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奋进中的厦大青年教师们——厦大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侧记

奋进中的厦大青年教师们——厦大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侧记
2020年05月03日 21:12 厦门大学

  原标题:奋进中的厦大青年教师们——厦大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侧记

  青年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培养和使用优秀青年人才。”近年来,随着精准引才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系列政策的深入实施,学校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广大青年教师奋进在厦大这片人才成长的沃土上,干事创业,辛勤耕耘,培育英才,逐步成长为可堪重任的新时代优秀教师。

  每一次成长背后都有来自学校的政策护航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育工作,在师德涵养、人才计划、考核激励、出国研修、科研经费、招生指标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他们快速成长。

  ◆

  作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鲍鱼分会的秘书长,接受采访时,海洋与地球学院游伟伟教授正协助对接连江、北江等各地鲍鱼界共同推进福建鲍鱼产业界爱心接力捐赠武汉活动。

  游伟伟在厦门大学攻博期间就随导师柯才焕教授培育出福建省第一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杂色鲍“东优1号”,此后便与鲍鱼新品种研究结下不解之缘。谈及在厦门大学的学术生涯,游伟伟表示:“我是本校‘土博’,入职三年后在学校学术假政策的支持下,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访学,深入了解发达国家农业领域的前沿进展,拓展了自己的国际化视野。此外,我偏向于应用研究,得益于学校‘破五唯’等方面的政策,在综合评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后,去年评上了正高。”由于农业研究的特殊性,游伟伟不仅作为教授在高校教书育人,他还与水产养殖一线保持密切联系,践行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海上的科研理念。

  厦门大学因海而生,伴海而长,铸就了鲜明的海洋特色。这种特色赋予了青年教师宽广包容的开放思维,引领他们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应用研究领域,“劈波斩浪”“破浪前行”。

  ◆

  除了开放包容的海洋特色,厦门大学亦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打造国际化的教学科研环境,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陈海强教授2011年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仅用5年时间就从助理教授两次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厦门大学“晋升速度”最快的青年教师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给予了有力支持。一方面我刚回国就可以加入导师组,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组建自己的团队,有很好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学校考核和管理相对其他国内高校更加人性化,因此我们有更宽裕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学术研究进度,不需要急功近利。”陈海强接受采访时如是说。入职以来,陈海强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教学相长,重视“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从2015年开始组织学生成立数据科学自我学习型组织WISER Club,社团参与人数已超过1000人。

  ◆

  教育研究院吴薇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便是大学教师发展,她潜心教学,培养了许多优秀毕业生,深得师生的好评。谈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吴薇说,“学校和研究院不仅在思想政治、师德师风等方面给予前沿的引领和指导,同时能用心倾听教师的声音,解决教师的诉求,为年轻教师提供校长基金、研究院青年教师科研培育计划等经费支持,并为其拓展国际交流建立平台。”从思想引领到政策保障,正是在学校和研究院全方位的关心支持下,吴薇从2009年入职时的助理教授,一步一个脚印,一路成长为教授,入选2015年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16年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荣获教育部和福建省的科研优秀成果奖。

每一份前进的动力都源于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接受采访的青年教师虽然入职时间不长,但最令他们引以为傲的始终是教师这个身份,最在乎的始终是学生的认可。学校也通过新教工入职培训、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教师评选、政策激励等多种方式,助推青年教师提升思想政治和师德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

  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素白是厦门大学培养的1997级广告学专业本科生,带着感恩母校的情怀,博士毕业后从中国传媒大学回到厦大工作,2018年晋升为教授,现担任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这些年来,让陈素白最感到自豪的业绩便是她的教学。她曾获2015年第三届“厦门大学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2019年首届“厦门大学唐立新优秀教学教师奖”等荣誉,她指导的学生团队多次在国家级大学生赛事中获奖,她讲授的课程作为本科教学示范课程也获批厦门大学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相比这些荣誉,学生在陈素白结婚时送来99朵玫瑰的惊喜,在她办公室搬迁时用照片墙作为乔迁礼物,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更令陈素白感动:“师生间这种最纯最美的情感互动,给了我不断前行的力量。”

  作为一名青年女性教师,陈素白面临着工作、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压力也意味着动力。陈素白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本,坚信教学相长的理念,“在我不断投入大量精力到教学时,肯定会感到焦虑。但是学生也会在各方面潜移默化地给予我很多科研的灵感。所以,不要吝惜对教学的投入。”

  ◆

  作为土生土长的八闽子弟,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林密从小就对被誉为“南方之强”的厦门大学心生向往。他2012年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便加盟厦大,2016年晋升副教授,始终将教学科研工作的重心放在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和对前沿问题的探思之上,致力于把学问做在中国的大地之上。

  有人说,大学思政课是被边缘化的课程,但在林密眼里却恰恰相反,他坚信思政课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他看来,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价值观塑造尚未定型,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此时把正确的理念、方法传授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教研相长,年轻的学生们对时代的变迁更敏感,他们会把自己的思考通过课堂反馈给我,让我的研究更接地气、更贴近时代。”

  厦门大学一贯非常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理论研究融入到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中去。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学校将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视同为课堂教学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亦将实践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在学院的支持下,林密就曾带领过经济学、城乡规划、建筑等多个学科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把理论的触角从课堂延伸到中国的大地上,在实践调研中了解我们的历史与当下、把握时代的脉搏。

