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对疫情下城市交通应急保障策略的思考

对疫情下城市交通应急保障策略的思考
2020年02月06日 22:31 澎湃新闻
原标题:对疫情下城市交通应急保障策略的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袭击了2020年春节,藉由春运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从武汉迅速向全国蔓延,全国人民被迫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全国城市普遍采取了延长春节假期、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可以预见,随着陆续复产复工和大学生返校、中小学开学,城市疫情防控工作还将面临严峻考验。

交通系统是城市生产生活、应急救援和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交通工具、交通场所大量人流集中、转换,本身存在进一步扩散疫情的风险。非常时期,城市交通既要保证有效运输,又要降低疫情扩散风险。现下城市需要及时调整思路,采取非常规的交通管控对策。

2月4日,因人们减少出行,上海外滩也显得冷清。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非常时期的非常变化和非常需求

一是,疫期城市交通供求关系突变。因主动或被动防疫,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出行目的、出行强度、出行方式、出行时间、空间分布等出行特征突变,导致交通出行需求和交通系统负荷大幅降低。

出行目的和出行强度方面,除基本通勤、基本生活等必要出行外,城市居民尽量减少非刚性需求,外出就餐、休闲、游乐等出行大幅减少,甚至完全终止。

出行分布方面,人们疫情期间主动放弃了各种非必需的中长距离出行,出行行为主要集中到居住地周边1~2公里、5~10分钟的生活圈范围出行。

出行方式方面,疫情期间,为减少与外界人员接触,降低被传染风险,有条件的出行者更偏向于主动选择乘员少、私密性好的小汽车或出租车,或者干脆采用步行、自行车方式出行,集聚大量人流的公共交通则成为尽量避开的方式。

上述疫期居民出行特征的显著变化,导致城市出行需求总量大幅降低、常态化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骤然消失,不仅道路空间资源显得极为富余,公共交通工具也呈现大量运能空闲。

2月4日,尽管疫情期间需要减少出行和聚集,但仍然有很多人在公交站等车。

二是,防疫抗疫交通需求成为疫期交通需求保障的首要考虑。防疫方面,首先必须做好交通工具和交通场所的医疗防疫,涉及交通工具、交通场所的通风消毒等措施,并需要定人、定责管理;其次,公共交通仍是部分人群的选择,不仅要对客运站、公交场站、地铁站等地区的客流进行提前预判、实时监控,制定大客流预警、防范机制,同时也要管控公共交通车辆内的载运人数,降低疫情扩散风险;第三,对重点疫区出入车辆、人员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测、信息登记和交通出入许可管制等。

抗疫方面,首先,医疗救援车辆、防疫物资车辆应予以优先通行权,确保各类应急车辆、物资、人员安全顺利抵达收治地点;其次,城市划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定点医院是生命的保障,是防疫工作的主战场,物资、人员的顺利出入需要予以重点保障;第三,居家隔离人员的日常物资需求。该部分人群生活物资、医疗救助需求也须予以保障,有必要针对该类人员制定“零接触”的物资配送服务,提供生活垃圾回收等服务,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疫情期间,在外滩散步的外卖骑手。

三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新交通技术和电子支付、快递服务等新业态在防疫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新冠疫情公布不久,就有研究人员通过自媒体公布了基于手机信令跟踪和大数据分析的湖北省和武汉市进出人口流动和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分布,这对政府和医疗应急部门第一时间制定有针对性的防疫抗疫方案有很大帮助。大数据技术为跟踪流动人员搭乘的交通工具和具体班次以及出站后的出行路径、出行方式等,形成每个出行者完整出行链画像,提供了极大便利性,有助于及时筛查与确证者、疑似者的接触人群,及时采取隔离防控措施。而利用线上电子商务交易和线下物流配送、快递小哥送达,既极大减少了广大市民购物消费出行的实际需求,更相应减少了市民因购物消费出行而带来的相互交叉感染、疫情扩散的机会。

非常时期的防疫抗疫交通管控对策建议

面对疫情时期的新变化和新需求,城市交通组织和管控需要调整思路、全局考虑、系统推进和统筹应对。

1、总体要求

摸清需求,整体协同。抗疫如同一场战争,舍弃对部分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实施从上而下的管控和物资调配,是更为有效的方式。应重点利用大数据、新媒体等非接触调查手段,对生活物资、应急救援、基本通勤、基本生活等交通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合理排定各类需求优先级,优先保障医疗防疫和基本民生需求,制定协同实施的交通组织与管控方案。

