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承者 | 尼西黑陶,藏族传统生活器物的质朴之美
陶器是西藏人最常用的一种日常用具,在西藏已有四千多年的发展史了。藏区的制陶业主要以村落为生产单位,村人取前山之土,掘后山之草坯,采用平地堆烧法制陶。在西藏东部最早的人类遗址卡若村,就已经出土过黑陶等手制土陶件两万余件。
位于香格里拉的藏族乡村尼西乡汤堆村,是旧时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民间的黑陶制陶工艺在这里已世代相传了三千多年。
所谓民艺,首先是它的功能性,而非装饰性。随着工业瓷器、塑料制品、铜铁器和玻璃制品等以更低廉的价格进入藏人家中,对这些传统的制陶工艺有极大的冲击,尼西黑陶也被评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孙诺七林工作坊的陶艺体验 丁海笑为澎湃新闻 | 私家地理 栏目特约撰稿,谢绝转载。
在工艺上面,尼西黑陶保持着自己较为独立的方式——深黑色,不挂釉, 亚光;做坯的原料是“红黏土”和“白黏土”,碾碎后再掺入风化石配置而成。造型上,用古老的泥片拍打和泥条盘筑,再用木制工具拍打、抛光打磨,用捏塑、拍印、刻划、镶嵌等方式对陶器进行装饰。烘烤后,在平地上架垒进行裸烧。尼西黑陶的裸烧极具特色,是在坯体中间及周围放上干松柴、松枝叶等燃料,至坯体烧成深红色后,再用麦麸或锯木屑将坯体盖严闷烧,坯体冷却后即成黑色亚光陶器,是碳分子和泥料产生的化学反应。
汤堆村全村近百户人家几乎家家都以做土陶为生,这里还曾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出名,“尼西黑陶”,以及用黑陶罐炖制的“尼西土鸡”,都出于汤堆村,像是来自自然的恩赐,这里已成为滇藏线上的一道人文风情。为此我来到汤堆村的“孙诺七林工作坊”,采访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诺七林的长子洛桑恩主先生。
五十岁的洛桑恩主先生面容俊俏,留着髭须,衣着摄影马甲一样的工作服,像一位美术学院的教授。洛桑恩主从十三岁开始学习做陶,已经做了三十七年了。他的父亲孙诺七林先生从十一岁开始做陶,六十七岁去世,做陶做了五十多年。孙诺七林先生在尼西黑陶的装饰性上多求变化,它的代表作“藏八宝”方形浮雕(包含有宝伞、金鱼、金瓶、牡丹、海螺、吉祥结、法轮和经幢图案),在雕花图案上敢于突破。
如今传承的任务到了年过中年的洛桑恩主这里,兄弟四人中有三人在坚持制陶,只有三弟因为是寺院里的活佛才没有做陶,洛桑恩主的女婿也在做陶,可谓是制陶世家。比起匠人,洛桑恩主更像是一位修行者,他长期在家做陶,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一件件“黑如漆、亮如镜”的黑陶作品,或许就是上天给予他的嘉奖。
尼西乡汤堆村
您的家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陶的,起初有什么动机没有?
洛桑恩主 尼西乡汤堆村是茶马古道经过的地方,听前辈们讲,这里诞生的第一种陶器应该就是垂直型的小茶罐——“鸽子壶”, 像是一个靴子形状那样的设计,这一半塞在火塘里面,那一半手柄部分露在外面,由于它只烧开前半部分,手柄并不烫手,直接可以用来倒茶。我的先辈里最早有一个老爷爷,从他开始做陶,他只会做几种陶器——茶罐、茶壶和煲汤的容器。黑陶一般是生活用具、装饰或者寺院里面的佛教用具,村里人用它们来煮酥油茶和煲汤,茶叶是大理的砖茶,传统的陶器只有十多种,现在已经发展到八十多种了。
传到我父亲这一辈,做陶一开始是为了生活,做了几十年以后他感到有责任要传承民族的传统手工文化,国家也开始重视这个东西,慢慢地把它变成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的父亲做陶五十年,只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过几年,不让做陶,我就看见他在我家三层楼上面悄悄地在做,也不能叫人家听拍的声音。
您当初是怎么开始学习制陶的?
