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女排精神就是要升国旗奏国歌 电影《夺冠》今起公映 讲述中国女排拼搏故事

女排精神就是要升国旗奏国歌 电影《夺冠》今起公映 讲述中国女排拼搏故事
2020年09月25日 18:09 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女排精神就是要升国旗奏国歌 电影《夺冠》今起公映 讲述中国女排拼搏故事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面对塞尔维亚队的强力挑战,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3∶1逆转获胜。电影《夺冠》再现了当时的比赛和颁奖场景。(资料图片)

  1981年11月,中国队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以七战七捷的佳绩,实现了世界冠军零的突破。这是当时中国女排队员庆祝比赛获胜时的场景。新华社发(黎启榕 摄)

  在某票务平台,近200万观众为一部电影点击了“想看”按钮,并把该电影推入“想看榜第1名”。观众热评中,“提前看了点映,很燃的一部好片”“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精神符号,期待电影将如何呈现”等影评不断更新……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影片,就是9月25日公映的《夺冠》(原名《中国女排》)。

  4年前的8月17日,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女排对战东道主劲旅巴西队。面对之前胜绩寥寥、客场作战不利等困难,女排姑娘们鏖战5局,最终以大比分3∶2挺进4强。

  4年后的8月17日,原定于今年贺岁档上映的讲述中国女排奋斗历程的电影《夺冠》宣布重返银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女排人、中国体育人坚定目标、奋勇前进的初心未曾改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未曾改变。

  “这些地板上都是当年女排运动员的血、泪和汗”

  在《夺冠》复映定档当天,导演陈可辛发了一条朋友圈,提到了女排精神对于自己和团队的指引和鼓舞:“1月19号,首映前,经历了人生最煎熬的1个月,没想到首映后经历了更煎熬的7个月……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国女排四个字。中国女排是精神,是信仰。谢谢所有的女排姑娘们,你们的故事给了我莫大的能量,去完成这个光荣任务。”

  陈可辛曾执导《投名状》《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影片,担任《十月围城》《七月与安生》等影片的监制。对于有机会能将中国女排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他感到既兴奋又责任重大。要将中国人对女排的热血记忆浓缩进2个小时,确实困难。“可就像中国女排,虽不一定能赢,但就是拼了。要尽量做好每一个细节。”陈可辛说。

  中国女排在中国人心中极具分量,如何讲好女排故事、诠释女排精神、展现女排的奋斗历程,成为了电影创作团队必须面对的课题。

  为了更好还原老女排的训练场景,拍摄好上世纪80年代的相关戏份,导演组专门搭建了一个实景训练基地,把老女排训练基地翻新工程换下的地板一块块从漳州搬运到北京。“这些地板上都是当年女排运动员的血、泪和汗。”陈可辛说。

  出演中国人熟知的女排队员、教练员,演员们面对的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为此,主演们拿出了拼搏的劲头,克服拍摄时间短、专业性强等难题,恶补专业知识,拜访、请教老女排队员,观摩女排国家队的训练和比赛,消化海量的书籍和比赛录像,进行扣球、拦网、体能等训练,演员的手腕、胳膊经常被排球砸肿。

  饰演郎平指导的演员巩俐起初觉得自己担不了这个重担,面对陈可辛的邀约,她拒绝了三次。最终,巩俐被“明知道自己不会赢,还是要拼尽全力、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打动,接下了角色。正式拍摄前,她前往女排国家队训练基地,贴身观摩郎平训练球员,细致揣摩郎平的动作、语言、神态,并把细节一一记录在本子上。

  首次参与电影拍摄的郎平女儿白浪,也对女排精神和母亲的经历有了更深的感悟。饰演青年郎平的她,对一场戏的印象格外深刻:“当时是拍摄与日本女排对战,场内有乐队在彩排演奏国歌。当时不是正式演出,但我听到国歌,想到一路演下来的过程,体会到老女排前辈们真的太不容易了,就忍不住哭了。”

  为了演好角色,白浪1个月减重30斤,从零开始学习表演。“希望这次演出经历能成为和妈妈的一个桥梁,去体会去感受当年妈妈的生活和那一辈人的精神。”白浪说。

  朱婷等10位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队员参与电影拍摄,再现当年夺冠的拼搏场面

  9月23日,作为今年中国国内举行的最高级别女子排球赛事,2020年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在广东省江门市正式拉开战幕。结束了国家队集训的张常宁、丁霞等国手,代表各自的注册地队伍参赛。

  而在电影《夺冠》的主演名单中,张常宁、丁霞等女排现役国手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让女排姑娘们本色出演自己,是电影的一大看点。除了已退役的杨方旭和拍摄时正处于孕期的魏秋月,朱婷、徐云丽、张常宁、惠若琪、丁霞等10位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队员参与了电影拍摄,再现了当年夺冠时的拼搏场面。

  无论是球场上的竞技表现,还是球场下的文戏表演,女排队员们自然流畅的演出,远超导演陈可辛的预期。在拍摄现场,队员们很自然地就进入了角色,并会根据自己和队友日常相处的表达习惯修改台词,让表演更真实顺畅。

  在电影中,丁霞的一句幽默台词“张常宁你干吗呢,快发(球)吧,你打沙排转沙子呢”,就是她临场发挥修改的。对此,陈可辛说:“她们都不是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每个人都成了编剧。”

