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让公共艺术重塑地方价值导向

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让公共艺术重塑地方价值导向
2019年10月23日 09:37 澎湃新闻
原标题: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让公共艺术重塑地方价值导向

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10月21日在上海大学举行,非洲的《感知》获得全球大奖。

“国际公共艺术奖”(IAPA)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以“地方重塑”为价值导向,不断激励着国际公共艺术理念的生发与共享、促进优秀的公共艺术实践创作,用独特的艺术方式来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公共问题,为世界范围内发展中的城市建设提供了诸多公共艺术建设范例。

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国际公共艺术协会共同组织,面向全球通过专家智库研究员的实地调查考察及推荐,网络征集了世界各地的优秀案例,作品评审通过严格的 “国际公共艺术奖”评审委员会会议,遴选出入围作品。

本届参评的全球案例总共133个,分别来自大洋洲、东亚、中西南亚、欧亚、非洲、拉美及北美地区,案例类型及内容涉猎范围极其多样,充分体现出每个地区人们的个性及审美取向,反映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丰富性。在评选过程中,专家评委们聚焦公共艺术的“地方重塑”价值取向,从全球133个案例中评选出了35个入围案例,最终产生7个优秀作品获奖,分别是:大洋洲的《皮肤与骨头》、东亚的《风中电话亭》、西中南亚的《卡拉奇的移动影院》、欧亚的《生物多样性之塔》、非洲的《感知》、拉丁美洲的《增添缺失》、北美的《酒店帝国:穿越纽约》,其中非洲的《感知》获得全球大奖。

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路易斯·比格斯认为,公共艺术将艺术与社会大众建立连接。大众对社会的认知,可以通过公共艺术来加强或反驳,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对城市和社会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可以向这个社会“讲故事”。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中的不少作品就体现了这一点,例如《感知》让住在社区的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也让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们了解社区。《酒店帝国》也让百老汇、曼哈顿的人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认识这个社区。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则认为,国际公共艺术论坛是专业领域、国际交流的重要品牌,起到了解决公共问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重要价值,“用艺术眼光关注生活、关注民生,用艺术的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善公共环境,是公共艺术的使命,这也是艺术的宝贵价值所在。”

获奖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一、大洋洲区获奖案例:《皮肤与骨头》(乔纳森·琼斯,澳大利亚)

《皮肤与骨头》大型雕塑装置,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的皇家植物园,占地两万平方米,艺术家乔纳森·琼斯耗时17天重建了在1882年被烧毁前的19世纪花园宫殿建筑轮廓。这是艺术家为那曾被大火焚毁的、正从澳大利亚文化中渐渐消失的土著文化而创作的。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象征着一次文化疗愈的过程,一方面表达对许多土著文化遗产不幸遗失的哀叹,另一方面也对这世界上最古老的充满活力的土著文化仍然存在表示欣慰和庆幸。作品包含三种元素:白色盾牌构成被毁建筑的轮廓,当地袋鼠草草坪,以及与当地社区居民共同制作的八处土著语的声音景观。分别表征着“损失”、“重生”和“开创”。

二、东亚地区获奖案例:《风中的电话亭》(佐佐木格,日本)

《风中的电话亭》位于2011年被海啸侵袭的大槌町一个露天山坡上,电话亭内设有一个可旋转拨号的电话和记事本,旁边有一把长椅,木质的标牌上用日语写着“风中的电话亭”。这一场所是由大槌町居民佐佐木格于2010年在自己的花园中始建,最初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私人的空间,以抚慰他失去表兄的痛苦。2011年3月11日在海啸侵袭后很快完工,他决定把这一私密的电话亭空间向所有需要的人们开放,走进电话亭的人们,会习惯性地拿起听筒,有些人拨打号码,有些人则不会。因为电话未与任何通讯线路连接,拨打时没有声音,但人们会在电话里呼唤海啸遇难者或失踪者的姓名,仿佛那些逝去的人仍在电话的另一端默默守望。风中的电话亭,连接着此岸与彼岸,承载着人们的想念与寄托。据报道,灾难发生后的三年内,大约一万人左右来到山顶。