洛桑恩主 我小时候一边读书,一边学习做陶。入门之日选了一个黄道吉日,然后就是每天放学后开始做。我读到四年级的时候辍学了,之后专注做陶,后来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情,其他的事情都没有干过。我光做茶罐就三年多,因为前面做的东西不完整,歪的、扭的,茶罐学成之后才开始做别的器皿。
黑陶在尼西乡发扬光大,和村子附近的陶土有关系吗?
洛桑恩主 可以说最大的关系就是泥土,外面没有这种泥土,尼西乡的土烧完了以后不会裂开,别的地方的土放在火上会从底部裂开。而且这种土对人体一点害处都没有,因为它已经存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取土的地方离这边三四公里,取回来后里面还要掺50%的风化石,如果掺得不好,一烧就废了。
现在用的土是我妈妈偶然间找出来的,过去我们是在下面的另一个村子取土,后来村子间分山的时候,不准我们过去取土了。一天我妈妈去山上砍烧香叶子,因为缺一些做饭的炊具,她挖了一塑料袋的土,回来叫我试一下,我就试着做一个茶罐,结果成功了。这个土比之前的还要好,他们用景德镇的土和这里的土做过比较,将两种土都放在窑里烧,景德镇的土烧到一千度就化了,我们这边的土还在那里。
鸽子壶
你们还在用传统的方式做陶吗?
洛桑恩主 我们还是像2000多年前的那样,采用露天烧的方式制陶。这种方式总共有十四道工序,首先要采土,然后再冲土,将冲好的土筛、揉,揉成一坨一坨,闷在塑料桶里面,闷的越长就越好做,但具体时间要根据土质来定。有时候都两个月了,它也没干。做陶造型的工具都是自己做的,别人做出来的工具不好用。也有祖传下来的,因为都是木质,所以有些断掉了。我还有几把我父亲用过的工具。
造好了型,就要堆在院子里进行裸烧,烧透的时候土坯应该是通红的,拿下来后还有高温,将其埋在锯末灰里面,十多分钟后就全变黑了。
大量的工业制品进入藏人生活后,村民自己还会使用黑陶吗?
洛桑恩主 我们村子里的人懂文化的很少,他们不知道那些塑料对人体有害,比如我们做过的最大件的生活陶器是一个用来装牛奶的锅,但现在全部用塑料桶来代替了,因为更便宜,也更实用,这个就不做了。而且黑陶价格也有点贵,最便宜的五十,最贵的要两千多,村民很少买。
现在大家是慢慢的懂了一些,比如现在的“火锅”就全部用的是黑陶。我们家有一个“火锅”已经用了40多年了,父亲亲手做的,用的时候不能碰着、磕着,也不能干烧,这样使用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洛桑恩主在制作茶壶
在云南远近闻名的香格里拉“尼西土鸡”和尼西黑陶有关吗?
洛桑恩主 尼西土鸡就是用这个陶土做成的锅烹饪的,可以说先有这个锅,后有尼西土鸡。如果用铁锅来做就没有它的味道了,铁锅里面煮出来的汤汁,跟土锅里面煮出来的汤汁不一样,铁锅里面煮出来的汤好像是清淡一点,土锅里面煮出来的好像白一点、浓一点,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
你每天要坚持做几个小时陶,做陶需要很强的耐心,你的心是怎么静下来的?
