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对话储卫民:国家地理旅行者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的90后

对话储卫民:国家地理旅行者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的90后
2019年07月05日 18:25 澎湃新闻
原标题:对话储卫民:国家地理旅行者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的90后
近日,2019年国家地理旅行摄影大赛揭晓,来自重庆的摄影师储卫民(Thomas Chu)不仅拿下了城市组一等奖,更击败了自然组、人物组的头名选手,将全球总冠军收入囊中。
消息公布后,《国家地理》围绕获奖作品的拍摄故事做了长篇创作谈,澎湃-私家地理也找到这位爱旅行、爱摄影的“90后”,请他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练,谈一谈旅途的见闻,还有拍出好照片的窍门。

爱旅行、爱摄影的储卫民
澎湃新闻:你在重庆出生长大,大学二年级去德国交流,当时具体学什么专业?有利用那段海外学习时光,四处旅行吗?
储卫民:我大学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摄影是一直以来的爱好。当时去欧洲是第一次去长途旅行,也是第一次体验户外旅行。记得去国王湖的时候是冬天,很深的积雪,我那时没有任何的户外装备,穿着一条牛仔裤,一双普通的鞋子,背着一个书包就去那边徒步,景色非常震撼,可我的脚都湿透了。然后我在阿尔卑斯山看见当地很多人,从学步的孩童到六、七十岁的老先生老太太,他们都在户外徒步。那种氛围让我很感动,走进自然已经是融入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激发了我对户外和旅行的热情。
阿尔卑斯山徒步
澎湃新闻:你回国后并没有马上走职业摄影道路,还当过全职软件工程师,那三年里,你的摄影生活是怎样的?
储卫民:那段时候,我下班到家、周末休息就会钻研摄影技术,在网上找各类教程,也买了许多专业参考书,自己慢慢会发一些照片到网上,逐渐去积累自己的知名度以及合作的资源。每次年假,我就计划去一些“非热门”国家或地区,比如说巴基斯坦,印尼等地拍摄,积累自己作品集。
巴基斯坦冰川徒步
澎湃新闻:积累这些作品的同时,你也慢慢摸索出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拍摄题材吧?
储卫民:嗯,我自己的主要拍摄以雪山极地为代表的户外自然景观为多,以及景观中的人,包括当地人以及外来的探险者。我自己喜欢一种个人化的、个性化的创作方式,就是一个人去那些少有问津的地方,去挖掘大家不太关注到的一些题材。或者说,即使去一些比较大众的景点,我也会尝试一些不同的构图,不同的天气,或者说不同的后期调色。
意大利多洛米蒂山区的小屋
澎湃新闻:此次得奖作品摄于格陵兰,在创作谈里,你分享了三赴格陵兰的经历。2017年8月,第一次就去无人湾,2018年秋,走访格陵兰南部,2019年3月探索格陵兰社区,这份勇气和体力令人钦佩。在这样高强度的极地环境拍摄中,你觉得最挑战的是什么?能简单介绍一下你每次出行前如何做拍摄计划吗?
储卫民:当地的寒冷是格陵兰拍摄给人最大的挑战,因为当地平均气温都是零下20度到零下30度,经常会有30公里甚至40公里每小时的大风,如果风刮在脸上的话,风寒指数可能是零下四五十度,特别是去外面站一会儿,可能站个一个小时,那基本上全身都要冻透了。
暴风雪中的伊卢利萨特小镇
所以为了提高拍摄效率,提前半年甚至提前几个月就要开始做拍摄计划。每次出去之前,我都会先在网上搜寻当地的简单资料,比如浏览一下其他摄影师的成片,普通游客又拍了哪些地点,然后当地人又上传了哪些资料。社交媒体时代,很多人会上传生活场景,这些画面可能不受广泛关注,但也蕴含了很多新的拍摄机会。我也会使用谷歌地球,以及一些天文软件和潮汐软件等等,进行一些更详细的规划。
澎湃新闻:冰天雪地里,你怎么拍都不满意的时候,如何应对这种失落感?
储卫民:拍摄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会特别失落,因为刚开始可能你对这个小镇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说需要充分踩点、与当地人深入沟通,以及做一些计划。随着你对这个小镇慢慢理解的深入,以及等到一些更好的光线,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所以说,我也是在Upernavik小镇留了充足的等待时间。
无人机夜景长曝光下的Upernavik小镇
澎湃新闻:听说你在那里呆了一周,除了决定性的那一张作品,你还看到了哪些印象深刻的场面?
储卫民:这里是一个非常安静祥和的地方,让我感到非常意外的是,这个小镇吸引了很多外来的移民,有丹麦的,甚至还有菲律宾的。他们都是被这里与世隔绝的环境所吸引。我拍摄了很多他们生活的场景,像渔民捕鲸,捕捞之后他们会把鲸鱼切成小段,然后分给小镇的居民。小镇的核心是医院和学校,学校会定期的组织一些活动,比如我正好就遇到了他们组织一个堆雪人的活动,然后每个家庭的都到小镇里面堆一个雪人,还有评委来进行评分。人与动物在冰天雪地里的互动也是很有趣的一部分。
小镇冰天雪地里“汪星人”拉雪橇
澎湃新闻:从你的作品里,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气氛”,是气候、环境、色彩,和人们活动相互平衡的感觉。除了对现场光影的琢磨,后期处理上你花了什么功夫?