三、中西南亚地区的获奖案例:《卡拉奇的移动影院》(艺术家团队,巴基斯坦)。

《卡拉奇的移动影院》是一项横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的电影放映项目。在该项目中,艺术家亚米奈·纳西尔·乔杜里通过与卡拉奇各地不同种族、不同经济条件的居住小区合作,收集了相关聚居地居民所拍摄的卡拉奇日常生活的手机视频和短片,并在人力车的帮助下将它们投影到这些聚居地的公共空间中。乔杜里提出了《卡拉奇的移动影院》的设想,其目的是引入弹出式露天电影院,作为重新连接卡拉奇不同分离人群的一种方式。在该项目中,乔杜里建立了“临时性集体”,在不同的聚居地帮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创作业余电影,并且这些作品最终都会在《卡拉奇的移动影院》里放映。

四、欧亚地区的获奖案例:《生物多样性之塔》(SEADS,比利时)

《生物多样性之塔》项目建在一个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居民的综合社区周围,它直接展示出公共空间的价值、功能及特色,可以视作对综合社区的诗意比喻,而这诗意的生活都在维勒布鲁克市政府和耕种师傅们的支持下得以实现。学校师生会定期参观作品,让孩子们了解耕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的概念,学习如何融合艺术和自然科学。塔楼的周围设有混凝土座位(以塔楼为中心,呈椭圆形排列),作品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这里成为新的公共聚会场所,生态环境也随之不断发展,为提升当地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五、非洲地区的获奖案例:《感知》(锡德,埃及)。

开罗市的曼什亚特纳赛尔社区是一个孤立的埃及基督教社区,当地建立了自给自足、可回收85%垃圾的世界级高效回收系统,社区居民自称为“养猪人”,居民用日常收集的有机垃圾喂养猪和其他动物。而开罗其他地区的居民对该社区的印象是脏乱差,把该社区居民称为“拾荒者”,社区逐渐被边缘化、隔离化。2009年,突尼斯裔法国艺术家锡德首次听说了该社区的状况,当时埃及穆巴拉克政权机构决定以H1N1病毒为借口屠宰社区内的30万头牲口,该事件摧毁了社区居民的生计。锡德试图通过具有自己风格的阿拉伯艺术文字来传递和平的信息,他所传递的信息不仅与绘画地点相关,而且是全球性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够识别。2015年,他在开罗的曼什亚特纳赛尔社区创作阿拉伯书法壁画,作品被命名为《感知》,旨在强调和改变埃及萨格勒布社区的形象,从社区的其他街道只能看到艺术作品的局部,只有站在穆卡塔姆山上才能看到作品的全貌。这是艺术家迄今为止创作的最大型、最具野心的项目。

六、拉丁美洲地区获奖案例:《增添缺失》(多丽丝·萨尔塞多,哥伦比亚)

《增添缺失》强调了集体传播的力量,作品源于日常的材料和人民共同的创造——面对国家曾因公投而陷入危机,他们的呼声需要被倾听。《增添缺失》追溯了当时的政治立场及民众心理,致力于表现出集体创伤,并为一个国家的前进提供象征和统一的要素。艺术作品并不意味着改变或解决问题,而是让历史和创伤得到认可和尊重。艺术家多丽丝·萨尔塞多不断探索创作工艺,使其作为构建集体记忆的工具,她说:“我们可以通过叙述它来牢记过去。在当下回顾它,可以让被遗忘的记忆重新浮出水面。”如同萨尔塞多的许多公共艺术作品一样,这件作品是为受害者及其家属而做的,它不仅是一份纪念哀悼的公开声明,也是呼吁停战的宣言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七、北美地区的获奖案例:《酒店帝国:穿越纽约》(洛朗·博伊耶特和塞巴斯蒂安·雷诺,美国)

《酒店帝国:穿越纽约》是一个在国际上跨越许多城镇的持续性表演作品。作品采取为期一个月的迁移形式,通过著名的百老汇轴线穿越纽约曼哈顿。从哈莱姆区第125号大街开始,每天大约经过五个街区,穿过纽约市一些最著名的地标,向南迁移到曼哈顿下城。该行动于2015年10月25日在炮台公园达到高潮——远眺自由女神像。艺术家们携带简易的桌椅、床上用品和手提箱,在摄影师克莱门特·马丁的全程陪同下,在纽约街头露宿了三十天。白天组装家具以创造座位和公共区域,博伊耶特和雷诺为路人煮咖啡,并邀请他们进行交谈、游戏或用餐。晚上,艺术家们重新调整家具,创造出许多床铺并睡在街上,也为希望在其中一张床上睡觉的人提供空间,并在新认识的陌生人家里洗澡。当艺术家在百老汇沿线的各个街区与公众一起迁移、吃饭、睡觉和交往时,《酒店帝国:穿越纽约》以大都市并不常见的方式创造了共享联系和集体记忆的机会。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