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破五唯”语境下高校人才评价的破与立

“破五唯”语境下高校人才评价的破与立
2020年10月19日 14:38 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标题:“破五唯”语境下高校人才评价的破与立

  2020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起草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在高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上“克服学术评价中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倾向”。教育部办公厅曾在2018年11月印发《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在高校开展“五唯”专项清理行动。近两年国家多部委密集发文,明确提出在高等院校人才评价、学术评价、教育评价方面克服“五唯”倾向的要求。“五唯”指标的确以绩效的名义获得了评价中的现实合法性,但绩效主义将评估从手段变成了目的。为此,必须扭转这种本末倒置的局面,正确发挥人才评价在高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回归育人和科研的初心,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五唯”倾向是多因素交织的结果

  在探讨“破”“立”之前,不妨先来理性看一下近些年“五唯”是如何在高校人才评价中占据“至高”地位的。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这些指标都是在绩效主义主导下获得各方认可的,却也因之逐渐走向“唯”的极端

  绩效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推行外在激励,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高校教师对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的积极性;绩效主义奉行清晰的量化评价,这也能在一定范围内规避人情关系,减少非学术因素对人才评估的影响,从而体现出某种显性公平;绩效主义只关注投入和产出,忽视复杂的评价过程,因其简单清晰的特点博得人才管理者的青睐,也符合社会大众以直观方式了解结果的偏好。然而,绩效主义评价的弊端也十分明显且日益突出,比如对片面性、单一性的偏执等,易于诱导教师主动或被动逢迎不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使人才评价的导向产生偏差,人才的真实水平得不到客观呈现,无法合理使用人才,对高校具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绩效主义带来的“五唯”倾向是高校教师、人才管理部门、人才评估机构、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在此语境之下,高校人才评价体系的“破”与“立”也需要多方合力方可实现。

  “破五唯”的难点和重点在于“立”

  在高校人才评估中,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之间的关系密切。帽子需要论文、职称、学历、奖项,职称需要论文、学历、奖项,学历需要论文,奖项需要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其中,除了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主要取决于作者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外,其余无论是帽子的评审、职称的评定,还是学历的获取都是自上而下的行为。不可否认,这五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所谓“破五唯”要“破”的是“唯”字,亦即要打破将某一条件和指标作为评估人才的“唯一”标准。如何破解人才评价标准的片面性?笔者以为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破除当前人才评价对论文的过度依赖,二是破除导致人才评价标准“唯一性”滋生的土壤,包括各层面的政策导向和社会舆论环境等。

  有“破”必然有“立”,“破五唯”的难点和重点在于“立”。“立”什么?“立”不是要换一个新的指挥棒,而是回归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的初心,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于如何“立”这一问题,则需要在人才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我国高校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各自的办学特色,避免“一刀切”“一步到位”,更新观念、原则以及标准,分层分类,科学评价。

  构建“会说话”的人才评价体系

  论文评价的僵化模式主要表现在将论文发表的数量、论文发表的期刊、被引次数、ESI高被引数量等,视为论文质量和作者科研能力的唯一参考。打破这种僵化模式的根本之道就是建立新的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笔者称之为“会说话”的学术评价体系。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共同体,以及专业化、国际化的优秀期刊体系,提供学术交流、监督和评价平台,汇聚、评价最新最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这个平台不仅可以通过成果评价创作该成果的人,也可以通过人才、成果的评价,建立学术共同体的话语权,让学术共同体和学术期刊都成为“会说话”的人才评价体系。

  现实语境中SCI论文以引文影响力和学术质量正向相关的预设,通常被认为具有量化、公平、可操作性等优势,加之其国际学术期刊的身份,名正言顺地越界成了评价的“金规则”。可以说,合适的可替代性评价的阙如,最终导致“SCI至上”的窘境。在现阶段可采用的策略就是增加科学有效评价的“多元性”,依靠由国内外学术同行组成的学术共同体,对论文本身的原创性和优先权进行同行评议,只看论文以及科研成果本身的创新性和影响力,并加入同行评议的多元评价,可以弥补现阶段唯SCI指标片面性的不足。因此,作为评价者的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极为重要。评价者应具备领域内的学术专长,更要拥有良好的学术操守、判断力和公信力,如此才能传递令人信服的“声音”,通过相对公平的成果评价遴选真正的人才。

  营造“有生命”的人才评价环境

  高等教育的评价,除了直接的科研成果评价(我们称之为“一次评价”)以外,还有依据成果来评价教师亦即人才的“二次评价”,而关注教师的同时必然要关注学生,营造“有生命”的科研评价环境,突出行动主体的价值。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凸显了公共领域背景下的评价,更能让育人和科研行动呈现其卓越性。

  哲学家阿伦特把人类活动分为三类:劳动、生产和行动。劳动关注的是维持生命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属于私人领域;生产关注的是技能及其产品,属于社会领域;行动关注个体优良德行的彰显及共同善的实现,属于公共领域。人类在他人“在场”的最大限度的开放状态中呈现其卓越性,不受功利动机驱使和必然性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最高本质。行动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体现人的智慧,体现过程性,呈现大写的“人”字。高校教师的职业具有超越私人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公共使命,他们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行动源于根植内心的崇高理想。

  当下,有的教师为了争取资源、维持生计,抓住评价中的绩效利益而努力,处于这一状态下的科研、育人活动只能是“工作”,其公共使命无法达成。评价本身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当评价中利益导向产生了现实中的扭曲,就应该考虑减少不必要的评审或评价,使看似火热的科研归于平静和理性。同时,应更好地满足高校教师的基础保障,尽力缓解他们的现实生活压力,为他们进入公共领域铺路。

  树立“有态度”的评价主体形象

  高校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建立适合本校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各高校人才工作的核心。一方面,国家不断加大力度,出台政策推进“破五唯”的评价体系改革;另一方面,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人才计划等各种高校数据排行仍然广受关注,高校的人才评价似乎又难以放弃对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等指标的关注。在“破”与“立”的两难之间,高校应当树立科学理性的标准,以一种“有态度”的评价主体形象,对外以回应社会舆论,对内以引导教师发展。

  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的使命也不一样,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方向。研究型大学的质量标准是学术,应用型大学的质量标准是应用,高职院校的质量标准则是技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需要各领域研究高深学术的专门人才,也需要大量专业型、应用型、职业型的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当社会舆论导向不能及时纠偏“五唯”时,包括高校自身在内的评价主体,应该理性区分舆论的一般评价与科学的专业评价,不能简单迎合社会舆论,更不能用舆论评价代替专业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应当有准确清晰的定位、使命与发展愿景,秉持多样化、差异化的分类分层评价方式。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校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