洛桑恩主 我每天从九点开始做,到下午五点或七点左右结束,只有吃饭的时候才会休息一下。心静下来的药在这里(洛桑恩主指着工作室角落里的音箱,这是整个屋子唯一的电子设备)——佛经,一边做一边听一些佛经,对自己有特别的好处。我们家都不是爱钱的人,我的三弟以前是松赞林寺的主持,当了三年,物质特别丰富,但他觉得这样放不下心,决定后马上就退出来,进山一个人修行去了。
位于香格里拉的藏族乡村尼西乡汤堆村,是旧时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民间的黑陶制陶工艺在这里已世代相传了三千多年。
所谓民艺,首先是它的功能性,而非装饰性。随着工业瓷器、塑料制品、铜铁器和玻璃制品等以更低廉的价格进入藏人家中,对这些传统的制陶工艺有极大的冲击,尼西黑陶也被评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孙诺七林工作坊的陶艺体验 丁海笑为澎湃新闻 | 私家地理 栏目特约撰稿,谢绝转载。
在工艺上面,尼西黑陶保持着自己较为独立的方式——深黑色,不挂釉, 亚光;做坯的原料是“红黏土”和“白黏土”,碾碎后再掺入风化石配置而成。造型上,用古老的泥片拍打和泥条盘筑,再用木制工具拍打、抛光打磨,用捏塑、拍印、刻划、镶嵌等方式对陶器进行装饰。烘烤后,在平地上架垒进行裸烧。尼西黑陶的裸烧极具特色,是在坯体中间及周围放上干松柴、松枝叶等燃料,至坯体烧成深红色后,再用麦麸或锯木屑将坯体盖严闷烧,坯体冷却后即成黑色亚光陶器,是碳分子和泥料产生的化学反应。
汤堆村全村近百户人家几乎家家都以做土陶为生,这里还曾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出名,“尼西黑陶”,以及用黑陶罐炖制的“尼西土鸡”,都出于汤堆村,像是来自自然的恩赐,这里已成为滇藏线上的一道人文风情。为此我来到汤堆村的“孙诺七林工作坊”,采访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诺七林的长子洛桑恩主先生。
五十岁的洛桑恩主先生面容俊俏,留着髭须,衣着摄影马甲一样的工作服,像一位美术学院的教授。洛桑恩主从十三岁开始学习做陶,已经做了三十七年了。他的父亲孙诺七林先生从十一岁开始做陶,六十七岁去世,做陶做了五十多年。孙诺七林先生在尼西黑陶的装饰性上多求变化,它的代表作“藏八宝”方形浮雕(包含有宝伞、金鱼、金瓶、牡丹、海螺、吉祥结、法轮和经幢图案),在雕花图案上敢于突破。
如今传承的任务到了年过中年的洛桑恩主这里,兄弟四人中有三人在坚持制陶,只有三弟因为是寺院里的活佛才没有做陶,洛桑恩主的女婿也在做陶,可谓是制陶世家。比起匠人,洛桑恩主更像是一位修行者,他长期在家做陶,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一件件“黑如漆、亮如镜”的黑陶作品,或许就是上天给予他的嘉奖。
尼西乡汤堆村
您的家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陶的,起初有什么动机没有?
洛桑恩主 尼西乡汤堆村是茶马古道经过的地方,听前辈们讲,这里诞生的第一种陶器应该就是垂直型的小茶罐——“鸽子壶”, 像是一个靴子形状那样的设计,这一半塞在火塘里面,那一半手柄部分露在外面,由于它只烧开前半部分,手柄并不烫手,直接可以用来倒茶。我的先辈里最早有一个老爷爷,从他开始做陶,他只会做几种陶器——茶罐、茶壶和煲汤的容器。黑陶一般是生活用具、装饰或者寺院里面的佛教用具,村里人用它们来煮酥油茶和煲汤,茶叶是大理的砖茶,传统的陶器只有十多种,现在已经发展到八十多种了。
传到我父亲这一辈,做陶一开始是为了生活,做了几十年以后他感到有责任要传承民族的传统手工文化,国家也开始重视这个东西,慢慢地把它变成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的父亲做陶五十年,只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过几年,不让做陶,我就看见他在我家三层楼上面悄悄地在做,也不能叫人家听拍的声音。
您当初是怎么开始学习制陶的?
洛桑恩主 我小时候一边读书,一边学习做陶。入门之日选了一个黄道吉日,然后就是每天放学后开始做。我读到四年级的时候辍学了,之后专注做陶,后来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情,其他的事情都没有干过。我光做茶罐就三年多,因为前面做的东西不完整,歪的、扭的,茶罐学成之后才开始做别的器皿。
黑陶在尼西乡发扬光大,和村子附近的陶土有关系吗?
