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的雪松样本

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的雪松样本
2019年10月18日 20:02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的雪松样本

李政/文

3年前,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黔南小组的一员,陈震到贵州省报到的第一站就是毕节市。从沿海经济强市抵达内陆对口扶贫城市,毕节给陈震的第一印象是:偏远、艰苦。

如今,已是广东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毕节组组长、毕节市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的陈震,对毕节的情况早已如数家珍。“在这里3年,我真正感受到毕节的变化,令人惊喜。”

他印象最深的当属教育水平的变化。通过对口帮扶,毕节的教育保障有了突出成效,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增多、教育扶持项目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当前毕节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青壮年脱盲率已经达到了99%以上。

如此成绩的背后,有一批企业积极投身国家脱贫攻坚事业。雪松控股集团(下称“雪松控股”或“雪松”)作为广州市帮扶毕节市脱贫攻坚的典型代表企业之一,近年来以教育扶贫为主线,以“扶志扶智”为思路,为推进当地人力资源结构升级和助力当地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做出了积极贡献。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实训基地鸟瞰图

 

人力资源开发基地带来“双赢”

为更好地在毕节开展工作,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作用,陈震和他的组员们经过实地调研后,“扶智扶志”的思路显现在他们的脑海中。

明代学者郭子章在其《黔记》中将贵州列为“天下第一贫瘠之地”。而贵州毕节更甚,其所在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恶劣,连峰际天。

毕节地区面积26853平方公里,山地占了93.3%,其中岩溶地貌占总面积的79.31%。如此地形若以“十分”计算,可谓“九山半水半分田”。1985年令新华社记者刘子富“闻名”的内参《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所描述的赫章县就位于毕节市。

陈震介绍,这里不仅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也不便,以至于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足以用“煤电烟”三个字概括。例如,毕节的经济主要依靠开采煤矿,然后利用煤发电售卖为产业,除此还依赖当地种植的烟草,当地群众因病致贫、因灾致贫成为常事。

为了搞清楚毕节的“穷根”,陈震调研的足迹遍布了毕节70多个贫困乡镇。他发现,毕节实际上是一个人口大市,有接近1000万人口。于是,就业扶贫成为首选。

这也成为雪松助力毕节人力资源结构升级工作的开始。4月2日,雪松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将捐赠3200万元助力“毕节·广州人力资源开发基地”项目建设,助力毕节市教育扶贫。

据了解,该基地项目预计在今年10月底前试运营,可同时满足3000人职业技能实训的需要,开展3大类28个技能工种培训和鉴定。

雪松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该基地将成为毕节示范区建设的人才储备库,为其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持续培养适用型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基地还将成为广州企业开发人力资源、助力毕节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发挥出雪松、广汽、广州港等一批广州龙头企业的集群优势。

据介绍,“毕节·广州人力资源开发基地”将有望打造成全国贫困人口就业培训重点基地之一,面向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易地扶贫搬迁户等开展规范化技能培训,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进城就业、转移就业、自主创业。

 “从就业入手,既立足当前又立足长远;毕节能为广州企业发展提供大量人力资源,广州又能帮助毕节提升劳动力素质技能,这些受过实训的毕节人归来可以为毕节当地服务。这是个双赢的模式。”陈震如是评价。

教育扶贫斩断“穷根”

广州1000公里外的毕节织金县,有一所“羊城中学”。为何织金县的中学取名“羊城中学”?

这就要从织金县贫困户的易地搬迁工作说起。今年初,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易地搬迁后续工作“1+7”文件,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贫困户易地搬迁后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贵州省脱贫进程。

毕节市织金县是今年要摘帽迎检的贫困县,有多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平远新城。因配套学校没建好,贫困家庭子女只能到周边中小学插班就读,导致“大班”现象突出,一个教室容纳七八十甚至上百人,对教学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并最终直接影响到织金县2019年脱贫摘帽迎检工作。

作为广州市对口扶贫毕节的中坚力量,雪松控股在得知相关情况后,迅速向当地捐建了一所中学,以解决脱贫安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按照当地教育部门规划,学校建设预算不超过4600万元,占地面积25690平方米,设初中3个年级24个班,共提供学位1200个。

此举既帮助织金解决了易地搬迁的燃眉之急,又帮助贫困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当地为表感谢提议将该中学命名为“雪松中学”,雪松控股婉拒并建议命名为“羊城中学”。学校预计在2020年秋季入学前投入使用。

这仅是雪松控股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除捐建“毕节•广州人力资源开发基地”与织金县“羊城中学”外,雪松还与毕节当地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围绕急需紧缺工种开设19个“雪松班”,计划招收700余名学生,其中贫困生约占一半。并投入数百万元设立 “雪松班奖助学金” “珠江职教奖学金” “名师优课奖教金”等奖助学项目,覆盖当地几百名优秀高校学生。

雪松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帮助当地人增长知识才干、增长本领,有助于提升他们谋生的技能与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是帮助地方脱贫的重要手段,而教育扶贫就是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陈震评价,雪松以教育扶贫为主线,在贵州毕节积极参与国家脱贫攻坚事业,是对“两不愁三保障”重要指示精神的落实,是一种“长短结合”的脱贫长效机制。

“广州乃至广东从一开始就是注重于这两者结合,既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同时也要真心实意地帮助当地的长远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陈震表示,众多广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国家国贫攻坚事业,雪松正是其中的代表和缩影。

雪松教育扶贫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