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紫牛头条】他给了一个陌生女孩两次生命,多年后他们才知道彼此的模样

【紫牛头条】他给了一个陌生女孩两次生命,多年后他们才知道彼此的模样
2020年09月28日 19:39 扬子晚报网

  原标题:【紫牛头条】他给了一个陌生女孩两次生命,多年后他们才知道彼此的模样

  

  “其实我真没有想过两次给我捐骨髓的人,具体是什么容貌什么性格,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好人!”

  今年9月15日,在首都北京,武汉女孩胡磊终于见到了两次给自己捐献骨髓的恩人黄伟。那一刻,她热泪盈眶,满怀感激地深深鞠了一躬!这是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华骨髓库捐献突破一万例暨第六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活动上发生的动人一幕。

  近日,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胡磊说:“我见到黄伟大哥后很激动,也了解到他除了捐骨髓救我,还长年组织、参与水上救援队工作,救过好多条人命。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更是一个有爱心的好人。”

  一则新闻触动了他

  决心捐献造血干细胞

  胡磊眼中的好人黄伟来自河南商丘,采访黄伟时能感受到,他性情直爽、快人快语,是个热心肠的中原汉子。因为喜欢冬泳,看到一些溺水事故发生在身边十分不忍,于是2008年黄伟发起并成立了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他担任队长。

喜爱冬泳的黄伟喜爱冬泳的黄伟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念头源于2013年春节前夕。黄伟在商丘电视新闻上看到一则女医生为白血病儿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新闻。其中一个情节深深打动了他:受捐者是一个六岁的小孩,给这位女医生写了一个卡片:阿姨,你救了我,你是好人,我长大后也要做好人。

  “当时这个情节对我触动很大,造血干细胞到底应该怎么捐献,对身体有没有影响,我当时一无所知。但我觉得这么瘦弱的女医生能做这事,我肯定也能做。”黄伟说。

  救援队里有好几位医生,黄伟就跟他们咨询造血干细胞方面的知识,听到队里已有好几位队员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了,就跟这些队员了解捐献细节。当时的他已经43岁了,而志愿者的年龄限制在18至45岁,这让黄伟有点着急。终于在2013年的6月,黄伟等救援队14名符合年龄条件的队员一起在妇幼保健院集体通过采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黄伟(前排左四)组织队员参加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捐献黄伟(前排左四)组织队员参加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捐献

  黄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自己是十分幸运的,在加入中华骨髓库11个月后的2014年6月,就接到商丘红十字会的电话,问他还愿不愿意捐献,“我加入就是为了捐献,我正等着呢!”黄伟这样回复红十字会的人。经过体检,黄伟各方面条件都符合要求,成为水上救援队里的捐髓第一人。

  患病女孩:

  三四天找到合适配型很幸运

  和黄伟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正是胡磊。

  80后女孩胡磊出生于武汉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小时候在厂矿子弟学校就学。此后的胡磊是同龄女生中的佼佼者和幸运儿:名牌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看好互联网发展前景,先后就职于两家一线门户网站,而后应聘到杭州阿里巴巴总部,事业顺风顺水,令人羡慕。

胡磊做公益看望老人胡磊做公益看望老人

  然而,意外总是不期而至。2014年初,每天坚持跑步爬楼上班的胡磊,在单位体检中查出异常,父母把她接回老家武汉,3月份通过活检,确诊她患上最严重的T母淋巴细胞淋巴瘤晚期,病情危重,唯一的希望就是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面对重病打击,胡磊说:“爸妈只有我一个女儿,我不能轻言放弃,我要对他们负责任好好活下去。”

  她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与病魔斗争是艰难的,但幸运的是找到了合适的配型。一开始找骨髓库没有抱很大希望,因为几率非常小!但是上天对我实在太好了。大概只有三四天,我就找到了骨髓,而且跟我是全相合。我当时觉得,生命真是太神奇了。”

  首次捐髓

  三个故事刻骨铭心

  2014年9月5日,是正式捐献的日子。黄伟提前一周去郑州肿瘤医院做捐献准备。第一次捐献非常顺利,这次捐献过程中碰见的三件事深刻影响了黄伟。

  第一件事是在黄伟到达郑州的第二天,商丘的一名队员带着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来看望黄伟,说是代表所有的患者来表示感谢。她跟黄伟讲述了自己的故事。2010年,她30岁,孩子还只有半岁,还在哺乳期,她被查出白血病。在亲属中匹配无果后,有幸在骨髓库找到了非常相似的骨髓。就在她准备进行化疗的时候,主治医生告诉她捐献者悔捐了,她说当时的心情就是从希望到失望再到最后的绝望,怎么从医生的办公室回到病房的都不知道了,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幸运的是,她后来通过自移植的办法成功获救。

  第二件事是遇见了商丘老乡赵鹏。赵鹏8岁时就查出了障碍性贫血,一直在找配型做移植,找了十几年了,在2014年的时候找到了,也完成了手术。但是手术的高昂费用让这个农民家庭入不敷出,术后的药物费用更是难以负担。为给家庭减轻压力,赵鹏把一天吃两次药改成一天吃一次,结果三个月之后复发了。知道这件事情后,黄伟去看望了赵鹏,回来后设法提前预支了5000元的捐髓补助,把钱捐给了赵鹏。遗憾的是,9月6日,在黄伟回到商丘的当晚,接到了赵鹏已经离世的消息。