  ◆

  厦门市优秀教师、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厦门大学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厦门大学本科生科创竞赛指导教师“突出贡献奖”……,这些是被学生们亲切称为“蛋炒饭男神”“老姚”的材料学院青年教师姚荣迁所取得的荣誉。在课堂上,姚荣迁喜欢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课本上那些难懂的理论。其中“蛋炒饭”的例子就被用来比喻“金属的热处理”。姚荣迁非常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他认为,实践出真知,学生们还处在人生的摸索阶段,需要更多地跟他们互动,和他们成为朋友,在一起吃饭、聊天的过程中才能让他们真正领会人生道理。“从工科的角度来说,大学的第一目标是培养人才,再就是研发产业应用的产品,顶天立地。”在姚荣迁看来,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和科研我都希望能努力做好,不断追求立德树人的目标,并时刻鞭策自己:人生要用有限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方能天生我‘材’尽其用,‘料’定苍穹铸人生。”

每一滴汗水背后都凝结着止于至善的科学追求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国家科技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源泉。科技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本质要求。一流平台的培育培养、资深教师的“传帮带”、校长基金的启动支持……在青年教师科研的起步期,学校和各个学院谋划在先,帮助青年教师快速进入学术研究的良性轨道。广大青年教师已逐步成长为学校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卫生学院袁权教授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主动放弃休假,大年初二便回到厦门,承担疫情防控急需的疫苗和免疫诊断试剂、治疗性抗体的紧急科研攻关任务。在研究中心和学院提供的平台上,袁权快速研制出用于免疫诊断试剂的重组抗原并开展试剂性能评价,积极对接临床单位,为实验室研究成果的临床验证铺平道路。相关研究获得了盖茨基金会、福建省科技厅、厦门市科技局的应急科研攻关项目支持。

  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崎岖不平,路途遥远,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实验室的戊肝疫苗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做了14年,HPV疫苗做了18年。我从2012年开始做乙肝治疗研究,到现在做了7年多,多少次以为已经很接近成功了,但到头来发现,还有好多步要走。欣慰的是,总是比原来更进一步。”袁权接受采访时表示,“科学上的坚持不懈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坚韧的心态,要耐得住打击和折腾。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每次陷入瓶颈常常是接近临界突破的节点。”助力于良好的平台沃土,延续了南强学人勤奋刻苦、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袁权在去年以优异的教学科研表现,破格晋升为教授。他说,“学校的人事制度相对人性化,没有唯帽子、唯论文,营造了很好的科研氛围和发展舞台。”

  ◆

  同样被破格晋升为教授的还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屈小波教授。得益于学校良好的科研环境以及电子科学系、学院的“传帮带”机制,屈小波在职业初期便得到项目申请及答辩、招生资源等方面的帮助,很快在计算磁共振成像的领域内成长起来,并获得了国内、国际同行的认可,使他得以担任IEEE Trans. Computational Imaging国际权威期刊副主编和IEEE生物医学工程年会“磁共振重建”分会主席等学术职务。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屈小波始终保有好奇心,不断追问,不停思考。他认为,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不是科学研究的终点,仍要不断加深对有关研究的理解,推动科研成果在社会领域的应用。“我们和行业龙头企业东软医疗一起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制‘卡脖子’的高端磁共振医学成像设备与算法,相关专利也授权中科牛津波谱等国产高端磁共振仪器公司使用并成功产业化。”成果转化无疑是科研成果得到社会肯定的表现,也是高校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

  每一丝成就背后都浸润着厦门大学的文化滋养

  经过百年积淀,厦门大学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四种精神”和感恩、开放、创新、和谐的文化品格。厦大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文化传统,也润泽着青年教师从青涩走向成熟。

  ◆

  从1997年秋天以一名本科生身份踏入厦门大学开始,今年已经是化学化工学院张弘教授在厦大学习工作的第23个年头。从学生转换为教师,从助理教授成长为教授,张弘一直浸润在厦门大学一代代贤人英才所凝聚的优良传统氛围之中。

  “厦门大学文化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秉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传递‘大爱无疆’的育人精神。我有幸在学生时代聆听过蔡启瑞院士的授课。他真挚的爱国情怀、德育群芳的师者风范以及高超的学术造诣,一直是我前行路上的巨大动力和指路明灯,激励我以阳光、积极的心态,在平凡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中,传承厦门大学内涵丰富的优秀文化。”

  张弘很好地将厦大文化融入到了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当中。自留校工作伊始,张弘就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不断变换视角,坚持“常教常新”。作为一名理科教师,张弘荣获了2014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等教学奖项。科研方面,张弘不仅促成了跨校课题组(厦门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RGC项目,还积极开展多学科协同研究,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成果。

  ◆

  与张弘一样,人文学院历史系李莉教授本硕博也都就读于厦大。李莉师从中国美国城市史奠基人王旭教授,2008年留校任教,专注于美国公共住房政策研究已逾十年,在去年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作为一名在厦园学习、工作、生活逾二十年的“老厦大人”,她坦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是其求学、治学与教学的精神引领。“为师之道从来不易,须长存求学之志,坚持严谨治学,坚信教学相长。这些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导师身上,从厦大许多前辈学人身上学到的。”

  受益于厦大精神文化的熏陶、老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和自身严谨认真的科研执教态度,李莉入职以来,获得了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与成果。在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道路上,她感悟着忙碌、充实与从容。在这条道路上,她并不孤单,因为这也是所有厦大青年教师的共同奋进之路。

  看到学校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独当一面,主管人才师资工作的副校长很欣慰,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优化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文化环境,着力打造新时代卓越人才体系,让青年教师成长更有空间、发展更有前景、事业更有希望。

  (人事处/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张夏

厦门大学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