物资集中,人流分散。对粮油、果蔬等生活必须物资的运输,应秉持适度集中的原则,临时关闭分布零散、不易管理的菜市场等场所,适度集中以便于进行卫生检疫与检验,由专业人员按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进行无接触配送,并做好配送人员的医疗防控措施;对基本通勤等人流运输,则应秉持适度分散的原则,通过上下班错时、交通运力供给错时等方式,降低高峰时段的人流集聚程度。

预案先行,科学评估。对疫情可能带来突发状况及影响程度进行全方位考虑,充分预估困难,分级制定多套应急方案,并采用模型演示、数据分析等手段对预案进行评估、改进。

2、具体对策

一是制定实施科学的防疫救治重点区域交通管制和保障方案。结合城市交通运行情况,重点保障定点收治医院等区域交通出入,划定交通管制区和制定区域交通组织方案,并对各收治医院单独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制定重点救治和隔离区域医护人员、服务保障人员交通出行保障方案;根据医疗物资、生活物资运输以及应急救援需求,划定医疗救援车辆、防疫物资车辆优先通道方案,制定优先通行规则。

二是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灵活复工、办公、出行模式。包括错时复工、错时通勤、弹性工作和居家办公等模式,最大限度减少疫期通勤人员同时间、近距离密切接触造成的疫情扩散机会。结合疫情期间居民生活习惯变化及交通需求特征变化,对复工后交通方式由公共交通向个体机动化交通转移带来的道路行车压力、停车压力充分评估,根据居住空间分布、就业空间分布、出行起迄点空间分布、交通流量预估分布、停车设施空间分布等特点,制定错时、错日上下班方案,并通过模型进行模拟、测试、改进,保障方案科学性与可实施性。

在市民生活中,购买生活物资等出行必不可少。

三是以有效防疫为前提,优化调整疫情期间公共交通线路运营组织方案。首先要做好公交车辆全天候消毒,关闭公交车内空调,保持公交车内空气流通,对公交乘客进行上车前温度检测;其次,在疫期内公交总客流大幅下降情况下,公交公司利用富余运能,及时做好公交车辆配车发车调度,确保公交车内客流密度人均大于3~4平方米;第三,对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配置公交专线车辆,优先确保他们的健康安全;第四,疫情严重情形下,停止面向普通公众的公交营运服务。第五,通过大数据、视频观测及现场巡逻等手段,对大型公交场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场所进行客流数据采集,建立大客流预警机制,制定应急管理措施。

四是建立疫期尤其是重点疫区生活必须物资的零接触配送服务体系。针对居家隔离等受控人员,制定专人负责的生活物资零接触配送方案,以及生活垃圾收集方案;视疫情严重程度,推广零接触配送服务,鼓励居民通过手机APP等途径提交粮油、蔬菜等生活物资需求,由经合格验证的第三方定时、定点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减少集中购买情况。

五是建立可追溯的出行信息上报系统。视疫情严重程度,针对常规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出行,通过手机APP等方式按要求上报出行的时间、地点、线路、车牌号等信息,实现对公共交通出行全过程的信息记录。

六是建立交通组织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及交通出行的变化趋势,对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优化,建立交通组织方案动态调整机制。

七是加强疫情期间交通信息发布及责任意识宣传。通过网络、电视、室外LED屏幕、标语等方式,对疫情期间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发布,并加强责任意识宣传,实现政府、企业、个人的行动协同,营造有利的疫情防控氛围。

八是按照健康安全城市理念,全面评估城市交通供给与运行服务体系的防疫抗灾保障能力和水平。从健康、宜居城市建设的长远考虑,重点对城市路网体系,公共交通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系统、智慧决策系统、应急调度系统等智慧交通系统,城市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体系、绿道体系、美好生活圈交通体系等进行评估,诊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既提倡城市正常运行情况下下广大居民的健康出行、绿色出行,促进大众健康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又确保疫情灾害爆发情况下的城市交通安全应急保障。

疫情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