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爱劳动会生活成为大学新时尚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爱劳动会生活成为大学新时尚
2020年05月12日 22:24 中国教育新闻网

  原标题: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爱劳动会生活成为大学新时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这段时间,家住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夏河村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退伍复学大学生徐松盛网课间隙,扛起锄头和父亲一起种植当归、苍术、柴胡等中药材。在寒假和疫情防控期间,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多次发文,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参加家乡春耕春播和公益劳动,爱劳动会生活俨然已成为该校新时尚。

  爱劳动可得获学分和奖学金

  上学期,该校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宋小平累积劳动时长达36小时,经认定获得3个劳动学分。据统计,2019年全年,该校共有12300余名学生获得了0.1个至9.1个不等的劳动学分,13500余人次参加了各类专项劳动,累计劳动时长1.9万余小时。

  武生院的学生,为什么会积极投入到劳动实践中?据了解,2019年3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大学生劳动学分认定暂行办法》等制度,要求学生毕业前需修满公共义务劳动学分和专业技能劳动学分,同时还在全国高校首设“勤劳奖学金”。

  “勤劳奖学金”办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该校教务处处长董妍玲介绍说,“勤劳奖学金”旨在引导和鼓励所有学生“晨兴夜寐、俭以养德”,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更全面的自我成长。

  黄晶和室友刘燕成为首批获得“勤劳奖学金”的学生,两年来,她俩一直坚持打扫学校钱塘居宿舍。“最开心的不是评上奖学金,而是感受到了努力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黄晶表示,勤劳努力、自强奋斗的精神永不过时。

  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史丹每次公益劳动都冲锋在前,她介绍说,学校规定,无论是校领导还是教职员工,都要带领学生一起劳动,每年不少于20小时。她认为,“要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就必须以身立教,言传身教。”

  勤劳成为校园新时尚

  近日,该校28个品种26000余株郁金香“云上开展”。此次展出的郁金香均为该校园林园艺学院200余名师生于去年12月共同种植。沈灿等同学“既高兴又遗憾”,“因为疫情,错过了它们茁壮成长的阶段。”

  身在内蒙古的魏丽娜,心也在学校。“平日里,教学楼前后广场上的菊花都是我们精心呵护,现在不能回校照看,特别不放心。”

  菊展是该校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动。2019年,该校举办了春夏秋冬四季菊展,累积展出200余个品种,10余个教学楼广场都曾承办菊展。校园里盛开的10万余株菊花,半数以上是全国知名菊艺专家、该校“工匠教授”辛高炉,“菊花协会”轮值会长唐艳平及相关专业师生在“智汇农场”菊花园培育的。菊育苗成株后移栽至校园各广场,由各学院菊花协会师生共同养护。

  “菊花协会是学校最火的社团之一。”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卢旖旎等千余名师生在去年先后加入了菊花协会。“平日里,大家共同种菊、研菊、赏菊、品菊。”

  去年10月,该校秋菊展在卢旖旎的“家门前”金色广场开展。开展前,辛高炉、唐艳平等专业教师把《花卉学实践》等专业课和劳动公选课的课堂搬到了布展地。200余名相关专业学生及外国语学院100余名师生一起忙了9天,圆满完成了布展工作。

  “‘实践出真知’是师生的共识。”园林园艺学院学生杨霜表示:“通过动手实践,巩固强化了专业知识,也积累了岗位工作经验。”

  “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有放不下,停不下来的牵挂。”据该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赵正洲介绍,学校陆续建成了植物园、智汇农场等劳动育人平台有百余个,大量育人平台催生了一批育人特色活动和精品项目。

  “这些平台的一草一木,以及在劳动中催生的成就感、使命感和获得感,让勤劳成为了新的校园时尚。”魏丽娜表示。

  大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活

  去年秋分日,该校60余名学生在智汇农场稻田园开展收割水稻农事体验活动。三个月前,也是他们在稻田园插下秧苗。“只有自己动手参与劳作,才能更加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易子纯自豪而激动。

  2019年3月,该校启动了智汇农场首期百余亩建设,建有菜花园、稻田园、月季园、仙桃园等18个有机果蔬园,以及四个应用技术研究所。

  去年,易子纯等万余名师生将汗水洒在了智汇农场,随着季节更替,他们迎来了葡萄、毛豆、柑橘等10余次大丰收。参与劳动的学子分批入园采摘,共享丰收喜悦。“自种、自摘、自烹,这就是‘生院味道’。”2015年,该校建成大学生生活艺术楼,内设有烹饪教室26间,烹饪用具等一应俱全,面向全体师生开放。

  “毛豆捞粉丝、毛豆辣子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不会做的。”去年9月,该校丰收了两万余斤毛豆,一个月内,两万余名师生分批次进入生活艺术楼分享“毛豆宴”。在烹饪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包泽辉的毛豆创新菜品引得其他同学跃跃欲试。生活艺术楼俨然成了这群大学生奇思妙想,创意生活的舞台。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蹇鑫表示,“无论是‘春鱼宴’‘迎新宴’‘毕业宴’‘谢师宴’,还是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组织的聚餐活动,我们在劳动过程中,学会了生活,明白了劳动与幸福人生的意义,为将来走向社会和家庭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程墨 通讯员 任丽琼 谭学锋)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