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19山西十大文博新闻揭晓

2019山西十大文博新闻揭晓
2020年01月23日 06:37 山西晚报
原标题:2019山西十大文博新闻揭晓

  2019年过去了,这一年对山西文博事业来说,有着太多不可忘却的记忆:从“文明守望工程”的强力推进到势如雷霆的打击文物犯罪行动,从山西青铜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到一座座地市博物馆的次第崛起,从《国家宝藏》中的山西画面,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比,都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山西文博事业的巨大潜力与蓬勃发展。山西晚报·文博山西会同省文物部门和相关专家,将2019年度的文博大事件进行了盘点,评出山西十大文博新闻,共同铭记2019年山西文博事业的高光时刻。

  1、全国关注山西文明守望工程及认养古建推介。

  2019年10月29日,山西省2019年文物建筑认养北部片区推介会在高平举办。截至目前,山西省已有文物建筑认养(出资修缮)项目88个,吸引社会资金1.3亿元,进一步促进了山西省文物资源的有效利用。

  “文明守望工程”从2017年启动,通过众手搭、巨手擎、妙手集、巧手创等“九只手”,多措并举引导社会力量在文物建筑认养、非国有博物馆创设、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广泛参与,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点子出点子的文物保护利用新格局。山西省“文明守望工程”以其改革创新的大胆实践和文物保护利用的有效成果,被写进我国《文物事业改革开放40年光辉历程》一书。

  2、山西强力打击文物犯罪,山西青铜博物馆建成开放。

  2019年1月26日,山西省公安厅发布重磅消息,经公安机关缜密侦查和多方追缉,成功追回被盗墓犯罪集团盗掘贩卖流失的春秋时期晋国青铜重器、国家一级文物——晋公盘。2019年7月28日,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晋公盘终于与“山西老乡”见面。值得一提的是,馆内的很多文物,都是山西省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中追缴回来的重器。

  早在2018年1月,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山西公安机关将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取得了辉煌战果,2.5万余件文物历经劫难辗转“回家”。这些文物中,青铜器占了大多数,有一级文物128件,二级文物265件,三级文物928件。

  3、第八批“国保”单位公布,山西总数稳居全国第一。

  2019年10月中旬,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八批762处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山西共计79处入选,涵盖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至此,山西共有国保单位531处,稳居全国第一。

  此外,在与全国各省“国保”资源比拼中,在全国排名前五的地级市中,山西占有四席,分别为运城、长治、晋城、晋中。其中,运城市新增国保单位12处,以总数102处雄居全国地级市的第一名。

  4、山西博物院迎百年华诞,山西文博热持续升温。

  从1919年太原文庙的庙苑式展馆起步,2019年9月22日,山西博物院迎来100周年诞辰,并首次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开放三大主题展,同时举办一系列百年纪念活动。此举标志着山西博物馆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全省逐步打造了以山西博物院为龙头,以市级博物馆为主干,以县级特色博物馆为支点的博物馆体系。临汾市博物馆、晋中市博物馆、阳泉市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相继在2019年正式开馆,全省目前有150座备案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教育服务。与此同时,山西精品文物频频闪耀《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知名文博类节目,山西文博热持续升温。

5、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灵丘觉山寺塔修缮入选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

  2019年,山西考古项目和古建修缮项目连获全国殊荣——3月29日,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18日,灵丘觉山寺塔修缮项目入选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

  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是一处晚商高等级方国贵族墓地,它的发现与发掘是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不仅为“匿”族青铜器找到了归属,也填补了晋南地区晚商遗存的空白。该项目捧得“中国考古界奥斯卡”奖,使得山西的全国“十大”达到15个,位列全国第六位;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是我国文物维修保护领域质量评价的最高奖项。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觉山寺塔经过两年修缮,曾经满目疮痍的辽代古塔重焕光彩,最终摘得此奖项,彰显了山西在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工匠传承、合理利用方面的深厚底蕴。

