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武强刘金英:“一支笔”坚守基层半个世纪

武强刘金英:“一支笔”坚守基层半个世纪
2019年11月14日 15:56 长城网
原标题:武强刘金英:“一支笔”坚守基层半个世纪

  长城网衡水讯(记者张梅胜 通讯员樊军)老百姓们称赞他是“武强县一支笔”,县委县政府表彰他是“宣传战线上的常青树”。他,一个背包一支笔,常年奔波在城乡一线,55年如一日,全县238个村几乎都跑遍,仅自行车就骑坏了6辆,照相机用坏了4台……他,就是现年75岁,一直拼搏在武强县宣传战线的新闻通讯员、老党员刘金英。

刘金英深入基层采访。樊军 供图

不忘初心,痴心基层搞宣传

  1945年,刘金英出生在一个祖辈无人“识文断字”的贫穷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刘金英完成了初中学业,从此他就立下了用自己的“文化墨水”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志向。

  当年刚刚初中毕业的刘金英迷上了新闻写作,但新闻写作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写作,他始终摸不着门路。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听说《河北日报》的两位记者正在邻近的饶阳县长安村采访抗洪救灾的事,他立即带着几篇自采稿件骑上自行车去了长安村。到村里一打听,记者刚刚离开长安村去了五公村,刘金英又立刻骑车直奔十几公里外的五公村。在五公村,刘金英终于见到了两位记者。

  那天从下午到晚上,他一边观察两位记者如何采访,一边查找自身不足,采访结束后,他把自己的稿件拿给两位记者,请他们批评指教。两位记者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教了他采访写作的方法,使他受益匪浅。

  从那之后,刘金英像着了魔一般,挤时间进村入户采访,反复推敲采写新闻稿。1964年一年,他就有8篇稿件见诸报端,并被《河北农民报》评为模范通讯员,同时被武强县合立公社聘为通讯报道员,一时间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土记者”。

  1983年,因在宣传报道领域表现突出,刘金英被评为“衡水地区自学成才先进分子”,随后被调入县委宣传部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如鱼得水,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常常到农村采访一去就是好几天。在他的报道中既有对政策方针的解读,也有对百姓人家的冷暖感知,多篇稿件获得省市级奖项。随着刘金英名气增大,他面临的选择也多了起来,但他思虑再三还是拒绝了各方好意:“我不能只为自己着想,家乡的百姓更需要我,我离不开家乡这片热土。”

刘金英上网查阅资料。樊军 供图

  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刘金英60多岁时学会了电脑打字、发邮件,并自费买了数码相机用于采访。从田间地头到机关单位,随处都有他采访报道的足迹。从万物初醒的清晨到月明星稀的深夜,随时都可以看到他伏案撰稿的身影。50多年来,他的作品先后有13000多篇在各级新闻媒体刊发,他曾被新华社聘为“特约通讯员”,被多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

  2006年11月,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以“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顽强精神,任劳任怨地拼搏在基层宣传的第一线,每年仍坚持在各级新闻媒体发稿200篇以上。

不辱使命,满腔热忱服务百姓

  在刘金英看来,基层“土记者”与报刊记者是不一样的级别,但却是一样的笔墨,一样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扎扎实实地为新闻媒体写稿,更重要的是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传递正能量。为此,刘金英特别注重先进典型的报道。

  1984年,他在下乡时听说武强县南立车村搞“大包干”,坚持以工养农,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信息。他顾不得国庆节放假家里还等着他收秋种麦的现实,骑着自行车从县城一路赶到十几公里外的南立车村进行采访,挖掘出了“艰苦创业、勤廉兴村”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李会明这个先进典型,并写了长篇通讯在报刊发表,后来南立车被县委树为全县农村学习的榜样。从南立车村的荧光粉厂填补国内空白到在全县第一个建起别墅新村,从李会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十佳廉政公仆到南立车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刘金英多年来一直对南立车村进行跟踪报道,骑自行车跑了不下百趟。

  几十年的工作中,刘金英挖掘报道了全国劳动模范、“十五大党代表”汤培茵,带着孩子上大学的“河北省进川救灾第一人”陈巧荣,20多年义务管理公厕的农业局退休干部、“2011年感动河北十大新闻人物”许久志,“绿化愚公”吴会昌、吴西镯父子,荣登“中国好人榜”和被表彰为“最美河北人”的杨开太等20多名典型人物。这些先进人物中,有多人被评为省市道德模范和全国的先进典型,榜样的树立不仅宣传了武强,更弘扬了崇德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因为满腔热忱服务百姓,刘金英在武强老百姓中的知名度颇高,走到哪里都有群众和他打招呼,请他到家里吃饭或唠嗑,乡亲们有什么高兴事都愿意和他分享,遇到什么困难和不平的事也都想和他交流,刘金英说这是他在基层工作55年来收获的最大财富。

 不图名利,一身正气鼓与呼

  不为名利所惑,这是刘金英几十年来遵循的信条,他始终以一身正气保持着新闻人的职业道德。

  刘金英退休后,有好几个私企想高薪聘请他去坐办公室,可他认为:“挣高工资虽然富了口袋,但离开自己心爱的宣传事业,贫瘠的是思想。”所以他谢绝了老板们的好意,依旧坚守在新闻宣传的一线。

  刘金英深知,宣传工作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定不移服务大局,因此他退休后一直积极参与县里中心工作的宣传报道。2009年,在武强“三年大变样”工作中,刘金英被任命为宣传报道组副组长,在与宣传部同志和县电视台记者共同搞好现场采访的同时,他撰写了记者感言36篇、评论18篇,并在《衡水日报》等媒体发表外宣稿件8篇,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武强的中心工作。2015年以来,在武强县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文明县城以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中,刘金英在各级媒体刊发大量稿件。为配合武强建设文化大县和发展全域旅游,他编写出版了《千年古县——武强》《武强梅花拳》《王八吾》等书籍,并担当主编,编辑出版了《武强文学》13期。他晚上加班加点,为烈士子弟、老党员、堡垒户高枢英修改、出版了长篇抗战小说《前赴后继》,帮助县里为申报千年古县、国家重点镇、年画艺术之乡等工作撰写拍摄了30多部电视专题片。

 砥砺奋进,不用扬鞭自奋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13年6月,刘金英因肾病做了一次大手术,亲朋好友多次劝他保重身体,让他就此辍笔,千万别再折腾了。可是想着生病前还在拍摄的《武强年画》纪录片,需要他提供历史资料和协助拍摄采访,刘金英在床上仅养了14天,就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当中。最后,该片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并荣获全国电视专题片、纪录片推选展播活动二等奖。    

  俯首甘为孺子牛。年已75岁的刘金英如今仍然每天从事着他钟爱的新闻事业。今年国庆节,刘金英偶然听说两位武强籍士兵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当即放弃休假,于10月1日到大杨庄郭新帅(两次参加国庆大阅兵)家中,和其家人一起观看大阅兵盛况,并采访其家人。10月3日,他又赶去采访从北京载誉归来的郭新帅。还有武强籍飞行员刘鑫,三次驾机参加大阅兵,刘金英得知其在山东服役,便多方联系,于10月7日赶到山东聊城采访……国庆7天长假,刘金英围绕郭新帅、刘鑫这两个典型,奔波几百公里采写7篇稿件,报道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敬业无止境,奉献当终生。刘金英常说:“是基层沃土和百姓成就了我的梦想。为老百姓说话、为党的事业加油,是宣传工作者的终身责任。为党的革命事业和伟大的中国梦我甘愿奋斗终生——只要心脏跳,笔杆就不撂。”

武强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