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这个国家级企业面临破产 1500名员工凑2000万救急

这个国家级企业面临破产 1500名员工凑2000万救急
2019年09月05日 23:18 一财网

  原标题:1500名员工凑了2000万救急,高铁“隐形冠军”破产新生

  即使是在吉林省辽源市当地,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我国高铁复兴号车体90%的大部件铝材,是由居于该市西南一隅的吉林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简称麦达斯)生产的。

  这两年,当地人只是断断续续地听说,麦达斯要破产了,然后改名了,现在一切仿佛恢复如常了。然而,对于这个厂的1460名员工来说,他们所经历的是,这家企业从资金链断裂到破产重整再到涅槃重生的惊心动魄之旅。

  为了拯救这家轨道车行业的“隐形冠军”,该厂职工曾经在欠薪2个月的情况下自筹资金2000万维持企业不完全停产;当地政府为了引进新的战略投资人四处奔走;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更是冒着被债权人多次“举报”的风险强制裁决批准了重整计划草案。

  如今,曾代表麦达斯的”M”形建筑仍然矗立在厂区入口处,但公司名字已经改为了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涅槃重生后的启星铝业,今年营收预计将达到13亿元,是自2001年建厂以来的“最佳战绩”。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三部委印发了《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中提到要完善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倡导积极重建的破产重整理念,切实解决企业破产污名化问题,充分利用破产重整制度促进企业重生。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副庭长王富博表示,《破产法》实施的区域性特征明显,东北地区对破产法律制度还很陌生,不善于运用破产法保护自己合法权利、拯救企业重生。但东北等地区具备破产法实施的客观条件,潜在的破产案件多,未来东北地区应该权利消除社会误解,重塑破产形象。

  “隐形冠军”遭遇“至暗时刻”

  麦达斯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在新加坡和香港上市,是中国中车集团所属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主导产品轨道车辆铝合金型材、车体大部件、零部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50%以上。

  现启星铝业副总经理李剑锋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和谐号动车组上的大部件铝材(车身,车顶,车底等)50%以上的产品都是原麦达斯生产的,复兴号上的比例则达到90%。

  不仅如此,麦达斯还是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高等级供应商,其出口份额始终保持在国内同产品出口份额的90%以上。

  这家轨道车行业真正的“隐形冠军”却在2017年后半年陷入了破产边缘。不好的征兆在2017年上半年已经出现了,受国家金融政策紧缩和麦达斯过度投资及对外提供担保双重因素影响,麦达斯资金周转出现困难。

  2017年下半年,因麦达斯为集团公司洛阳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的贷款违约,麦达斯房产被查封,融资渠道被堵死;

  因拖欠吉林省吉煤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8亿元贷款到期违约无法清偿2而违约,麦达斯在中车几家客车厂的应收账款被冻结,资金周转无法接续;

  因拖欠内蒙古银河铝业有限公司4180万元货款长时间无力支付,银行帐户被冻结,资金链彻底断裂,导致麦达斯无法继续生产经营。

  李剑锋说,麦达斯集团最高峰时曾经同时投资了五家公司,但真正盈利的只有辽源这家,辽源麦达斯成为集团的“奶牛”,不停地为其他公司进行担保和“输血”。上述的几个事件只是压垮辽源麦达斯的最后稻草,在此之前,这类事情已经是时常发生了。

  “这是麦达斯从2001年建厂以来最危险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资金机构来帮我们了,这么多年积累的人员,技术,市场,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了”,李剑锋说。

  麦达斯的困境是过去几年间在去杠杆和资金链趋紧的大环境下,很多暴露出金融风险的企业的缩影,即使是一些超大型企业也不能幸免。

  麦达斯当时的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即使是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如果完全停产不供货,不出两三个月市场上就会有替代产品出现,到时想重新拿回市场就很难了。

  然而,当时麦达斯的资金流动性已经完全枯竭,连维持生产的原材料都买不起了。

  实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管理层动员职工们从家里拿出钱来购买原材料,在当时已经欠薪两个月的情况下,这1400名职工居然凑了2000万资金。

  近两年之后,李剑锋回忆起这一幕时仍然哽咽。他说,当时大家并知道第二年的4月份麦达斯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这些钱什么时候能拿回来更是不知道,我们就是觉得这么好的企业不能让它就这样倒了。

  靠着这笔为数不多的自筹资金,麦达斯没有完全停产,“咬牙”坚持供货。他们的境遇也得到了广大供应商和客户们的支持,没有一家客户因为他们没有足额供货而发违约函,很多客户加快了回款速度,保证货到了马上打款。

  李剑锋说,麦达斯的困境很快引起了辽源市委市政府,吉林省委省政府,包括国家铁道部的关注。由于多家债权人向法院提出诉讼,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时裁定麦达斯进入破产重整程序,麦达斯终于迎来了一线生机。