洛桑恩主 可以说最大的关系就是泥土,外面没有这种泥土,尼西乡的土烧完了以后不会裂开,别的地方的土放在火上会从底部裂开。而且这种土对人体一点害处都没有,因为它已经存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取土的地方离这边三四公里,取回来后里面还要掺50%的风化石,如果掺得不好,一烧就废了。
现在用的土是我妈妈偶然间找出来的,过去我们是在下面的另一个村子取土,后来村子间分山的时候,不准我们过去取土了。一天我妈妈去山上砍烧香叶子,因为缺一些做饭的炊具,她挖了一塑料袋的土,回来叫我试一下,我就试着做一个茶罐,结果成功了。这个土比之前的还要好,他们用景德镇的土和这里的土做过比较,将两种土都放在窑里烧,景德镇的土烧到一千度就化了,我们这边的土还在那里。
鸽子壶
你们还在用传统的方式做陶吗?
洛桑恩主 我们还是像2000多年前的那样,采用露天烧的方式制陶。这种方式总共有十四道工序,首先要采土,然后再冲土,将冲好的土筛、揉,揉成一坨一坨,闷在塑料桶里面,闷的越长就越好做,但具体时间要根据土质来定。有时候都两个月了,它也没干。做陶造型的工具都是自己做的,别人做出来的工具不好用。也有祖传下来的,因为都是木质,所以有些断掉了。我还有几把我父亲用过的工具。
造好了型,就要堆在院子里进行裸烧,烧透的时候土坯应该是通红的,拿下来后还有高温,将其埋在锯末灰里面,十多分钟后就全变黑了。
大量的工业制品进入藏人生活后,村民自己还会使用黑陶吗?
洛桑恩主 我们村子里的人懂文化的很少,他们不知道那些塑料对人体有害,比如我们做过的最大件的生活陶器是一个用来装牛奶的锅,但现在全部用塑料桶来代替了,因为更便宜,也更实用,这个就不做了。而且黑陶价格也有点贵,最便宜的五十,最贵的要两千多,村民很少买。
现在大家是慢慢的懂了一些,比如现在的“火锅”就全部用的是黑陶。我们家有一个“火锅”已经用了40多年了,父亲亲手做的,用的时候不能碰着、磕着,也不能干烧,这样使用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洛桑恩主在制作茶壶
在云南远近闻名的香格里拉“尼西土鸡”和尼西黑陶有关吗?
洛桑恩主 尼西土鸡就是用这个陶土做成的锅烹饪的,可以说先有这个锅,后有尼西土鸡。如果用铁锅来做就没有它的味道了,铁锅里面煮出来的汤汁,跟土锅里面煮出来的汤汁不一样,铁锅里面煮出来的汤好像是清淡一点,土锅里面煮出来的好像白一点、浓一点,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
你每天要坚持做几个小时陶,做陶需要很强的耐心,你的心是怎么静下来的?
洛桑恩主 我每天从九点开始做,到下午五点或七点左右结束,只有吃饭的时候才会休息一下。心静下来的药在这里(洛桑恩主指着工作室角落里的音箱,这是整个屋子唯一的电子设备)——佛经,一边做一边听一些佛经,对自己有特别的好处。我们家都不是爱钱的人,我的三弟以前是松赞林寺的主持,当了三年,物质特别丰富,但他觉得这样放不下心,决定后马上就退出来,进山一个人修行去了。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香港示威者在元朗发现“解放军军帽”...
- 【 军事 】 《出鞘》番外篇:夜问答全 第2期
- 【 财经 】 孙宇晨怎样把一顿饭吃成长安十二时辰...
- 【 体育 】 中超-巴坎布吐饼秀 国安0-1客负建业
- 【 娱乐 】 坤音老板就录音事件道歉:别伤害年轻艺...
- 【 科技 】 深击|papitube被诉侵权背后
- 【 教育 】 外教乱象:“英语外教”母语非英语 资...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