  第三件事是收到了胡磊父亲手写的感谢信。黄伟是9月5日上午8点多钟开始采集血样,一共186毫升,整个过程4个小时左右,循环了一万多毫升的血液,大概是身体总血量的两倍。在即将结束的时候,胡磊所在医院的志愿者来取造血干细胞,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和一封感谢信。晚上送走了朋友后,黄伟才开始读这封感谢信。黄伟说自己对这封信的内容印象十分深刻,有一段话更是一直刻在他的脑子里:无数次梦见自己代替女儿得了这种病,然而笑醒后发现,残酷的现实不会因父爱母爱而改变。

  “所有父亲在孩子生病的时候,都愿意代替孩子生病。我也有女儿,所以特别理解作为父亲,孩子生病时那种心情。捐随表面上挽救的是一条生命,实际上挽救的是一个家庭。”黄伟说。

首次捐随的黄伟首次捐随的黄伟

  受捐女孩:

  我这一辈子过了两世

  胡磊回忆自己第一次接受捐髓时的情景:“主治医生来到我的移植仓说,你放心,捐献的骨髓已经来了,大概晚上十点给你回输。晚上十点,我就看到那袋骨髓了。供者的骨髓流进身体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力量,我重生了。我感觉这辈子特别幸运,人家一辈子就一世,我这一辈子过了两世。”

  重生的胡磊,踏上了跌跌撞撞的康复之路,她更加深刻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她去背包旅行,去做义工,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也尽力给社会带来价值。

胡磊在做公益照顾老人胡磊在做公益照顾老人

  回到商丘后,黄伟仍活跃在水上救援的公益一线,同时呼吁成立一个专门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的服务队,主要工作围绕三方面,首先是招募更多的志愿者;其次提供咨询,为那些准备捐献的人做思想工作,减少悔捐;最后是资助那些有困难的捐献者。至今服务队运作将近6年了,在商丘招募了3000多名志愿者。黄伟的行动也影响了身边的人。2016年7月,黄伟的女儿主动加入了志愿者,采集了血样。他的两个姐姐以及外甥都参与了志愿活动。

  二次捐髓:

  60天高强度锻炼消除“三高”

  2016年,在武汉家中养病的胡磊,病情出现了反复:医生告诉胡磊,她的病疑似复发了。

  2016年的3月21日,正在组织招募志愿者工作的黄伟发了条朋友圈,此时商丘已经有了19名捐献者,黄伟开玩笑地问,谁会是第20位捐献者呢?结果下午4点,商丘红十字会打电话来说他就是第20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两年前受捐的女孩如今病情复发了。但是这种为同一个人捐献两次造血干细胞的案例并不多见,工作人员表示他可以回去考虑考虑自己的情况,再听听家里人的意见,过两天再给回复。但黄伟当时就给了回复:“我不需要考虑,救人救到底。”

黄伟二次捐献骨髓黄伟二次捐献骨髓

  然而,第二次捐献并不顺利。黄伟的身体体检没有达标,血糖、血脂、血压、胆固醇、尿酸等指标都偏高。黄伟请求给他一点时间锻炼,他会达到捐献标准的。

  说到做到!从接到通知那天起,黄伟开启了锻炼模式。首先练暴走:慢慢地从5公里、6公里、7公里……到后来最长的一次是一天暴走了15公里。然后游泳,下班后游,每天坚持不少于两公里。饮食方面,黄伟不敢吃面、猪肉,主要吃素菜,肉类只吃一点牛肉和鱼肉。一个月后,各项指数基本都合格了,黄伟又重新向骨髓库提出了申请。

  黄伟直到捐献前的那一天,都一直都保持着高强度锻炼,总共坚持了60多天的时间,一共暴走700多公里,游泳120多公里,体重减掉了9.5公斤。最后所有指标全部合格,2016年5月26日完成了第二次捐献。黄伟说,也有人建议他用药物控制住三高等症状,但他担心骨髓会残留药物,锻炼能让自己用最好的身体状态完成捐献,也是对受捐者负责。

黄伟二次捐献骨髓黄伟二次捐献骨髓

  康复女孩:

  我要好好活下去延续这份爱

  尽管已经捐献过两次造血干细胞,但出于医学伦理学要求,作为非亲缘造血干细胞供患双方,黄伟和胡磊在移植后两年内不能见面。黄伟依旧做着自己的水上救援工作和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胡磊虽然还在恢复期,但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她就去坚持做公益,她也登记了遗体捐献,希望能为医学事业做一些贡献。

  胡磊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虽然一直没有见过捐献者,但他一直是我的榜样,他的爱心一直激励着我好好活下去。”

  今年是中华骨髓库捐献突破一万例,又是第六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有关方面决定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宣传活动,邀请黄伟参加会议,活动方一直嘱咐黄伟一定要去参加。直到活动前两天,工作人员才告诉他说有惊喜。黄伟此时才猜测可能是会和那个女孩见面。他为女孩准备了礼物,一件志愿者马甲和一只杯子,寓意一辈子从事志愿者事业。

  现在,历经重病磨难的胡磊辞职回到武汉父母身边,边养病边探索创业。她说,这次生病最大的收获是认清了生命的本质是精神的充实。自己现在只做两件事:一是自己感兴趣的,二是能帮助别人的。胡磊想用自己在电商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偏远地区农民解决绿色农产品销售难题,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

  紫牛新闻记者|杨志敏

  实习生 |郑星雨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来源 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您有新闻线索,欢迎点击爆料

  

商丘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