储卫民:其实后期处理上,气氛的渲染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由画面的内容、构图,影调和色彩共同来决定的,所以我在后期之前会思考这一张照片到底是要营造一种比较欢快的气氛,是压抑,还是柔和,然后再针对不同的氛围去做有针对性的后期调色处理。
雪后的Upernavik小镇黄昏
澎湃新闻:听说你经常用无人机来探寻情报,能介绍一下对拍摄点选择的窍门和经验吗?
储卫民:以拍摄地来看,比如说一个地标性的区域,一定会有当地建筑,那它就是可能的拍摄点。以拍摄需求来看,我很多照片都在拍摄与世隔绝的氛围,那就需要干净、简单的背景,不能一堆房子在一起,所以我就去寻找雪山和大海,然后周边不能有其他很密集的房子。
无人机“情报图”
在选择拍摄点的时候,前期要有思路和规划,自然而然你就会知道哪些地方是更好的,哪些地方是不那么符合要求的。除此以外,我也会对构图、色彩、层次感进行一个综合的考量,来形成最终的角度。
无人机航拍冰山,只有从空中才能看到巨大的冰山底座
澎湃新闻:今年下半年的拍摄计划除了格陵兰,会有中国本土的部分吗?会去哪里?
储卫民:我从小在山清水秀的重庆长大,对巴蜀川渝的山水自然很有亲切感。今年下半年会去四川的贡嘎山和四姑娘山区进行拍摄,约了国外的知名摄影师共同创作,来给国外的摄影爱好者和普通游客推广中国的美丽山川。
贡嘎山旧照
澎湃新闻:能分享一下此次获得国家地理大奖后,给你带来怎样的变化吗?以及那笔丰厚的奖金,你有什么打算?
储卫民:得奖后让我感到了国家地理的大奖的影响力,除了媒体报道,也获得了一些商业合作邀请。同时,有了这份专业的认可,增加了我的自信,更激励自己投入未来更多挑战。奖金的话,我还没收到,不过收到之后会先存起来,以后策划新的拍摄项目以及旅行的时候来进行使用。
得奖作品《格陵兰的冬天》社交网络版本
澎湃新闻:最近你在自己的公众号“Thomas看看世界”上推出了一篇如何参与摄影比赛的文章,谈了甄别比赛、参赛流程等细节,很有启发性。能简单回顾一下你自己如何参加国家地理比赛?
储卫民:2012年开始,我就开始参加国家地理的摄影比赛了,然后12年以及16年分别都有获得一个入围奖,但没有得过大奖。我觉得每年都参与的话,其实也是逼迫自己去做一个总结的过程,去看自己过去一年中拍的最好的、最有特点的照片是什么样的。然后每一次翻看旧照,其实也可以看到变化的。无论是照片的完成度还是画面感、创新程度来说,都有提升。而且随着你参与次数增多,你对其他获奖作品的分析,也可以慢慢理清比赛的调性,知道你的哪些照片投上去不太可能获奖。比如国家地理的比赛是带有对自然地理类的探险文化初衷,所以这次投稿的照片,都是具有当地的地理特征,而且有文化背景以及决定性瞬间,更加符合国家地理的调性。
2012入围作品 奥地利哈尔施塔特小镇的雨后傍晚
2016入围照片 缅甸蒲甘清晨,从热气球眺望佛塔
澎湃新闻:随着设备不断更新,网络互通,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摄影师,依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你觉得在全球化影响下,摄影师应当要有哪些必备才能?
储卫民:我觉得摄影师的话首先是要有个性,不能人云亦云,别人去拍哪儿怎么拍,自己也跟着去简单的模仿。现在是一个同质化的时代,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特色,拍出来的照片也是没有灵魂的。当然摄影师也需要去发掘大家比较关注的,或有可能关心的一个点,从而作品才会引起共鸣,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然后也需要一些运营、甚至营销的技巧,因为现在很多摄影师都是自由摄影师,可能没有文字、策划团队去合作,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摄影师一个人去完成,这也是对摄影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澎湃新闻:当摄影已经成为你的职业时,你评判一张好照片的标准是什么?你对自己有什么期待?
储卫民:“好”的看点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内容、色彩、几何结构、影调,有的因为创意或者幽默感。我个人认为,一张照片必须在当下同质化的“读图时代”脱颖而出先吸引你,然后通过内容和形式去影响你,如果这张照片还可以甚至给人一些启迪,让人了解到一些不同的东西,引发观看者的思考,继而改变他/她的生活状态,我就觉得非常好了。当摄影成为职业的话,应该通过摄影去发声,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尝试改变自己的固有观点,甚至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和社会,让世界更加美好。
国家地理摄影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