大博主拍摄中国美食纪录片,首站就“深陷”成都
2019年05月23日 21:08 成都商报
原标题:加拿大博主拍摄中国美食纪录片,首站就“深陷”成都

曾经有个老外说要在1年内吃遍中国,结果半年了他还在四川——这句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段子,用来描述一对加拿大情侣也有几分相似。

克莉丝汀和马克西姆是一对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情侣,两人对中国美食乃至亚洲美食有着浓厚的情怀。作为美食博主,这对情侣不遗余力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美食菜谱、美食作品,受到粉丝热捧。

不过令他们烦恼的是,在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蒙特利尔,来自亚洲的饮食文化,往往被含糊地统称为“亚洲菜”,“一些人甚至不知道中国菜和泰国菜、韩国菜等的具体区别。

为此,两人在今年四月底开始了中国美食纪录片的拍摄之旅,首站便是成都。

↑两人配合拍视频

“我们计划将拍摄的东西,做成一系列的美食节目,展示给在蒙特利尔的制片人看。”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两人已经结束拍摄回到了加拿大。

偶然认识的成都酿酒师

为他们做了顿正宗川菜

其实,这并不是两人第一次来成都,之前他们对成都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氛围已有所了解。“成都可以说是一座拍摄食物纪录片的完美城市。”克莉丝汀表示,他们知道这里的人们对美食的痴迷和执着,所以决定来到成都开始第一期拍摄。

“这座城市的友好程度让我们吃惊!”4月底,克莉丝汀和马克西姆抵达成都,在中国待了约20天,其中花了4、5天在成都。

来到成都后,在朋友的介绍下两人认识了成都本地的一个酿酒师。在川大附近的精酿酒馆,几瓶酒下肚,酿酒师打开了话匣子,许诺为他们做一顿地道的川菜。

“刚开始觉得他很慷慨,但并没有期待太多,”克莉丝汀回忆说,结果一天后就收到对方发来的地址,“我们以为是一个普通的餐馆或是他的家”,然而结果却出乎想象。

“我们被带进一家非常高端的川菜馆的厨房,酿酒师和餐馆的总厨一起下厨,准备了一桌子的经典川菜,包括麻婆豆腐和宫保鸡丁。”克莉丝汀表示,仿佛一个巨大的惊喜,让人不敢相信。

除了正式的川菜,冰粉店、面店、锅盔店、火锅店、咖啡店也留下了克莉丝汀和马克西姆的足迹。在成都拍摄美食还是有不少困难的,由于克莉丝汀的中文不是很好,介绍拍摄项目并不容易,而之后的点菜环节也是不小的挑战。但有美食和笑脸,弥补了不少。

↑两人下厨前合影

从“麻辣”到“平衡”

对川菜的理解不断进化

“每次来成都,我们都会发现一些关于川菜的新体验。”克莉丝汀告诉记者,这次来他们也尝试了很多不同的川菜和小吃,不只是麻婆豆腐和火锅。“我们发现其实相比于湖南菜和泰国菜,川菜其实并没有那么辣”。

克莉丝汀表示,之前他们只知道芽菜和榨菜(通过担担面和干煸四季豆),不知道原来泡菜有很多不同的种类。而每个四川人家里的泡菜口味都会因人而异,“回到加拿大后,我们会试着自己做一罐泡菜,并把它加入到我们的川菜食谱和菜单里,介绍给更多人。”

“马克西姆非常喜欢麻婆豆腐。”克莉丝汀说,不光喜欢,他还会做麻婆豆腐。对他来说,麻婆豆腐充分体现了豆瓣酱的美味。

马克西姆也很喜欢面食,尤其是甜水面,“自从他发现了甜水面,每到一家店看到菜单上有,他都会点。他觉得甜水面非常有嚼劲,酱汁、辣椒、大蒜和糖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马克西姆在拍摄美食视频(受访者提供)

克里斯汀告诉记者,自己的最爱则是鱼香肉丝和回锅肉。“我也可以像成都人一样每周都吃火锅。我们很喜欢给朋友做干煸四季豆,因为我们觉得相比薯片和椒盐脆饼,这道菜更适合当下酒菜”。

两人离开成都前,还上了一堂川菜私教课。教他们做菜的厨师姓乔,课堂就是乔师傅家里的厨房。在这堂课里,乔师傅教了他们6道川菜,还教他们如何平衡不同的口味。

“用一个词形容川菜,我最先想到的是‘麻辣’,这可能也是很多人对川菜的固定印象。但在我了解川菜文化,进一步体验烹饪川菜之后,我会说‘平衡’。”克莉丝汀说,一道偏甜的菜里,糖的甜味不会完全覆盖掉其他口味;偏酸的泡菜则可去除一道菜过油造成的腻味。每一道川菜的食材都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我们的作品,

让更多人对中国菜感兴趣”

在这次的成都之旅中,一家“藏在”写字楼里的咖啡店也成了两人难忘的回忆。

“在蒙特利尔,在写字楼里这样的地方你肯定找不到咖啡店。”克莉丝汀表示,然而在成都,总能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最好吃的食物:可能是一个路边摊,或者是在菜市场里,甚至是隐藏在写字楼的16楼里……“那家咖啡店的牦牛咖啡和酥油咖啡非常特别,我们很喜欢”。

与传统的美食博主不同,克莉丝汀和马克西姆更注重和大家分享不同饮食文化的资料,包括各民族或地方菜系的菜谱、烹饪技术、以及特定的文化。所以他们并不会经常去餐馆和咖啡馆打卡、探店,反而会花很多时间在书籍或网络上,查看很多菜谱及相关信息,然后在厨房里一一尝试。

↑两人配合拍摄美食视频

事实上,克莉丝汀和马克西姆的博客更像是一本“在线食谱”——如何找到做某道菜的食材,如何在家里使用这些食材,为什么这些地区的人会用这些食材。不过,和其他博主一样,他们也会花很多时间为食谱搭配漂亮的照片,而拍摄的重任自然落在了作为摄影师的马克西姆身上。

到目前为止,写博客、拍视频还只是两人的业余爱好,他们还会继续学习更多饮食文化知识。蒙特利尔不大,加上用法语写作,两人的博客“吸粉”难度不小,但“至少我们的东西,会让更多人对中国菜、亚洲菜系产生兴趣。”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图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陈怡西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