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畅游黄河文明 云赏金城非遗

畅游黄河文明 云赏金城非遗
2020年09月29日 16:52 政府网站

  原标题:畅游黄河文明 云赏金城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也是非常珍贵的

  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承载着人们对未来

  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2005年以来

  兰州市组织了全面

  深入普查及项目申报工作

  目前已有太平鼓、高高跷、

  黄河水车制作技艺和兰州鼓子

  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清汤牛肉面制作技艺、西固军傩、羊皮筏子 

  七里河剪纸、兰州泥塑等

  35个项目列入省级名录

  77个项目列入市级名录

  198个项目列入县区级名录

  4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

  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

  是当地人民最喜爱的表演形式之一

  兰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誉

  又与安塞腰鼓、威风锣鼓

  开封盘鼓、凤阳花鼓并称为“中华五鼓”

  铿锵有力的鼓点

  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

  

  高高跷

  

  从元末明初开始到现在

  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的永登高高跷

  和当地人"二月二龙抬头"闹社火

  连在一起

  "二月二"这天是闹社火的高潮

  也是踩高高跷高手们最露脸的日子

  火火的社火队伍上街了

  长长的高高跷方阵过来了

  窄窄的街道

  两边涌动着数以万计的观众

  上百人的高高跷队伍从低到高依次走来

  表演者彩绸服饰迎风飘动

  手中道具不时舞动,甚是威武壮观

  

  黄河水车制作技艺

  

  兰州水车历史悠久

  是黄河沿岸古老的提灌工具

  外形美观大气,结构疏密有致

  起源于明朝

  在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后

  仍延续着古人的智慧

  不知疲倦地转动

  传统古法制作的黄河水车

  经得住时间考验和风沙打磨

  作为黄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研究

  提供了见证

  

  兰州鼓子

  

  拨一声三弦,敲几音扬琴

  古筝起韵,板胡间奏

  三五个人台上有坐有站

  一位长者闭着双眼

  用一口浓郁的兰州方言吼出

  一曲西北的苍凉和豪迈

  这就是兰州鼓子

  被黄河浸润许久的兰州鼓子

  也有了黄河的性子

  在兰州鼓子曲调中

  不仅可以欣赏到中原音乐如水的细腻温和

  也可以感受到西域音乐风沙般的粗犷豪放

  

  羊皮筏子

  

  在兰州有这样一句俗语

  “黄河水车悠悠转,羊皮筏子赛军舰”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

  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

  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

  兰州羊皮筏子从清光绪年间就已经兴起

  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早年在兰州黄河用于运输

  “九曲黄河十八弯,筏子起身闯河关。”

  羊皮筏子搏击风浪、激流勇进的动势

  和筏子客豪迈的气魄

  描绘出一幅具有鲜明黄河文化特色的画卷

  

  兰州刻葫芦

  

  敦煌飞天、“福禄”字样

  栩栩如生的人物、活灵活现的动物

  ......

  极其微小而锋利的刻刀与雕针

  在葫芦表面一点点刻下惟妙惟肖的纹饰

  普通的葫芦在雕刻艺人们的手中

  焕发出了新的生命

  赋予了葫芦另一种美

  将这座满是江湖气息的城市

  凝缩在股掌之间

  

  从2009年开始

  兰州市逐步建立了44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传习所

  还依靠举办春节文化庙会、黄河文化旅游节

  农民艺术节的机会

  为一大批富有特色的非遗项目提供了

  展示展演的平台

  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历经百年的兰州“非遗”

  不仅仅是兰州的形象与名片

  更是兰州人的精神寄托

  在这里

  与历史对话

  解读这座城的往昔

  在这里

  与黄河文明交流

  体验这座城的非凡魅力

  来源:兰州发布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