  电影中,除了现役女排国手们的加盟,其他的排球运动员角色也颇有看点。因为排球运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普通演员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专业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因此,早在开拍前1年,剧组就在全国上万名排球运动员中进行海选,定下了12位饰演上世纪80年代女排队员的演员。据陈可辛透露,演员们每天要接受大量的排球训练,与组建一支专业女子排球队无异。

  为重现中国女排传奇的奋斗历程,剧组不仅全国海选角色,还全球“借”人。在几场国际比赛戏中,对手演员都大有来头:1981年的中日女排比赛,有日本名将中道瞳出演;2008年的中美女排对决,有美国球星洛根·汤姆出演;2016年对战巴西女排,有3名巴西队球员出演。可以说,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表演,更像是球场上真实的比赛过招。

  “滚上一身土,蹭掉几层皮。苦练技战功,立志攀高峰”

  2.24米高的球网一侧,教练员站在高高的木凳上,抛球、重重扣下。另一侧,正在训练的队员双膝缠着被血染红的绷带,奋力向左前方扑倒救球,重重地摔在地上,又马上爬起来,继续去接迎面砸过来的排球……这是《夺冠》中的一幕。

  中国女排,是一支敢打敢拼、作风顽强的队伍,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何以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坐标?

  在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女排训练基地,从正门进入抄小道走5分钟,一排训练房映入眼帘,这是去年刚刚完成翻修的老女排训练馆。

  1976年,由袁伟民带领的女排队伍在漳州组建。仅用28天盖起的一座包含6块“三合土”场地的竹棚,成了女排姑娘们的训练基地。由石灰、土、盐水夯实而成的“三合土”,晴天发硬、雨天发潮,郎平、曹慧英、陈招娣、张蓉芳等老女排队员就是在这里日复一日地训练,用汗水泪水血水诠释着拼搏的意义。

  谈起女排姑娘们训练的苦,88岁高龄的基地接待科原科长顾化群老人很动情:被队友们称为“拼命三郎”的中国女排首任队长曹慧英,因为长期加练导致膝盖半月板断裂,10根手指里6根受伤、3根骨折断裂,简单包扎固定后她又开始练习,训练时球难免砸到手指,因而久久未愈;当年16岁的队员曹淑芳,两条腿被摩擦得又肿又痛,医生查验后,竟从她身上取出近百粒沙子。老女排训练时,早上6点多就起来出早操,一天训练十几个小时,没有负重器械,就一个队员骑在另一个队员脖子上做下蹲力量训练,有时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专用浴室,就用井水、用蜡烛照明、借用邻近工厂的浴室洗浴……

  “训练很累很难,但是她们从没有叫苦叫累,就是为了把国旗升起来的目标去努力。”顾化群感慨地说。“滚上一身土,蹭掉几层皮。苦练技战功,立志攀高峰”,这句至今仍挂在老女排训练馆墙上的标语,是女排拼搏精神的最好写照。

  上世纪80年代,面对物质上的艰苦,女排姑娘们为了国家荣誉,抱定信念、团结一心、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了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佳绩,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女排精神就是要升国旗、奏国歌,哪怕是第三名,也要去努力、去争取”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照片:一位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背对镜头比出胜利的手势,防护服后背写了朱婷的名字,并画上了漫画肖像。

  在谈起这张照片时,朱婷向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2018年女排世锦赛半决赛,她们在一场很重要的比赛中,输给了意大利队,大家都很沮丧。回酒店后,郎平对她们说,“姑娘们,打起精神!我们不能奏国歌了,但我们要把国旗升起来!”

  “女排精神就是要升国旗、奏国歌,哪怕是第三名,我们也要去努力、去争取。有时候明知道得不到冠军,也会竭尽全力,不在乎胜负,这种信念一直都在,从来没有改变。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这是我们的女排精神。”朱婷表示。

  据悉,为了备战奥运,今年疫情期间,中国女排国家队按计划进行了集训。朱婷介绍,奥运会的延期,给她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郎平指导常告诉她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抗疫的英雄们一样,在不同的战线上共同努力。

  “女排队员们状态不错。疫情期间,大家训练时在每个环节上都抠得很细。在强项上更强,同时补短板、补弱项。时间比较充裕,训练起来心也比较静。”朱婷告诉记者。

  “女排精神首先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是第一位的。”朱婷说,这么多年,不论是高峰还是低谷,中国女排始终把升国旗、奏国歌当做目标。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前辈成功了,有的留下了遗憾,但奋斗的过程和拼搏的动力始终没有变过。“还有就是集体主义精神,我们经历过很多困难,都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咬牙坚持,一步步走过来的。就像郎平指导常说的,队里没有最好的个人,但是可以有最好的集体。”

  “过往的比赛经验告诉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恰恰是最团结、最顽强、最忘我的时候,接下来的路还会有很多困难,希望我们同心协力、一起加油、一起努力。”朱婷说。

  女排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或许是因为每个人都能从中国女排的奋斗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在黑暗中抓住点点星火,不放弃一丝希望,奋勇拼搏;或在巅峰后积极调整,不倨傲于前绩,无惧风雨再出发。无论顺境逆境,不论高峰低谷,永远以昂扬向上的姿态,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热情,面对竞技,面对生活。

  新时代,女排精神熠熠生辉,永不褪色。(本报记者 焦翊丹)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