  “府院联动”合力相救

  麦达斯破产重整案件的审判长和主审法官、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卢本武表示,人民法院在审查重整申请时,必须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只有认为债务人具备重整价值以及拯救可能性的,才能裁定予以受理。否则,对于僵尸企业,应当通过破产清算果断出清。

  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对麦达斯资产状况、技术工艺、生产销售、行业前景以及破产原因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后认为,该企业并非系产能落后、没有拯救价值的僵尸企业,完全可以通过重整的方式实现涅槃重生,于是,报请省法院同意后及时裁定予以受理。

  卢本武对第一财经表示,在审理麦达斯案中影响最深的是“府院联动”机制,统筹解决企业破产中的职工安置、维护稳定、企业征信恢复等重大问题,这是破产重整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裁定受理麦达斯破产重整案件后,辽源市委书记就组织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并形成纪要,正式建立了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吉林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配合下,两次债权会议上没有任何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发生。

  卢本武说,麦达斯经破产管理人审核确定的债务有81亿,由于破产重整使金融债权遭受重大损失,一些银行对破产重整持消极态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辽源市主要领导亲自与省级金融机构领导沟通情况,争取支持。

  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采取指定方式确定吉林启明破产清算有限公司为破产管理人。管理人入驻麦达斯,在接管和调查麦达斯财产、代表麦达斯铝业参加诉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麦达斯破产重整顺利审结提供了有力支撑。

  麦达斯破产管理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齐明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入驻麦达斯时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由于企业没有完全停产,债权人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工厂还在冒烟就要缩减他们的债务。

  当地政府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第一财经了解到,某金融机构曾以“麦达斯破产重整目的是为了逃废银行债务”为由向省政府提交书面报告,建议省政府帮助协调中止麦达斯破产重整程序。

  针对该金融机构提出的问题,辽源市政府积极应对,逐一进行了阐释,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报给省政府,建议省政府全力支持麦达斯破产重整工作;

  人民法院充分发挥了司法保护功能,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李剑锋表示,辽源中院和吉林省高院先后协调省内外多家法院为麦达斯解除保全资产标的达20多亿元,资金回流近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流动性枯竭问题,使企业得以生存。

  卢本武表示,在审理企业破产重整过程中,最关键就是寻找战略投资人,如果没有战略投资人,重整计划就无法执行,只能进行破产清算,企业、职工、投资人以及地方经济都会蒙受更大的损失。

  在引进战略投资人过程中,辽源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会同企业赴省内外与有投资意向的企业领导人进行洽谈,最终赢得了金豆集团的信赖和认可,与麦达斯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书。

  “破产污名化”亟需消除

  多方都向麦达斯伸出了援助之手,麦达斯也不负众望。在2018年破产重整的9个月期间,麦达斯生产和销售业绩未受太大影响,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98亿元,获得了青岛四方的供应商资质,成为行业内唯一向中国中车全部6个子公司(长客、唐山、南京、株洲、青岛庞巴迪、青岛四方)供货的上游供应商。

  今年3月22日吉林省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强制批准了吉林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

  破产重整中采取“强制裁决”,反映出了辽源中院敢于担当的精神。卢本武对第一财经表示,由于金融债权人的反对,导致麦达斯重整方案无法顺利通过,决定“强制裁决”的根本原因是,法院认为该计划草案能够通过重建方式拯救债务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利益。

  在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的当日,新的战略投资者金豆集团已履约将第一笔投资对价款汇入了管理人指定账户。按照约定,金豆集团分批出资17.6亿元,通过在辽源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即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的方式对麦达斯全部资产进行收购,并接收麦达斯全部在岗职工。

  2019年4月1日,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今年1-7月份,实现总销售收入7.99亿元,同比增长28.3%。公司预计,2019年全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

  齐明表示,当初对麦达斯破产重整的定位是“员工不能散,工厂不能停,订单不能少”。在他来看,麦达斯最重要的资产并不是土地厂房,而是一批高级技术工人,虽然这些价值不体现在评估报告中,但却是这家企业能够重整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齐明也表示,麦达斯在破产重整的过程中也深受“破产污名化”之害,最直接的表现是虽然企业生产经营正常,给予职工的工资待遇也没有降低,但却很难招到大学生了。

  十三部委的方案中已经提出要“切实解决企业破产污名化的问题”。王富博表示,由于缺少市场经济的浸润,东北地区民众、政府人员甚至部分司法人员往往将破产与逃废债务、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社会不稳直接相联,因此对破产常怀排斥心理。

  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一直在指导巡回区法院充分发挥重整、和解在挽救困境企业方面的积极功能,让有价值的危困企业通过重整、和解程序尽快恢复生机,以崭新面貌重返市场。

责任编辑:吴金明

第一财经供应商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