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代代传承“打铁匠” 锤起锤落“赤诚匠心”

代代传承“打铁匠” 锤起锤落“赤诚匠心”
2020年10月26日 08:24 山西晚报

  原标题:代代传承“打铁匠” 锤起锤落“赤诚匠心”

  

  俗话说,世间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铁匠之苦,日月可鉴,星火之照。入打铁行一日起,便注定要与淬火、炉子、水盆分不开,升腾而起的火星子,划破着一代代铁匠默守的岁月,也逐渐成为“沉默的见证者”。

  如今,作为民间技艺的铁匠及铁技正逐步消失,只有很少匠人还在坚守。

  因铁而生,因铁而兴,因铁而荣。自古以来,荫城古镇的铁货天下闻名,这里更是世代出铁匠。荫城镇琚寨村,自汉代以来,几乎家家有铁炉、户户会打铁,尤以打造“荷花钉”和“贾字刀”等各种铁具而闻名遐迩。

  叮叮当当——呲呲——炉火烘烤着每一位到访者,锤起锤落间,“铁匠”贾忠平正在向大家展示着“趁热打铁看火色,好刀用在刀刃上”的铁技。只见,火焰四射下,黝黑的面庞露出憨实的笑容,这是贾忠平坚守打铁的第48个年头。他说,他这一生,打了一辈子铁,守了一辈子贾家老院子。

  贾忠平三兄弟打铁远近闻名

  在琚寨村,贾忠平三兄弟打铁远近闻名。而关于贾家打铁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年前,整个家族以打“刀”而闻名,现在贾家手工菜刀都很受消费者欢迎。

  铁货是咱们村的“拿手绝活”,决不能让它消失。66岁的贾忠平是长治非物质文化遗产“贾”字厨刀第四代传人,也曾被视为村里“最后的铁匠”。

  打铁,既是种职业,也是种非遗技艺,它从民间诞生,早在远古时代,打铁为天下冷兵器而诞生,相传长平之战所使用的长刀就是铁府荫城人所打制的。到了贸易时期,晋商鼻祖们驮运的马杖钉、茶箱锁、荷花钉等,都是这里的打铁匠们而制。

  “我这一生与火为伴,没有什么可怕的,最怕的是铁匠的消失。”有一天,贾忠平发现村里人们不再留恋打铁功,他坚守了大半辈子的铁炉后继“无人”,孩子们并不愿意跟着他学,反而搬到了城里,离开村庄,让他一度陷入焦虑。

  打铁不苦闷 流传的是“精神”

  在贾忠平的成长记忆里,打铁,极易受伤,却又充满诱惑力。

  从16岁起,他和兄弟们经常陪着爷爷贾旺则打铁,那时候爷爷是全村打铁的“好手”。打铁的过程里,他们很少交流,几乎全是炉房的叮叮当当以及火焰的映射。但是,贾忠平却记住了爷爷的坚守。

  后来,父亲贾金山继承了祖辈手艺,并将“贾字刀”做得更为实用。兄弟仨人就经常抡着大铁锤,跟着父亲打铁,鼎盛时期,他们家可以打出60多种铁器。

  “一把菜刀坯子的形成,至少需要5000次以上的铁锤锤钝,12次以上的1100℃高温火。”贾忠平介绍,每天早晨5点,他开始烧炉子,直到晚上9点结束。每一把贾字刀的诞生,需要历经上万次铁锤锻打,炉中淬炼、雕刻、刨光、打磨等36道工艺步骤才得以完成。

  一块铁变成一把好刀,其实也是铁匠们的一场苦旅。“我们贾字刀,绝对是可以一辈子用的菜刀。”贾忠平袒露,他希望贾字刀能够成为客户家里的“传家宝”,而他们家的刀还有一大秘笈便是祖传的“铁包钢”工艺,这种工艺会让刀背厚、刀刃薄、刀越用越锋利。

  最终,他们三兄弟传承打铁技艺至今,将“贾字刀”远销至省外,不再是方圆百里知晓。

  如今,造化弄人,这四个字成为贾忠平常念叨的一个词。生在铁匠世家,他深知铁匠随着时代而兴起,又随着时代走向落寞。他的一儿一女早已远离乡村,抵达向往的城市里生活,没有传承铁艺。

  铁匠在贾忠平的记忆里落在了“传承”二字之上,也焦虑在传承之上。

  “我这一代坚持下来,可是我的后代、下一代们还会坚持吗?”贾忠平担心铁匠终将淡出人们的记忆,更担忧贾家铁艺的传承使命。在他心中,打铁不仅是他一辈子的事,而是世代传承发扬的使命。

  贾忠平内心深处保留着“铁匠精神”

  赤诚火焰下,贸易铁商在远去,车水马龙不再攒动,现代工业化革命催眠着时代记忆。全村铁匠鼻祖们的热闹红火,贾忠平没有直观感受过,村里后辈、年轻人对铁匠的陌生却在重锤着他。

  贾忠平内心深处保留着“铁匠精神”,更无数次回荡着“呐喊”与“渴望”。关于铁匠贾忠平的坚守,许多人并不理解,还有人认为他过于保守传统,在这个时代,手工打铁、手作铁器,早已被工厂机械化生产所取代。

  贾忠平同琚寨村“以铁而兴”一样的共生感,也在逐步消失。可贵的是,时代长鸣下,只有老二家贾忠和的儿子,也就是贾忠平的侄子贾俊伟愿意打刀,他也成为新一代贾家刀年轻的“传承人”,关于年轻人传承祖辈铁艺,贾家兄弟表示愿意毫无保留地将全部技艺传授,并给予指导和培养。

  年轻一代传承人多了几分创新和新思路,互联网+非遗铁艺的结合,将贾字刀品牌包装升级,从村里四代承袭的“院子”走到互联网平台去。

  但是,贾忠平仍面临着一些艰难抉择,想要世代传承忠于“贾家人”培养,还是可以开放给更多的人们来学习,而能够深耕学习并坚守、传承下去的后人们又有多少?能坚持多久?他并不知。

  他说,传承有时更像他点的“炉子”,但是,只要有后人有心学,那便是薪薪之火,充满希望。

  山西晚报记者 孙佳森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