  6、耗时7年的“争气工程”《云冈石窟全集》问世。

  2019年10月15日,由云冈石窟研究院、青岛出版集团联合出版的《云冈石窟全集》正式问世。该套大书的出版,改写了“云冈石窟在中国,研究却在日本”的说法,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争气工程”。

  这项浩大的出版工程历时7年,共20卷,用图12710张,收录59265身造像。自2013年立项以来,项目团队对石窟造像进行了千年以来首次大规模的专业除尘,采用摄影、测量、扫描、描绘、建模等方式,为国家保存了一份迄今最完整、最权威的云冈石窟珍稀影像资料。这是一套全面展示云冈石窟不同时期、不同洞窟、不同艺术风格与艺术特点的大型图集,首次以空前的规模,全景式展现了云冈石窟的文化特色与艺术精华,全面反映了云冈石窟的洞窟结构之美、造型之美、思想之美、历史之美。

7、大同建设“博物馆之城”提速,大同市博物馆总分馆制引发关注。

  2019年12月21日,大同市博物馆最新两座分馆——大同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红色记忆馆双双开馆。至此,大同博物馆拥有8个分馆。“8+1”9座博物馆,将大同2300年的历史有机串联起来,也让深藏在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发展模式引发社会关注。

  大同市在城市发展规划和文化建设中,计划建立上百座博物馆,使大同成为“博物馆之城”。大同市博物馆不断探索更符合山西特色、大同特色的“总馆+分馆”制,利用丰富的馆藏藏品分类,到2019年底,分点布局建成梁思成纪念馆、平城记忆馆、北魏明堂遗址博物馆、北朝艺术馆、魁星文化博物馆、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大同红色记忆馆等8个分馆,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发展“大同模式”,让大同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和历史色彩,极大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8、文博+科技,太原、云冈等迈出山西文物“走出去”的新步伐。

  2019年,云冈石窟研究院、太原市天龙山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不断取得重大成果,标志着在数字化技术帮助下,山西文物“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

  云冈石窟研究院利用全国领先的3D打印技术,在复制成功第13窟、第18窟后,联合浙江大学攻克数据采集、处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于2019年10月30日成功完成第12窟“音乐窟”3D原大打印及上色项目,并实现模块化组装,此举标志着世界第一例可移动3D打印洞窟复制成功。由于体量轻便、安装快捷,这座3D打印石窟可顺利在国内外移动展出;太原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巡展项目作为代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点推广项目,2019年赴法国圣但尼市进行文化交流,在全国率先走出了可供借鉴的“太原脚步”。2019年9月26日,“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又在太原博物馆开幕,展示了太原市文物保护科技的最新成果。

9、“太行古堡”推出古堡认养制度,“东方古堡”声名鹊起。

  太行古堡群是山西独特的古建奇葩,也是山西省文物密集区体制改革试点区。2019年,在晋城市文物和文旅部门大力推动和宣传下,太行古堡群知名度和影响力愈加彰显,“东方古堡”声名鹊起。

  太行古堡群,是地域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绽放的古建奇葩。晋城市加强“太行古堡”保护开发力度,创造性地推出古堡认养办法。2019年9月6日至8日,晋城市举办全国首届“东西方古堡对话”活动,邀请了匈牙利、立陶宛、乌克兰、罗马尼亚等外国古堡城市嘉宾,交流东西方古堡特色和价值,探讨东西方古堡未来与发展,面向世界提高“太行古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0、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山西5家博物馆加盟。

  2019年12月23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沿黄九省区45家博物馆联合成立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临汾博物馆入盟。

  黄河流域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起步较早的区域,丰富的文化藏品承载着炎黄地区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能够全面反映和展示黄河流域的物质、精神、制度和生态文明。基于此,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馆等国内9家博物馆发出共同倡议,成立“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山西5家博物馆的加入,将为传承黄河流域文明、弘扬山西文化贡献独特的力量。

  山西晚报记者 吕国俊 孙轶琼 南丽江

  1、山西博物院为庆祝建院100周年,首次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

  2、2019年10月15日,《云冈石窟全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举办。

  3、大同红色记忆馆开馆仪式现场。

  图片均为资料图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